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写作网101写作网101写作网

区2023年度贯彻落实林长制工作总结

2023年,该区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森林经营体制”为抓手,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积极构建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的现代林业产业发展新体系。

第一,森林管理系统的发展

一是完善制度,明确责任。我们建立和完善了区、镇、村党政同责的林长工作制度。目前,全区共有林主任273人,其中区级首席林主任2人,区级副林主任2人,区级林主任23人。乡级林主任40人,副林主任20人,村级林主任186人;设立区、镇、村林主任公示牌187个,并及时更新,明确各自职责。全面推进安徽省森林经营系统综合管理平台的使用维护,更新完善基础信息采集,积极推广使用林掌APP。根据《区森林经营系统工作方案(试行)》和森林经营系统相关七项制度,建立了“五个一”森林经营系统服务平台,建立了森林经营区域“一林一档”信息档案166份,科学编制了区森林经营方案,护林员385人,服务林农科技人员67人,民警49人,确保了一山一坡。区林主任办公室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林主任名单和责任区范围;全面督导镇(街道)长工作,督促镇(街道)、村(居)推进“一林一策”森林经营方案。

二是建章立制,稳步推进。深化新一轮林业局长制度改革,提高林业局长履职水平。根据省林管办印发的《关于提高林管员履职效能的若干措施》,全面推行林管员会议制度、林巡制度和责任区制度,完善市、区林管员直接联系基层林管员、林业产业基地和林业经营主体制度。建立健全区级“常林+检察长”工作机制,创新与常林制度相配套的森林警长制度,不断完善涉林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联动机制。

三是创新改革,示范先行。全面创建示范先行区,建立健全湿地分类管理、权属统一登记、水位调控制度和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提炼示范先行区建设经验。落实林权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动态调整机制要求,以“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新的改革创新点,开展示范区先行区建设。

二、主要做法和成果

(一)攻防结合,实施“平安森林行动”。第一,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严格执行森林限额采伐,2023年共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922张,立木材积8.24万m .二是做好林地使用审批工作。2023年核定永久使用林地168.202公顷,临时使用林地66.903公顷。三是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2023年,共接到群众救助野生动物请求80起,共救助野生动物(羽毛、尾巴)135只,同比增长95%;共完成野生动物损害保险理赔案件54件,涉及农户326户,受灾面积680亩,赔付10万元。四是深入推进自然保护区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和销号整治。先后完成了2021年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百日专项行动排查发现问题等13个整改验收销号,1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智慧监控平台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完成。第五,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储备古树资源。按照每株每年200元的保费标准,购买了国源综合保险,对因工程建设受到影响的牌楼镇纪公村20066号古树实施保护修复工程。第六,加强森林防火,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定期开展各类森林防火工作。2023年,全区查处野外违法用火1起,制止烧荒地、林缘火烧等森林火灾隐患27处,未发生森林火灾。七是加大对破坏森林资源案件的查处力度。全年共查处林业行政案件62件。

(二)实施“健康森林行动”。一是全面完成年度造林任务。2023年,全区完成人工造林10294亩(其中油茶造林4619.4亩),省级封山育林56254.2亩,省级退化森林恢复25219.5亩,省级森林抚育3万亩。二是做好欧洲投资银行贷款的长江经济带珍稀树种保护开发项目建设。完成造林500公顷,其中新造林74.81公顷,现有林425.19公顷。第三,积极做好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清溪街道省级森林小镇、历山街道历山村等12个省级森林村创建成功。第四,扎实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2023年,全区各类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7.47万亩,其中虫害6.92万亩;全区共无公害治理各类森林病虫害7.45万亩,无公害治理率达99%,清除枯死松树1.4万株,有效控制了危害态势。

(三)稳中求进,实施“碳汇林行动”。为加快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建设,将双碳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切实提升区干部做好二氧化碳排放高峰碳中和工作的能力,在全区举办了2023年二氧化碳排放高峰碳中和业务能力培训班,积极探索实现全区双碳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

(4)注重特色,实施“金银林行动”。一是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继续建设商品用材林、工业原料林、高产竹林、特色经济林、中药材和苗木花卉六大产业基地。二是壮大龙头企业,支持池州林峰木业、康莱特竹业等龙头深加工企业发展,与基地建设相互促进、相互带动,形成良性循环。加强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和示范合作社的申报。三是建设竹产业示范基地。依托全区15.4万亩竹资源,出台全区竹产业实施意见和行动计划,促进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跟进,推动全区竹产业由原料初加工向深加工制造转变。四是继续抓好国家储备林工程建设。《全区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林地流转和森林蓄积工作方案》和《全区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林地流转和森林蓄积实施细则》正式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流转收储稳步推进,共复查林地54833亩,符合收储条件的林地31395亩,第三方评估28067亩,出具森林资源调查报告并与原权利人对接17550亩,签订林地流转合同4482亩。

(5)创新模式,实施“活力森林行动”。一是做好林权制度改革的配套工作。全区确权颁证面积196.3万亩,确权率99.2%。发放林权证6.35万张,发证率97.9%。二是扎实开展森林保险工作。为全区200.2万亩森林投保,保费407.2万元,并与国源保险公司进行了灾损理赔。全年林农报案30起,索赔金额78万元。三是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将林权制度实施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创新提供劳动力、以山入股、以地入股的经营模式,以“森林+”产业促进发展,探索“变资源为资产、变资金为股份、变农民为股东”,促进农村集体和农民增收,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四是建立健全工作运行体系。积极布局“一镇一技术”、“一村一技术”,建立健全林业科技特派员和林业专家联系点制度,对面积超过100亩的造林大户实施跟踪服务,各地林业工作站技术人员对普通造林户进行不定期帮扶。

三。2024年工作安排

虽然我区森林经营体系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仍存在少数森林经营管理者认识不到位、责任意识不强、森林经营管理者积极参与林业发展不够、护林组织不健全、林掌APP推广使用率低等问题。下一步,我区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重点,进一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完善林权制度工作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森林经营体系责任机制。充分发挥各级林业领导在林业生态管理和保护中的责任感,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对各地林业领导的工作进行跟踪、分析、监督检查和效果评估。分类细化各级林长“五绿”任务,创新推进全国林长示范区建设。二是进一步完善林长制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林长、护林员日常管理制度,落实管护责任,通过林长“五位一体”综合管理平台实施动态监控,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管护监管。建立日常检查机制,及时处理问题。积极争取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统筹公益林管护等资金,通过设置公益林保护岗等多渠道配备护林员。三是进一步完善森林经营体系监督机制。建立全覆盖的林长监督制度,通过“护绿”“管绿”机制,对全区林长制度进行有效监督检查,强化“五绿”效应。四是推进林业科技应用,推动森林经营体系“五个一”取得成效。加快推广先进适用的林业新技术,实施防火护林员森林巡逻服务平台,推进与省林长系统智慧平台的数据整合,加快全省林长系统智慧平台的推广应用。

(二)统筹规划,继续推进林业重点工作,维护森林生态安全。

1.完成植树造林任务。一是推动造林任务高质量完成。全年计划完成人工造林5000亩(其中油茶3000亩),封山育林3万亩,森林抚育2万亩,退化森林恢复1万亩,打造10个森林村。二是科学实施造林地块,特别是油茶造林,要落实每个山地地块的造林主体和责任人,加强造林作业设计中优良树种的科学选择,积极发展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油茶造林应使用“长林系列”良种造林,跟踪开展技术服务,及时检查造林业绩,确保工程质量。三是强化监管,严格落实造林质量管理责任制,严格规范作业设计编制、整地、造林和抚育,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

2.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一是严格实施森林限额采伐,切实加强天然林保护。二是开展各类森林资源调查、清查和监测,在全区38个样点开展全国林草湿样地调查监测,开展全区209万亩森林资源综合调查(二类森林资源清查),根据国家林草局发布的图斑开展全国森林素描图斑调查监测。三是开展2024年(全年第一、四期)森林大检查,及时查处问题。

3.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一是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控,完成2023年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发现的死(亡、濒死)松树清理工作,计划清理5000株,重点对37个流行亚类进行规范化消除和治理,确保疫点、流行亚类、发生面积和死亡松树减少。二是做好美国白蛾等害虫的监测防治工作,规划监测面积171万亩,重点是2023年美国白蛾发生的乌沙、秋江等乡镇和街道。通过招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2024年对全区美国白蛾进行监测防控,发现美国白蛾及时防控,计划防控面积2万亩。确保平稳可控,不爆发,不扰民。

4.加强森林防火。一是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制定《2024年全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规划》,常态化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印制宣传海报(册)和防火便携袋1万份,在森林防火集中宣传月的3月和10月联合有关部门开展集中宣传教育,强化宣传效果。同时,购买了10台森林防火语音播报器,安装在林区路口,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宣传。二是加大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全面落实森林防火和保险责任制。进一步优化全区生态护林防火人员队伍,合理配置资源,提高保护效果。三是储备各种必要物资,落实各种值守职责,确保完成森林防火目标任务。四是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继续跟进全区总投资2150万元的森林防火视频监控平台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债资金,推动项目尽快立项实施。

5.加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进一步完善各项监管监察机制,全面规范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取消存量数量,严控增量。一是推动完成省级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主要是对技术服务单位已招标的柴松、崂山两个省级保护区总体规划进行科学考察和修改,以及崂山省级保护区标准的建立。二是推进秋浦仙境景区总体规划修编和湿地保护规划编制。三是根据2023年申请中央和省级财政项目资金(1866万),实施1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杏花村省级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生态修复、植被恢复、生态保护补偿、重要湿地动态监测、购买第三方服务巩固保护区日常巡查)、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秋浦仙境省级景区能力建设项目、九华天池森林公园保护与管理项目(林相改造、生态修复、森林防火及消防设施建设等)。),野生动物保护项目建设,同时推进保护区智能生态感知可视化平台建设和购买第三方服务,巩固保护区日常巡查工作和科普宣传。四是继续组织开展野猪限额猎捕危害防控和野生动物保险工作,继续规范野生动物收容救助工作。五是继续组织开展全区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活动,重点组织实施湿地自然保护区排查大整治。

6.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继续推进高新区竹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重大项目建设,推进竹秸秆智能产业园建设,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二是出台《区竹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对竹林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落实竹林道路建设、加工机械设备购置、竹制品研发、品牌创建等奖励政策。

7.全力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一是强化工作落实,千方百计推进收储工作,彻底扭转进度滞后的局面。二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推进基础设施等配套体系建设。计划收储国家级储备林1万亩,开工建设1000亩,完成兰坑林场3公里森林公路和5公里生物防火林带建设。

(三)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一支管理规范、服务高效、锐意进取的现代林业工作队伍。

1.加强林业执法队伍建设。一是以林检图斑案件为重点,严厉打击毁林开荒、乱占林地、乱猎野生动物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二是全面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能力建设。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学习,提高林业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办案水平。三是统筹资金100万元,更新执法车辆3辆,统一行政执法人员着装,购置更换各类必备执法装备和办公设备,切实提高林业行政执法能力。四是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林业行政执法程序执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文明执法,严格控制自由裁量处罚。五是加强执法与宣传相结合,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推进公正文明执法,使行政执法更加规范、合法、人性化。

2.不断优化林业产业营商环境。一是继续推进城区各项任务落实,确保及时高效解决企业和群众服务问题。二是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进重大项目林地使用审批,全力保障重点工程和重要民生工程用地需求。三是推进行政服务、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事项向镇街放权,加强指导,切实提高行政服务效率。

3.加强林业科技推广,不断提高林业科技服务水平。一是扎实推进林业科技下乡,安排10名省级科技特派员和37名区级特派员对对口村和对口涉林企业(林业生产大户)进行技术帮扶和指导。二是稳步推进“金茂1号”油茶品种、玉香野生茉莉良种繁育和金银花品种繁育两项技术推广。三是积极申报林业科技推广基地,争取通过石狮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林草科技推广转化基地项目验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区2023年度贯彻落实林长制工作总结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