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认真高效配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圆满完成了督察的各项任务。现将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一、基本信息
(1)下沉督察情况。某年某月某日,督察组对我县某水库下沉进行现场检查,耗时一天。督察组检查了某水库主坝、某村居民点、某村污水处理站、国控水质自动监测站等9个具体点,查阅了14类资料55份,召开座谈会询问了相关情况。从现场检查情况看,展板、路线、参考资料、服务保障等准备充分,现场组织紧凑有序,总体情况良好。根据督察规定,督察组没有当场反馈意见。
(二)信访受理。8月26日至9月28日,督察组移交某县群众举报案件36件。与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相比,信访量同比下降50%。按污染类型分,水21项,生态1项,土壤2项,噪声3项,大气7项,其他2项。按行业类型统计:畜禽养殖14家,采矿1家,建筑3家,医院1家,住宿餐饮娱乐2家,其他15家。已办结35件,分期办结1件。在处理过程中,根据调查研判,共给予2人行政警告处分,1人批评教育。
第二,经验和实践
(1)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推动。某县成立了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领导小组。成立了8个工作组,成立了两个专班,协调全县的检查工作。先后制定了《县域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县域迎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轮督查工作方案》等24个文件,全县形成了县委县政府牵头、县级领导各负其责、各级各部门具体落实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格局。督察进驻期间,该县召开了督察动员会、督察领导小组会议3次,省市领导现场督导10余次,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调研督导25次,四套班子其他领导调研督导37次。县委、县政府常委会将研究生态环境保护5个专题,推动督查工作顺利开展。
(2)前期准备全面充分。坚持计划,早做准备。提前谋划,制定了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服务保障工作方案,全程梳理工作流程,建立高效衔接机制,确保上传下达无缝衔接、部门镇街协调联动、政府企业全员参与、各项工作快速有效落实。提前整理完善档案360余卷,落实一案一卷材料、一组人员的项目、重点问题专卷专班的要求,确保及时报送。精心准备86个检查迎送点,按照“一个点、一个县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知情人、一个检查迎送方案”详细制定检查迎送方案,开展预案演练。一个生态环境局、一个镇、一个水利局、宏达公司,全方位、细致地提前准备了水库巡查路线、点位、展板、知情者、汇报材料、档案、后勤保障等,确保了下沉巡查时有问有答,高效顺畅。
坚持问题早整改。先后出台了《某县砂石产业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工作方案》等12个工作方案,梳理出243个问题和37个关键风险点,按照“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强化闭环整治。成立7个重点督查组和33个综合督查组,深入开展“独立督查+专项督查”双督查活动,确保在督察组进驻前基本解决重点问题。从下沉督察和信访受理情况分析,我县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砖瓦化工、河道治理与保护(含砂石整治)、大气改善、环境监测、污泥处置、大型养殖企业等方面的重点治理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信访投诉,没有出现任何被中央督导组认定为典型案件的重大问题。某镇开展环境保护综合整治,着力构建“四个机制”,建立问题台账96个,提前化解重点信访17件。6-9月,某镇继续开展环保问题大排查,整改畜禽养殖、垃圾、水环境等问题42个。
坚持信访早化解。组织各责任单位对上一轮中央首长反馈和“回头看”的88件信访件、2018年以来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重复投诉信访件进行梳理,按照整改标准逐一开展“回访”,确保整改实效。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开展生态环保信访专项行动。部门和乡镇自主查处环境信访3000余件,化解网络舆情24件。县财经媒体记者定期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执法行动,累计曝光并强制整改环保问题83个。某镇开展有奖举报全域环境信访专项活动,建立镇村社区环境网格化监管三级快速反应机制,快速排查、交办、处置全镇环境问题,及时有效化解群众环境信访1700余件。
(3)边监督边改真的很难。优化群体性信访案件处理机制,坚持过程监督和结果核实相结合,推动信访问题的切实解决。县委、县政府对督察组交办的群众信访举报高度重视,接到后迅速行动。他们立即落实“一个县级领导、一个工作组全程办理、一个科学整改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要求,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督导,迅速开展调查处置,科学制定整改方案,严格落实整改责任,有序推进整改工作,按时完成整改撤销。同时,坚持“举一反三”的原则,对每一份举报进行梳理,指导全县开展大排查大整改,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萧中乡饮用水信访问题发生后,dangwei、政府多渠道筹措资金,购置新的一体化制水设备,全面改善自来水站整体环境,加强供水巡查管理,彻底解决了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整改效果得到群众高度认可,整改经验在省人民政府政务公开平台、某电视台、某日报进行了宣传报道。督察组进驻期间,我县共报送迎检动态68期、经验材料13期、督察整改专题报告1期。县金融传媒中心制作播放了10期生态环境保护专题宣传片,发布了4期环境公益广告,全面宣传了我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和整改效果。《一县主动推进环境突出问题整治》、《一县一镇打通生态环境治理智能化“末路”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一县建“三大体系”、建绿色底色绘城乡生态环境美好“新画卷”》等3份典型经验材料,由市迎新通报会专门印发。8月28日,省生态环境厅点名汇报了我县认真落实迎接省长动员会的情况。8月14日、9月26日,CCTV 1、CCTV 13连续报道了我县发展绿色生态循环经济的先进经验,引起高度关注。
三、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仍需提高。个别县级部门和乡镇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等待和观望意识。前期准备工作不彻底、不细致,导致行业和区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未得到排查整改,为中央主管期间的群众信访留下隐患。预检方案经不起检验,懂的人不懂的现象比较突出。以为自己顺利过关了,思想松懈了,工作要求放松了,工作态度和有效性大打折扣,导致中直后期县里信访量持续上升。一些部门和乡镇甚至存在中央首长信访办结就等于结束的错误观念,缺乏持续整改和受理销号的思想准备。
(2)信访形势不容乐观。按全市排名,我县群众信访举报量排名第二。举报量较大的部门有县水利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自然资源局。与其他县(市、区)相比,我县重复举报较多。同时,报告反映问题涉及行业比较集中,畜禽养殖业14家,驾校6家,洗涤行业3家;涉及区域集中在东路、中路、西路9个镇县。在处理过程中,一些责任单位(部门)在回答问题时对重要问题避重就轻,许多调查处理报告被市督导组退回重新处理。
(3)问题整改还有差距。个别单位(部门)对前期发现的问题整改不彻底,没有对相关点进行深入调查和精细化修改。如自然资源局牵头的某乡大田坝膨润土矿信访案、某镇牵头的芙蓉村生活污水等反映的问题,在督察组进驻前多次被曝光和提出,但在信访投诉前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一家屠宰场的问题已经查处,但当地dangwei政府和农业农村局没有督促整改落实。个别单位(部门)对本行业、本辖区存在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排查不够细致,分析不够全面,对问题整改进展情况未及时了解。截至目前,2021年生态环境问题“百日攻坚行动”和2022年长江经济带排查反馈整改任务中,仍有5项任务未完成整改。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1)深化思想认识。坚持以习xx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原则,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切实履行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尽责;切实做到不懈努力,持续努力,久久为功。
(2)做好文章后半部分的督察整改。根据查阅资料、下沉督察、走访询问、信访受理情况,提前谋划、科学制定整改方案。坚持“立改立改”和“建长期”相结合,按照“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的要求,分层次、分类别推进问题整改。整改时间较长的,明确整改措施、责任、时限和标准,以“严、慎”的作风推进整改,持续宣传整改效果和信访事项处理情况,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3)在常态下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大气、水、土壤”为重点,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当前,要继续打好大春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秋冬季重污染天气防控、入河排污口改造等攻坚战,提前梳理规划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确保实现“十四五”目标。
(四)全面推进绿色发展。要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问题的整改为契机,严守生态红线,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切实加强污染治理和重大环境风险防范。加快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继续推进绿色低碳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关于迎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情况的通报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