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县政务服务办紧紧围绕县委“14361”战略,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改革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聚焦重点、破难点、创亮点,加快便民服务向增值服务全面升级,进一步推出“更满意、一体化服务”政务服务品牌,助力政务环境大幅优化提升, 并深化“六大小县”1-9月,全县共办理政务服务162.7万件,其中2月份办理72.61万件。 按政务服务申请分,优质“一网服务”率为94.51%,政务服务“好评”率为99.92%。全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完成工程建设项目、政府采购、国有(集体)产权、土地(矿产)资源交易493笔(案),成交金额62.54亿元,增收节资3.32亿元。申报的科技创新全链条增值服务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政务服务软实力“小切口”改革优秀实践案例。推进政府服务下沉,助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做法得到了x委书记的肯定。创新实施“跑”审批代理制,受到县长批示肯定,入选市级“微改”项目库。
一是加大改革力度,推动政府服务迭代升级。突出需求导向,把提高政府服务能力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是扎实推进政府环境专项小组工作。根据2023年标杆省市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要点,牵头开展政务环境领域重点攻关,建立健全月度例会、创先争优等推进机制,6月21日召开全县政务环境专项小组工作会议,部署落实各责任单位改革任务,确保各项重点改革任务落地。二是紧盯关键烘干指标。建立周通报、月分析机制,与大数据管理中心定期召开落后指标分析会,加强监督整改和向上对接,进一步压实有关部门主体责任。上半年干燥指数成功由红转绿,三季度继续绿。预测全省前五,全市第一。三是加强入窗评价。结合“好差评”的考评机制,构建了统一的政务服务数字化考评体系,对26个进驻窗口的工作纪律、现场管理、业务规范、综合工作等进行量化考评,并将考评结果定期反馈给进驻单位,变“定性考核”为“定量考评”。四是建设集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政务大厅。在政务大厅建设“掌上共享空室”,升级增值服务设施,全力打造有文化、有辨识度的政务综合体。
第二,以增值服务为重点,促进政府服务水平的提高。坚持整体政府理念,加快便民服务向增值服务全面升级,不断提升政府服务力。一是全力推进“增值型”政府服务改革。按照省“五个一”和市“11558”工作制度,印发了县域“增值”政务服务改革实施方案,构建增值服务“5510”工作体系,高标准建设使用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牵头实施五大服务特色的十大增值改革工程,努力跑出增值服务改革的加速度。8月25日,全市“增值”政务服务改革会议在我县召开。二是深化“跑起来”审批代理制度。率先建成“1233”工作体系,在企业服务中心、高新园区设立“跑”代办区,为产业投资项目提供“一站式”审批代办服务,帮助重点项目早日落地投产,真正实现“服务跟着项目走,代办跟着项目走”。《人民日报》报道了相关做法。2020年8月至2023年10月17日,共受理项目644个,项目总投资达738.14亿元,项目100%受理,企业满意率达100%。今年1-9月,已为64个工业基本建设项目提供审批代理服务,其中16个为县重大工业投资项目;我负责137个联合评估项目、12个联合验收项目和51个联合勘察项目。三是全面推行错时延时服务机制。进一步规范县乡政务大厅服务模式,全面梳理周末服务清单,定期开展周六、中午等延时、错时服务,实现12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24小时自助服务区全覆盖,解决“无办公时间空、下班时间无处办”的问题,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多优质服务。自从实行星期六服务以来,在县和乡一级处理了4432起案件。
三、突出易做好,推进政府服务延伸。继续优化“15分钟政务服务圈”,构建强大的农村便民服务体系,推动更多服务事项惠民。一是探索多元化便民服务机制。加快构建“县乡一体、部门协作、政银企社联动”机制,实现全县26家农村商业银行、12个邮政网点130项联动。5月9日,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延伸服务触角”工作推进会召开,推动电力向解珍便民服务中心延伸,有效解决了供电网点少、群众重复跑的问题。二是打造强区服务示范点。以未来农村公共服务城镇化专项行动为契机,重点建设下盐北-金山上、梅塘垭基等政务服务区联合办公,打造集双梅于一体的智慧便民服务综合体,促进不同区域公共服务高质量共享。三是推动政府服务下沉。借助“乡村民”市场,推进政务服务延伸下沉,指导惠山、儒岙等试点镇建设“1435”服务体系,通过“乡村民”服务市场将政务服务窗口向边缘移动、向末端下沉,梳理出办证、缴费充值等四大类47项高频事项,组建了55人的政务服务下沉小组和19人的县级专家指导组。
第四,补齐问题短板,推进中介服务考核。坚持问题导向,紧扣中介服务管理薄弱环节,强化信用监管和全过程考核,形成事前备案、事中评估、事后惩戒的工作闭环。一是加强备案管理。我到桐庐县学习考察,细化完善了《县政府(国有企业)投资项目中介机构管理细则》,在全市率先转型升级中介超市平台,全面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中介服务委托备案制度。目前,中介优化系统已进入试运行阶段。二是优化评价机制。实行“一项目一承诺一评价”,通过分类排名和动态管理,对评价优秀、排名靠前的中介机构进行优化推荐,纳入负面清单管理时及时移出平台,实现优胜劣汰。三是压实部门责任。压实行业主管部门主体责任,做到“一事一评规矩”,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倒逼中介机构规范管理。
五、实行闭环管理,推进有序招标。集中开展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紧扣制度规范和管理规范,确保标前服务和招投标管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是稳步推进“考核分离”试点工作。根据全市试点工作部署,积极稳妥推进试点工作,专程到嘉善县调研,制定了我县操作细则,并于9月28日召开了全县“评监分离”试点工作咨询会。二是不开会完成远程远程评标。远程远程评标系统于9月24日正式投入使用,实行跨区域多点在线评标,实现了评标场地共享、评标便捷,进一步降低了投标人成本。目前,沙溪镇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项目(建设监理)已开展远程评标。三是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以省市专项整治工作为重点,集中开展全县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明确各部门整改责任,确保整改实效。同时,探索建立多部门联合会商机制,加强与公安、审计、纪检等部门的沟通协作,移送查办案件,进一步形成监督合力。1-9月,共查处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115个,发现并移交违法线索5条,协助审计、公安等部门做好专项审计调查和项目建设调查工作。
第六,坚持抓人促事,推动政府团队担当。以“五张清单”为抓手,坚持党建引领提升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一是做好思想工作。以学习贯彻习xx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绷紧意识形态主体责任,聚焦思想、网络、管理等重点领域,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二是建立窗口dangwei班子联系制度。坚持管理与服务齐抓共管,推动团队带头解难服务窗口,不断提高窗口单位工作效率。三是打造“一体化服务”系列党建品牌。结合廉洁单位示范标杆建设,建设以“更加满意、一体化服务”为主题的党建展厅,集中展示近年来政府服务领域党建工作成果。9月1日,我们主持召开了主题为“政银助力共同富裕、产业振兴农村”的推介会,探索构建“146”区级党建共建模式,帮助雁北金山上片区各村增收35万元。四是成立“攻坚克难、争创第一”重点工作专班。突出绩效导向,聚焦问题任务两个清单,争创一流,切实提高政府官员一线解决问题能力。五是开设“天目心讲堂”。进一步完善县村三级联动的常态化培训机制,切实提升政府官员、窗口人员、审批代理人三支队伍的业务水平,帮助优化改善营商环境。从1月到9月,已经开展了15次商业宣传活动。
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县政务服务办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决策部署,找准主跑道,跑出加速度,聚焦重点,破难点,创亮点,深化政务服务增值改革,着力构建线上线下增值服务体系,进一步打响“更加满意一体化服务”品牌,推进各项政务服务。
一是坚持系统集成,深化政府服务增值增效。首先是进行增值改革2.0,提质增效。围绕增值服务和招投标两个关键环节,加快推进政府服务增值改革,制定“双提升、双规范”三年行动计划,以“提速增效”为目标,全面优化提升政府服务水平,高标准运营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努力构建服务方式更优、服务体系更优、服务效率更高的政府服务模式。以“制度规范化、管理标准化”为要求,坚持标前服务、标中管理、标后监督的原则,确保整个招标过程规范有序。二是做好企业服务中心的规范运作。切实承担省市政务服务增值改革各项改革任务,高标准抓好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线上线下企业服务中心协同机制,梳理完善涉企增值服务清单,推动实施“民营经济32条”,打造更多可识别的“一类”服务场景。三是扩大实施远程非现场评价。深入实践“互联网加公共资源交易”,进一步优化“无会开标+远程远程评标”制度,提高远程远程远程评标系统应用率。拓展政采云平台可视化远程评标系统,加快评标区域“软硬件”功能建设,实现跨区域互联互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进政府采购远程评标。
第二,坚持问题导向,帮助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一是扎实推进中介服务“一网统管”改革。坚持问题导向,以中介一体化改革为契机,从优化中介机构评价机制入手,构建“一网统管”的中介优化管理体系,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评价,形成事前备案、事中评价、事后处罚的全流程闭环,努力打造可识别的中介服务评价机制,着力解决长期存在的“评价两张皮、结果应用难”问题。二是深化“跑起来”审批代理制度。深化“1233”工作体系,进一步拓展网上代理功能,为产业投资项目提供“一站式”审批代理服务,推动重点项目早落地、早投产,真正实现“服务跟着项目走、代理跟着项目走”。三是优化联审联办工作。进一步优化联审、联合踏勘、联合验收等联审联办机制,统一开发项目联审联办管理系统,更新项目专家库,助推我县重点项目建设。
第三,坚持服务创新,营造高效增值的政务环境。一是探索实行“家政联动”政府直通车。针对“老弱病残”等农村特殊群体,探索推行“家政联动”政务直通车制度,实现一键呼叫、动态服务提醒、分类办理事项,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盲目办事、多次跑等问题,推动政务服务从政府供给侧向群众需求侧下沉,让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多增值服务。二是完善县乡政务大厅现场管理。结合全省示范政务服务中心,进一步规范完善县乡政务大厅延时错时服务机制,迭代升级24小时自助区,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延伸下沉,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多增值服务。三是优化数字化评价体系。充分利用数字化窗口评价系统,狠抓进窗口和工作人员评价,开展“满意窗口”和“政务之星”评价活动,提高窗口评价的公平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促进窗口服务水平的有效提升。
第四,坚持规范高效,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一、规范招投标现场管理。出台《县开标评标现场管理办法(试行)》,切实加强开标评标现场监督管理,强化评标专家考核,强化招标文件示范文本应用,加大问题线索移送力度,实现招投标环境、流程、制度的规范化。二是升级改造数字化招投标系统。深入进行系统对接和完善,加强市县交易系统整合,实现县域内依法必须招标的市县建设工程一体化数字化招标,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优化营商环境。三是优化改版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根据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和我县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对“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重新分析和梳理,进一步完善平台布局和栏目信息,优化我县公共资源交易“信息门户”,为各级各类公共资源交易主体提供更加优越的基础服务。四是稳步推进“考核分离”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工程建设项目“评标分离”,为投标人选择优质企业提供更多路径,保障投标人自主权,遏制串通投标行为,构建竞争有序的招标市场环境。
五、坚持履职尽责,打造新时期“三敢”队伍。一是坚持“两个清单”抓队伍。围绕两个问题清单和任务清单,出台年轻干部培养“新八条”,切实提高机关干部一线解决问题能力,打造敢于创新、勇于担当、争先创优的政务服务队伍。二是加强政务服务专员队伍建设。完善培训管理制度,组织政务服务专员开展政治素养、心理素质、服务礼仪和现场管理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效率。三是探索区域党建共建模式。开展党建共建促进共同富裕“146”强基行动,以区域党建共建促进产业共同富裕为目标,率先联合职能部门、国企、金融机构等,,整合要素资源,通过共同强化组织基础,共同寻求发展路径,共同做实事好事,共同为人民服务,为乡村振兴、强村富民做出贡献。第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坚定不移推进意识形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岗位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始终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把党的纪律变成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守,把纪律规矩印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全力保障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县政务服务办公室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