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农业农村厅的关心帮助下,我们坚持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和引擎,着力集聚资源要素,创新体制机制,全力强化链条、培育主体、改善环境,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取得新突破。2019年,该县麦冬种植循环现代农业园区被评为省级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并于今年4月成功入选。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信息
县麦冬种植养殖循环现代农业园区位于县城北部,涵盖芦溪镇、永明镇20个村。园区面积53.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4万亩,总人口4.11万人。园区麦冬种植历史悠久,生猪养殖推广体系健全,种养结合深度,综合效益突出。预计今年园区实现总产值37.49亿元,其中“麦冬+生猪”全产业链产值37.23亿元,同比增加14.2亿元,增长61.9%。今年7月,省委书记到园区调研指导,给予高度评价。
二、推广措施
一是以科学规划为先导,高起点寻求布局。围绕“建设全国种养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总体目标,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高标准编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五年建设规划和三年创建计划,并与“综合服务与创新孵化中心”的“一心一带三区”功能布局相协调, 印象涪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道地麦冬高标准种植示范区、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区、生猪养殖推广一体化示范区”。
第二,要以高水平的推进为重点,高效率的齐抓共管。明确提出“县委书记抓园区,当园区负责人”,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县委要联系领导领导园区管委会,县委书记还要兼任园区负责人,真正做到一线决策,一线监督。实行专项清单制度,明确园区建设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全年安排本级财政专项资金2500万元,整合项目资金1.01亿元,动员社会资本5.75亿元,有效打破了资金瓶颈。
三是以一体化改革为抓手,高水平实施保障。协同推进收益抵押贷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6项改革试点,成功荣获2022年全省农村改革先进县。着力构建质量溯源、供应链金融创新、价格指数保险闭环模式,创新人才、土地、科技、信息、资金保障机制,切实夯实园区高质量发展基础。相关经验将在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会议上交流。结合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促进了麦冬产业“产销结合、强弱结合”,有效改变了空的发展局面,得到了书记的充分肯定。
四是以利益联结为核心,高质量共享发展。按照“2+5+N”模式,建成社会化服务中心,发展麦冬机械化采收、晾晒、淘洗等社会化服务组织180家,成功构建了全面、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行“全员入社”,组建麦冬产业联盟,积极推广“六统一点”、共享无疫区社区、“1211”金猪寄养等利益联结模式。预计今年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2.4万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9.7%。
三、主要成果
一是聚焦特色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呈现新局面。园区连片种植规模342.02万亩,总产量6574吨,实现麦冬全覆盖,建设GAP示范基地8000亩,推广“药粮”套种1.6万亩,“药粮菜”套种4000亩。拥有国家级生猪核心养殖场2个(全省6个),规模养殖场93个,为县域生猪规模全省第一奠定了坚实支撑。今年预计出栏生猪7.12万头,仔猪42.4万头,明兴农业40万头生猪饲养屠宰一体化项目已正式启动。
二是以循环养殖和集约综合利用为重点,取得新成效。依托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国家重点县项目,在全国推广“猪-沼-药”生态循环模式,建成田间沼液管网4.1万米,沼液储罐1631个6.2万立方米,沼液运输车1694辆,实现了种养协同支撑。沼气发电站一期将并网发电,二期将顺利启动。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达到1000万千瓦时。建成10万吨有机肥厂,园区畜禽粪便利用率达到98%以上。深入推进减量控害行动,全面实施多效唑禁限和产品检测,新建3个秸秆综合利用加工中心。
第三,以三次产业融合为重点,工业化和精深加工迈上新台阶。建成18个麦冬绿色加工中心和4个1.5万吨的气调仓库,去年加工能力达到2.2万吨。推出了太极生脉饮、麦冬王等创新产品。太极二期和中兴制药中药饮片项目即将投产。投资20亿元的麦东大健康灵栖食品产业园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已建成60万个A级智能屠宰场。6个肉类加工园区——绿溪优士谷成功孵化加工企业,产值4.2亿元。中国麦东博物馆、明星农业主题公园升级改造,麦东特色小镇等文化旅游项目进展顺利。全国生猪市场——中国麦冬电子交易市场已正式投入运营。麦冬、猪系列产品今年电商销售额有望达到11.7亿元。
四是着力打造名品,实现品牌战略市场新突破。“福成麦冬”是全国唯一一个同一地区同一品种拥有五个GAP认证基地的中药材。被授予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精品农产品,成功创建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麦冬),入选今年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批产品。铁骑力士集团的“天府猪肉猪”和“川藏黑猪”生猪新品种,被誉为四川生猪振兴的“两大筹码”。“原生”、“黑好吃”、“乡愁故里”等园内制造、园内制造的产品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科技博览会上热销。园区主导产业品牌农产品销售收入今年有望达到36.8亿元。
五是注重基础支撑,信息技术服务得到提升。全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100亩,园区高标准农田达到2.74万亩,占园区耕地面积的87%。第七代麦冬收获机械研制成功,麦冬机械化收获占32.2%。产业技术研究院、生猪院士(专家)工作站有序运行,成功入选省级院士(专家)产业园。省农科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等26家科研单位入驻园区。正式启动300亩麦冬良种繁育园和种子资源圃建设,引进“麦冬2号”等迭代产品。创新医药园区模式,运用ERP溯源、大数据应用等技术,推进益农信息社会全覆盖。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作为全省农业大县,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探索新路、走在前列。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建议,始终坚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目标,继续深化改革创新,细化务实举措,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新成效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擦亮我县农业大省的金字招牌贡献更多三份力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情况汇报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