101写作网101写作网101写作网

市商务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在x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习xx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同志对广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x委“433”工作安排, 锚定高质量发展第一要务,全力做好招商引资、稳外贸、促消费工作,商务运行平稳良好,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全市商务系统认真履行职责,主动作为,继续抓好“两稳一促”和“一号工程”,促进招商引资回暖和外贸回稳。全市商业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为稳定宏观经济市场提供了重要支撑。1-9月,全市签约内外资项目149个,总投资1183.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25%和35.5%,其中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38个;外贸进出口161.8亿元,下降2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3.59亿元,增长1.1%;实际利用外资586万美元,下降71.87%。

(一)继续精准发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第一,活动吸引了投资。在东莞、香港、苏州举办产业投资推介会,签约项目60个,总投资678.06亿元。组织党政代表团赴东南亚、欧洲、中东开展经贸交流,对外介绍投资环境和投资项目,进一步扩大经贸合作。参加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广东产业投资推介会、粤东西北珠三角经贸合作交流会、“投资中国年”招商活动等国家级和省级招商活动,利用世界粤商大会、“广东侨胞西游”等举办招商推介会,千方百计在各项活动中植入阳江元素和招商元素。二是上门招商。走访港四洲集团、华润集团、格兰仕集团、联想集团、惠宁时代、中天科技等320余家目标企业,组织接待上海电气、鲍莉新能源等180批客商,切实保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热情。三是委托招商广撒网。与仲量联行、东方龙、上海汇略等专业招商服务机构对接,与谷川联行建立合作关系,委托招商重点行业骨干企业或主导产业关键环节项目。在上海、杭州、昆山、北京、苏州等地增设了5个投资联络处,聘请了5名投资顾问,建立了他们的常态化联系和激励机制,有效扩大了投资半径,扩大了“朋友圈”。四是驻点招商。组建苏州招商团队,调整深圳招商团队人员,扩充优化专业招商团队。充分发挥招商引资“前沿阵地”作用,主动对接广深苏资源,着力挖掘招商线索,积极引进和洽谈项目,推动深圳德厚科技、蔡中管道、信义玻璃等优质企业来阳江考察。

(二)深挖内需潜力,稳步恢复市场消费。首先是打好促消费组合拳。继续打好“消费券+促销活动”的组合拳,市县两级共发放消费券1783.1万元,拉动消费9243.2万人次。中秋国庆前夕,举办“汇丽金秋”促消费活动,发布“模洋品幸福购”消费品牌和标识,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较大影响力的品牌,提高城市消费IP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促进大宗商品消费。在元旦、五一、国庆、318、618举办五场大型汽车展销会,共销售汽车1073辆,销售额超过1.5亿元。开展“惠民购车”促进消费专项行动,发放购车补贴99.8万元,惠及342名消费者。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活动,销售家电5699台,直接带动交易额2511.78万元。三是点燃夜间经济烟花。举办“夜阳江更精彩”阳江夜经济促进消费活动,启动夜经济示范街区建设,开展干线市场和县级特色产品展销,发布阳江夜经济宣传片和阳江消费地图,繁荣夜经济。四是提振餐饮消费。舌尖上的阳江食博会,阳东区和杨春市相继举办了“醉美东方夜”夏季消费季、“醉美东方夜”秋季美食节等活动,释放了餐饮消费潜力,加快了餐饮业的恢复和发展。五是发展县域经济。实施“百县千镇千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组织江城区、阳西县申报并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县级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县,分别获得1000万元中央专项资金支持。

(三)优化企业服务,外贸企稳回升。首先是早判断早调度。召开重点进口企业座谈会,争取企业支持在阳江布局更多进出口配额。开展保持和提高外贸质量专题调研,成立稳定外贸工作专班,通过市县联动对112家进出口重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解决问题,促进回归。二是抢外贸订单。制定“阳货是世界之最”境外线下重点展会活动方案,组织175家企业参加第133届广交会,达成协议意向和现场出口成交约1.84亿美元。组织企业参加嘉博会、消费博览会、海博会、上海尚品展、粤澳名展等30余个重点展会,宣传“阳江五金刀剪”区域品牌,支持企业抓住机遇,通过平台拓展市场。三是落实扶持政策。出台“稳定外贸六条”,支持企业抢抓订单、防风险、发展新业态,提振发展信心。落实国家、省、市稳定外贸政策,努力推动外贸发展,开拓重点市场,各类资金326万元,惠及外贸企业350余家。

(四)夯实发展基础,综试区建设稳步推进。先后举办了首届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峰会、阳东制造·深熔湾·品牌出海跨境电商对接活动、“跨境电商——中国制造突围”跨境电商培训活动、全球五金刀剪行业跨境电商交流会等。,引导更多传统外贸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组织企业申报2023年市级电子商务专项资金,从企业培育、产业园区建设、海外仓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和精准支持,吸引新增企业44家在海关备案。起草《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管理认定办法》,规划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

(五)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口岸环境持续优化。督促广泰隆13号码头、14号码头泊位和口岸查验设施建设加快,向国家口岸办申请阳江口岸开放验收延期一年。协助华夏阳西电厂码头和袁强码头申请延期临时对外开放并获得交通运输部批准。举办两期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业务培训班,指导外贸企业通过广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申报货物报关业务。推动开通阳江至盐田“海铁联运”班列,进一步拓展阳江港内陆供应腹地。截至九月底,共交付了16列72个标准货柜单位的货物,总值约600万美元。

(六)精心组织实施,第22届刀博会取得重大突破。10月19日至22日,第22届中国(阳江)国际五金刀剪博览会在阳江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届刀博会以“畅通双循环,实现新跨越”为主题,首次开设4个展馆、700个展位,创新采用“展+会+赛+贸”模式,组织12场贸易对接会和刀剪评选,搭建一站式全天候网站展示模式,开通刀博会云展馆,开展名企大厂专题直播,实现诸多新突破。

二、存在的问题

今年以来,虽然全市商务运行保持平稳发展,但全市商务发展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出口订单疲软,市场未如预期复苏,新业态发展未形成规模;二是居民消费能力不足,汽车、石油等大宗消费持续承压,消费市场复苏基础尚不牢固;三是重大投资项目不多,缺乏重大对外投资项目,利用外资缺乏新的增长点;四是主要贸易平台建设成效仍不明显,改革创新困难重重。

三。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全市商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同志来粤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x委“433”工作安排,促进消费持续回升,稳定外贸外资基本态势,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主要目标是:新签约项目165个以上,总投资1100亿元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3个,10亿元以上项目17个;外贸进出口增长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

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招商引资,全力推进招大引强。一是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围绕打造“4+4”支柱产业发展战略,持续开展工业招商,制定工业招商全景图,建立目标项目资源库,精准定位工业招商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企业。二是加大“走出去”招商力度。在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重点城市举办招商推介会,走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消费博览会或广交会等知名展会招商,千方百计寻找合作商机。三是加强对口招商。积极对接珠三角地区的投资需求,参加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投资推介会、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经贸合作投资推介会,积极承接国内外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四是扩大市场化招商。对接更多专业招商机构,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撬动招商,探索运用招商引资、中介招商、“飞地招商”等手段,提升招商专业化、市场化水平。五是坚持内外资融合。建立重点项目全链条服务机制,加快外资重点项目招商,重点吸引1-2个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促进外资规模稳步扩大。

(2)拓展市场,稳定外贸基础。首先是开拓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等“粤贸全球”境外展会和国内重点展会,组织企业赴欧美、日韩、东南亚抢订单,全力稳定国际市场份额。以深化内外贸一体化为目标,创新举办第23届刀博会。二是抓进口调度。紧盯广清、嘉吉、阳西电厂、新钢联、新兴铸管等总部型企业,通过加强调度指导和监测跟踪,争取在阳江安排更多进口份额。三是抓出口,挖潜。引导杨明、金风等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在我市出口,拓展新的出口领域。四是补充格式。支持和引导有兴趣的企业开展外贸综合服务,吸引流出的小订单流向深圳、广州,形成新的增量。

(3)激发消费市场活力的有力措施。首先是抓住重点。推广“欢乐购摩洋品”消费品牌,特别关注节假日等重要消费节点,组织县(市、区)和重点商业企业开展各具特色的消费促进活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消费潜力。二是聚焦重点企业。选择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强的企业接受上限,扩大上限企业规模,提高样本企业质量。三是抓县域消费。指导江城区、阳西县用好专项资金建设县级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县,加快完善县级商业体系,带动县域消费做大做强。四是抓品牌消费。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认定一批“阳江老字号”,推出阳江消费品牌。

(4)补短板,推动跨境电商扩容增效。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推进通关中心建成运营,引进优质服务资源,完善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生态。出台促进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吸引企业回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培育1家亿元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和10家超2000万元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培育一批高端人才,组织企业或协会制定跨境电商群体标准,激发发展内生动力。

(5)提升能级,增强跨境贸易便利化。争取国家口岸办支持,请求启动阳江口岸分区域验收。加强口岸信息化建设,推进我市“单一窗口”标准版各项应用功能的应用推广。加快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争取早日建成投入使用。

(6)推动变革,实现联动开发区建设突破。借鉴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加强与FTZ在体制、平台、产业、人才等方面的对接合作,策划推进一批合作项目,实现与FTZ同频共振、同轴运行。针对我市当前营商环境面临的问题,借鉴自贸区试点政策,谋划开展具有阳江特色的改革,努力形成一批改革创新成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市商务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