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xx县“人去城化”趋势加剧,农村学校中心化与城乡教育两极分化的矛盾更加突出。中心城区和偏远乡镇学校学生人数最大相差近百倍。为突破城乡教育“壁垒”,解决城市学位短缺、城乡师资力量不平衡、教学水平分化、农村校舍闲置等问题,xx县下大力气推进学校布局与人口流动相匹配、教师与办学需求相对应,精准提升农村办学水平, 转化利用闲置校舍资产,切实提升城乡教育供给整体质量。 截至目前,整合职业学校3所,新增中小学2所,合并中小学10所,分流学生4283人、教师769人,逐步建立起基础教育发展新格局,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显著增强。
一是“四个集中”,优化校对点布局针对县域内优质教育资源总体有限、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按照“适度超前规划、相对集中办学”的思路,推进教育布局由分散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使学校发展更加均衡、学生求学更加便利、接受教育更加公平。第一,高中集中在市区。采取整体合并方式,将农村综合高中和职业技术学校合并为城市和中心镇普通高中和xx县职业技术学校,进一步扩大优质高中教学资源覆盖面。目前已推进3所农村高中和3所职业技术学校“全面进城”。二是初中集中在中心集镇。按照“合理布局、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对34所教学质量不高、生源相对较少的薄弱农村初中进行合并,在中心集镇和县城新建初中1所,通过“扩建”的方式改建和预留初中16所,满足周边乡镇的办学需求。三是小学集中在乡镇。计划合并小学80所,新建中心小学2所,保留中心小学39所,设立教学点43个,向交通便利的集镇和人口密集的乡镇中心小学转移教师,努力构建以城镇小学和乡镇中心小学为主、教学点为辅,多元协调发展的小学新格局。第四,幼儿园集中在人口聚集区。通过在乡镇中心小学设立幼儿园,将合并后的普通小学校舍改造为幼儿园,逐步将公办幼儿园推向人口聚集区,确保适龄儿童“就近入学”。二,“四个途径”合理分流教师为解决学校新布局下合并学校的教师问题,将教师分为“校长、普通教师、濒临退休教师、退休教师”四类,分门别类进行安置,促进全县教师队伍的优化重组。首先是竞聘上岗,选择校长。采取公开报名的形式,通过“教师评价民意、专家评价素养、dangwei考核结果”等方式,面向全县符合条件的人员公开选拔学校校长。对落选学校校长,综合运用转任其他学校领导职务、参加普通教师竞聘上岗等方式进行消化。目前已交流38名校领导。二是选择两种方式聘请老师。明确各建制学校给予岗位总数的20%实行跨校竞争,教师可自主选择竞争岗位;对落选者进行待岗管理。待岗管理完成后,符合条件者在空岗位竞聘上岗,连续三年未竞聘上岗者予以辞退。目前,通过竞争招聘了457名教师。第三是全面退养政策。对合并学校退休不满三年的教师,采取“直接从就近学校聘请一批、从县内其他机构安置一批、抽调一批教辅人员”的方式进行安置,逐步消化富余教师。目前,23名教师已被安置在附近学校的特殊岗位上。四是承接管理,落户。采取区域集中管理、并入学校的方式落实合并学校退休教师退休,定期开展文体活动和公益活动,充分营造“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良好氛围。目前已接收退休教师251人。第三,“四种模式”提高办学水平针对城乡办学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以“取新、取强、取点、研质”的方式,切实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第一,名校全面整合。实行集团化办学,由优质学校办新学校,全面提升新学校的管理质量和办学水平。目前,市区新建两所义务教育学校,作为两所优质学校(童xx二小、一中)的分校区,实行一校两区一队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帮助强者和弱者建立一对。实施12所城市学校和15所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和教学计划,建立“同步管理、同步教研、绑定考核”制度,鼓励城市学校教师下沉,有效提高农村学校质量。三是优化统一管理。采取“一校多分”的方式,将43所远离镇中心的小学设置为镇中心小学教学点,提供低水平小学教学,实行“教师统一建制、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统筹规划”,有效促进了一校发展。四是以特色创造质量效益。围绕构建区域优质特色课程体系的目标,将教育实力相近、地域相近、特色相近的学校建设成区域教育质量监控联盟,实行集团化发展,动态监控教育质量水平,设立提升城乡教育质量的科研项目,大力推进校本研究,不断增强教研能力。目前,已经建立了14个区域教育质量监测联盟。四、“四类”闲置校舍处置为避免合并学校资产被“抛弃”,将实施闲置资产利用工程,对学校闲置资产进行全面清理登记,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处置,进一步促进校舍功能改造和保值增值。一是资源利用。根据各地学前教育需求,将部分地段好、设施齐全的闲置校舍改造为公办幼儿园,巩固“80、50”学前教育目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到50%)。目前,已有30所校舍列入规划建设。二是功能拓展。对合并学校部分闲置校舍进行功能改造,用于建设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和科研实践教育基地,增加教育效益。目前,4所闲置校舍已列入改造计划。三是合理处置型。对18所位置偏僻、设施破旧、利用价值低的闲置校舍进行清理,由县教体局登记造册,移交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进行资产处置,部分处置收益用于其他学校改扩建项目。四是科学转化。全面推进中心镇和城乡结合部寄宿制学校集中规模化,按照“建一所、达标一所、用好一所”的要求,将17所闲置校舍改造为周边学校寄宿制宿舍,建设配套设施,确保“应住尽住”。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提升城乡教育供给水平有关做法:“四字诀”释放改革红利 提升城乡教育供给质量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