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写作网101写作网101写作网

关于我市跨境电商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本报告在研究我市跨境电商发展可行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市跨境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了政府制定实施跨境电商发展规划、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建设内部运营环境、加快布局、 依托我市优势产业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培育和集聚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引进知名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或公司落户我市,支持外贸转型和

一,我市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可行性

(1)跨境电商处于起步阶段,政策效应日益显现。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落实“促进外贸发展十条”,加大奖补力度,促进外贸稳中提质。积极组织“百展行动”,加快培育跨境电子商务等外贸新业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共建,对接RCEP市场。建设我市保税物流中心,加快我市设立海关,打造“中欧班列+海外仓”的进出口模式。使我们的高新区成为吸引外资的主要平台,引进和发展更多的外资。高质量推进新时代国际友城工作。充分发挥“桂湘城”的对外开放窗口作用。

(二)我市外贸出口快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基础雄厚。2023年1-10月,我市进出口总额25.7亿元,同比增长206.7%,位居全省第二。其中,出口总额24.5亿元,同比增长241.1%,增速居全省第一,成功实现外贸进出口“开门红”。我市外贸进出口实现了快速增长,但要保持增速,进一步拓展新领域,挖掘新动能,寻求新突破,跨境电子商务提供了发展方向。

(三)我市特产和“一带一路”的兴起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我市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开拓传统市场的同时,我们将以RCEP和一带一路沿岸国家和地区为重点,加大对非洲、南美、东南亚和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组织全市22家企业申请第133届广交会线下展位35个,精华纺织、宇力带等多家企业主动赴日本、德国等地抢订单、抢客户。鼓励本地企业用好我市-中东海外仓升级外贸开放平台,协调我市中小微加工企业组团赴迪拜考察对接,实现集团化发展,借仓出海。

(4)我市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有利条件。金融小镇的建设将吸引股权投资基金产业及其衍生产业的快速集聚,进一步拓宽跨境电商产业的资金来源,有力推动我市传统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转型升级。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依托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根据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优势政策和条件,开发适用于一般出口、直购进口、网购保税进口、保税出口四种模式的通关服务系统,为我市跨境电子商务打造良好的业务对接平台。为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我市多方协调,争取省海关在我市设立办公区,办理我市各县市海关业务。同时,我市与中国信保省级分公司合作,签订年度合作协议,提高我市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为我市中小企业开展业务保驾护航。

二、我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跨境电商产业链薄弱。与其他行业相比,跨境电商行业的产业链相对较长,一般以跨境电商平台和商家为主,其他上下游参与企业较多,如上游的原材料、商品供应商、下游的终端消费者以及金融机构、物流、仓储公司、代理公司、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第三方支付公司等众多服务商。,分别参与“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商流”的各个环节。我市跨境电商产业链发展缓慢,部分环节缺失,不能有效支撑本地跨境电商发展。

(2)缺乏跨境电商人才。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业态,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市场上现有的跨境电商从业者,很多还是在实践中摸索转型的传统外贸人才。此外,我国高校没有设置相关配套的跨境电商专业,导致跨境电商行业人才储备极度匮乏。由于跨境电商涉及的业务流程复杂,跨境电商行业最缺乏的是能够掌握跨境电商全流程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传统的单一专业人才。跨境电商人才的储备和供给明显跟不上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的短缺也是我市跨境电商发展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之一。

(3)缺乏跨境电商平台。我市跨境电商企业通过亚马逊、易贝、Wish、全球速卖通等国内外部分平台开展业务。我市基本没有本地的总部或分公司的跨境电商平台。由于缺乏平台,围绕跨境电商相关环节或业务的对接配套服务企业很少。我市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如果没有当地的跨境物流企业,出口货物需要转船,会增加时间和成本,削弱企业竞争力。

三、我市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策

(一)政府制定政策

1.制定配套政策,申报综合实验区。2015年以来,国务院在全国分四批设立了105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商务部会同各部门和地方政府为全国复制推广了12个方面的36条成熟经验和创新做法,促进跨境电子商务持续快速增长。我市要抓住机遇,借鉴经验,制定相关激励政策,积极申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我市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大跨境电商补贴和补助的范围和力度,进一步推动我市本地跨境电商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加快设立产业基金,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积极规划企业孵化器建设,为跨境电商创业搭建良好基础;完善创业投资投融资体系建设,积极对接创业投资公司,为本地跨境电商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来源。积极申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或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试点,争取更多支持我市本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吸引更多外地知名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入驻。

2.布局工业园区,营造发展环境。在整体战略布局上,首先考虑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布局。将传统商贸物流园区或产业园升级为跨境电商产业园或实现部分跨境电商功能区,吸引大量本地及国外跨境电商企业入驻园区,积极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集群。还可以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建议我市地方高校共建跨境电子商务校企合作联合实验室,构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体系。鼓励和孵化一批大学生跨境电商创业团队,营造跨境电商创新创业氛围,打造跨境电商示范园区。开展各类跨境电子商务宣传活动,特别是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跨境电子商务年会和峰会,提高我市跨境电子商务的知名度,吸引和发展更多本地或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相关行业在西安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加强跨境电商产业链建设。

1.打造全流程产业链。加快跨境电商平台、网络营销、物流供应链、技术支持、金融、人才培训等本地化跨境电商生态链企业集群的布局、标准化、配套和完善,形成跨境电商全流程产业链,为我市跨境电商发展提供动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跨境电子商务总部基地、邮件快递中心、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体验中心进程,建立报关、运营、金融、物流等服务体系。打造和布局我市跨境电商产业园,营造产业集聚效应,集聚制造业、电商运营、仓储物流、风险投资等各类企业,大力发展跨境物流快递、在线支付、人才外包等服务业,带动本地及周边相关企业和产业链上的企业积极开通网上交易,为跨境电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全流程服务环境。

2.加快培育跨境电商产业链市场主体。通过市场主体的培育,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关键环节,做大做强跨境电商全产业链。一是在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布局、建设和完善的基础上,对接物流、税务、海关、外汇、互联网金融,加快实现跨境电商出口业务,完善B2B、B2C业务等跨境电商全流程业务,进一步扩大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规模。二是推进海外仓建设,鼓励外贸企业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海外仓配套服务,完善整个跨境电商产业链的海外环节。三是鼓励和支持地方和国内跨境电商企业或平台走出国门,支持国际合作,鼓励各类生产企业和外贸跨境企业与国际企业或电商平台合作,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3.整合产业链资源,服务全市。我市要加强跨境电商产业链整合,降低企业成本,突破制度约束,建设先进的跨境电商物流网络,在出口的基础上做好进口试点准备,完善和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将园区打造成集跨境电商、保税仓储、智能物流、跨境金融支付为一体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产业集群。服务我市各县市乃至周边城市的跨境B2C电商企业和传统外贸企业,吸引跨境B2C电商行业龙头企业入园规范化发展,帮助跨境B2C电商企业做强做大,促进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升级。

(3)完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

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需要具备管理、营销、物流、外语、计算机技术等技能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或引进。一是通过企业或政府培训,如成立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为城市提供免费的跨境电商人才培训,搭建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平台;二是依托省市多所高校的培养,支持我市地方高校开设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促进产教融合,加强人才支撑,助力跨境进出口电子商务的良好发展;三是面向全国引进人才。政府出台人才优惠政策,力争在五到十年内形成适应跨境电商需求的专业人才链,为我市跨境电商发展提供充沛的人才支撑。

(4)引进知名跨境电商平台或公司落户我市。

通过政府或商务局招商引资,吸引跨境电商平台或企业入驻我市,甚至建设跨境电商小镇,形成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推动我市跨境电商发展。通过政府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知名平台,特别是重视跨境电商总部,将吸引跨境电商相关产业进入,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产业链的完善。结合本地优质产品,与其他城市合作引进国外免税品或免税店,整合我市旅游资源,形成华中地区集旅游、跨境购物、养老、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跨境电商小镇。

(五)创新跨境电子商务外贸转型模式

1.政策创新。引导更多制造业企业和传统外贸企业开展网上业务,推动跨境电子商务与我市地方优势产业深度融合,扩大企业对企业出口。政策方面,加快出台我市跨境电商专项扶持政策,鼓励本地企业在亚马逊、全球速卖通等第三方平台开店;加快引进物流、代理运营、技术服务等相关产业,特别是新引进的第三方服务企业和高端人才团队。

2.促进创新。在业务发展方面,建议跨境电商企业加强与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资源对接,特别是在政府和协会组织的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主题沙龙、会议论坛、创业创新大赛等方面,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市场推广,加大当地招商政策的宣传力度,鼓励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通过与有影响力的跨境电商平台合作,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3.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支撑跨境电商资金需求。目前跨境电商金融业务主要有仓单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转让融资和利用大数据风控模型融资。进一步优化上述融资形式,鼓励金融机构与物流公司、跨境电商平台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在充分掌握相关信息后,创新相关跨境金融服务。通过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和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关于我市跨境电商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