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写作网101写作网101写作网

研究思考:探索开展村(社区)常职干部人事档案规范化建设

xx该县坚持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围绕“抓源头、打基础、利长远”的现实需要,探索村(社区)经常性干部人事档案规范化建设,实行档案规范归档、集中归档、有效利用,鼓励村(社区)经常性干部努力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一是实行标准化备案。针对村(社区)干部人事档案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主体不明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系统规划了细化措施。“定向力”压实责任。借鉴行政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办法,结合村(社区)常驻干部人事档案规范化建设实际工作方案,建立县委组织部指导、乡镇dangwei负责、职能部门配合的机制,推动层层抓、层层抓。“突出重点”,强化安保。紧盯“一人一档”要求,从县党务管理费中拨出专项资金统一印制村(社区)干部简历和个人自传,购置2000多个标准化档案盒,并将此项工作纳入dangwei书记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内容。“严标准”规范内容。突出全面、客观、准确、详细、整体延伸,明确档案目录和简历“一目录一表”的工作规范,将“三年两历一身份”列入“强制归档材料”,确保历史遗留问题可厘清、实际表现可证明、工作业绩可评价、个人信息可识别。

第二,实行集中归档。针对村(社区)干部档案严重缺失、部分信息来源分散等问题,有序推进严格流程。村级收集和提炼。由村(社区)正式干部本人如实、规范地填写本人简历和自传,并提供学历、表彰和获奖等相关档案基本材料;村(社区)党组织负责初步核验并退回300多份材料。为真相归档。按照属地原则,乡镇dangwei对档案材料进行审核,认定简历、考核鉴定、违纪违规行为分类等“十类”内容是否真实、规范、完整,逐一编制档案目录,签字归档。县级监管是现实的。县委组织部对33名乡镇档案员进行了全档立卷业务培训,依托基层党建专项督查开展了两次联合检查,督促乡镇dangwei实行封闭现场开展立卷工作。目前,全县已完成2129名村(社区)常任干部(卷)的规范化建档。

第三,实现档案的有效利用。针对村(社区)干部来源结构不均衡、调整变动频繁的情况,充分发挥档案功能。人事任命检查档案。以查阅档案为候选人提名考察、问题线索核实等前置程序。,2名表现突出的村党组织书记作为“五边人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121名村(社区)常任干部当选省市县“两代表一员”,17名村(社区)常任干部被县里表彰为“两优一先”,3名村(社区)常任干部被招聘为事业单位人员。监督和管理核档案。充分发挥档案的利用效率,将结果运用到对村干部的管理、监督、奖惩中,对7名不合格、不称职、满意度低的村干部进行了调整。崔兴江等18名优秀村支书被评为省市县乡村振兴“好支书”。政策执行档案。充分体现凭证价值,特别是档案原始记录作为落实村(社区)常驻干部待遇、兑现离任村(社区)常驻干部定额补贴、办理养老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的主要依据,进一步推动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研究思考:探索开展村(社区)常职干部人事档案规范化建设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