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委按照x委、市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坚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导向,以提高国有企业盈利能力为目标,全力打造“四大国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转型。工作总结如下:一是注重市县联动,通过系统整合促进优化整合。本轮改革首次将县级国有企业纳入市级统筹范围,整体推进,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市、县(区)两级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首先是严格控制平台公司数量。按照“市级平台公司不超过3家,县级平台公司不超过2家,区级平台公司不超过1家”的规定,将原属于区级的xx xx集团和xx xx集团并入市属国企进行实质性管理。重组整合后,各区县一般只保留1-2家平台公司。整合后,全市平台公司由25家减少到14家,减少比例为44%。第二是统筹新的发展管理。要求各区选择一家平台公司作为新的发展主体,向优质资产资源转移。相关市属国企将发挥信用优势,通过股权合作、并表管理等方式,帮助区级企业发展,开拓新的增长点。三是建立支持保障机制。对全市、各区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和特许经营权进行全面梳理和清查,实现全市统筹,进一步收归国有企业,做大做强企业资产规模和经营实力。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市、县(区)按照“左右逢源”的原则,在财政预算支出中可以委托给国有企业、可以转化为国有企业收入的部分,依法支持国有企业,增加国有企业收入。第二,坚持进退有度,精益布局,提高效率和效益。牢固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市场为导向,聚焦产业发展,盘活存量,优化增量,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一是坚持聚焦主业,做强主业。从服从服务好全市的发展战略出发,进一步准确界定各企业集团的主营业务。二是坚持市场化方向,投资精密产业。加快建设以产业引导基金为核心、市场化基金为主体的产业基金集团。通过培育、参股、并购上市公司或待上市公司,获得更大的市盈率和资本回报率,实现脱离实际。全年以基金形式投资了10余家地方“民族小巨人企业”和“专业化创新型”企业。第三,坚持高质量发展,推进资产证券化。把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水平作为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出台了《关于支持市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按照“用好存量,培育增量”的思路,利用好上市公司平台,层层培育上市后备资源,促使监管企业向“产业链+资金链+价值链”方向迈进。第四,坚持开放合作,谋求更大发展。制定产业吸引和区域合作清单,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第三,突出降本增效,形式与质量并重,提升管理水平。按照改变形式和内容的要求,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以降本增效为重点,努力提高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第一,严格控制人工成本。将人工成本控制目标写入企业负责人年度综合绩效考核责任书,密切监控企业人工成本和工资支出情况,对人工成本控制不力、工资支出超预算进度的企业,通过约谈、出具监管函等方式予以警示。二是大力降低可控成本。将投资项目成本控制的相关要求纳入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全年国有企业可控成本和项目建设成本普遍下降15%以上。三是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全面剥离高息债务,清理置换资金成本7%及以上的高息债务,加快优化债务结构;严格控制新增融资成本。市监管企业融资综合成本无一超过7%,新增融资综合资金成本为5%,较去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四是全面推进“两非”“两资”清理。市属国有企业加快剥离“两非”资产和“两资”,累计剥离非主营子公司31家;引导企业通过租赁、出售、置换、再利用等方式盘活低效无效资产,在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基础上再压重担,力争年内完成盘活闲置资产收入1亿元。四是聚焦重点难点,拓宽专业,优化监管方式。全面借鉴经验,聚焦重点领域和重大风险,统筹管理资本要求,提高监管效率,实现“广度”和“专业化”的新提升。一是狠抓三项制度改革。引导企业全面梳理公司管理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能职责,建立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岗位层级体系,适应市场要求和企业发展规划,制定“定机构、定岗位、定员、定岗、定责、定薪”六大方案,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层干部竞争性选拔。按照选人用人有关规定,SDIC集团率先开展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活动。选拔中要强调实效,注重在生产经营一线、复杂工作环境和重大科研中寻找人才,让敢于担当、勇于作为、有成绩的干部员工有舞台。严格控制人员进出。企业用工实行计划管理,新员工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开招聘。鼓励企业通过考核淘汰一批,退休后安置一批,转岗培训一批,劳务来回送一批,业务外包一批,实现年度净减员。二是加强风险判断和化解。坚持定期风险排查,加强对企业“三种形态”的分析研判,加大对包括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资产并购、市外投资、大额资金运用、存量资金规模、资金运作、非标融资等重大投资的监管力度。今年,以大型和主要业务投资项目和亏损子公司为重点,发布10份综合监管报告,发布17份问题整改意见。三是加强监管,闭环管理。从构建科学的“三会一层”管理框架入手,以规范决策流程和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为重点,以强化决策监督为导向,推进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同时,建立健全市属国企监督体系,将国资监督与纪委监督、巡视检查、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有机结合,建立监督闭环机制。重点推进在线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利用大数据实现智能监管,将各级子企业500万元以上资金使用情况纳入在线监管信息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并与市纪委监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充分利用纪检监察部门力量,不断增强国资系统监管力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市国资委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总结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