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有资产规模不断增长,但存在统筹不够、闲置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低等现象,与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相矛盾,倒逼资产管理更加精细化、科学化。根据我市资产管理现状,通过座谈和实地调研,现将盘活我市闲置国有资产分析报告如下。
第一,盘活闲置国有资产(1)注重政策导向,促进闲置国有资产利用。彻底的政策。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国办发〔2022〕19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实施方案的通知》([2022] xx),结合我市实际, 印发市财政局(SASAC)关于贯彻落实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实施方案的通知([2023]号xx),从政策和制度层面提出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具体方案,促进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 明确责任。各地各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梳理本地区行业存量资产,汇总筛选出具备振兴条件的项目。同时,对于地方政府负债率高的地区,要重点督促其通过盘活存量资产,降低负债率,提高再投资能力。业务指导。定期组织行业管理部门和国有企业开展各类业务培训。今年以来,已组织20余次培训,帮助相关部门和国有企业掌握政策法规和管理要求,熟悉操作规则和业务流程,不断提升全市资产盘活业务水平。(2)聚焦市县情况,细化盘活闲置资产措施。挖掘闲置资产的价值。为有效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利用不足、闲置浪费、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我们采取多种措施摸清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性质,将闲置房屋、土地、通用设备、大型仪器等资产纳入闲置资产清查范围。截至目前,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共清理低效闲置房屋9.73万平方米、土地6.91万平方米、设备1483台套,资产原值1.77亿元。注重预算管理联动。结合资产存量、配置标准、绩效目标和财政承受能力,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资产配置;要强调调整方式的优先性,不能出现同类资产闲置和租赁并存的情况。超标准配置的资产和现有资产闲置的,不再新增同类资产;强化预算约束,通过预算管理手段控制资产配置。构建共享平台系统。结合我市闲置资产现状,灵活运用出租、出售、置换、政府收储、公物仓调剂、无偿划转、自用等方式,分类盘活闲置资产。依托综合预算管理系统,建立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公物仓平台“一张网”,通过公物仓的集中管理和调配,节约财政资金,优化资源配置。截至目前,入库资产9303笔,金额2476.93万元,出库资产1711笔,金额212.42万元。公物仓入库、出库数量居全省第二。(3)注重协调,激发各方参与工作。坚持上下联动。结合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城市规划等需要。,统筹闲置房屋和土地作为养老、社区工作、老年大学教学等公共服务场所,将城市经营性用房移交平台公司统一收储利用,促进闲置国有资产为民所用,改善民生。截至目前,市政府已陆续移交近3万平方米办公用房,解决社区服务用房问题。同时,市政府将4万多平方米的经营性房产移交给市亭宜居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统一经营管理,最大限度发挥金融资产和资源的效率。坚持示范带动。积极推进全市各级各部门闲置国有资产盘活工作,督促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整体盘活工作方案,有序推进本地区闲置国有资产财政统筹任务,总结推广全市成功案例和做法。例如,在梁明集团盘活低效闲置土地的案例中,针对全市大部分粮库闲置状态,拆除了“老小散旧”库区的仓库及附属设施,清理了物流园区部分闲置土地。总共清理了17.8万平方米的土地,用于建设10个光伏电站。建成后预计年电费530万元,10年可收回成本,剩余15年(使用年限25年)。坚持问题驱动。印发《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快解决国有资产管理历史遗留问题的通知》(市财资办xx [2023]号),全面推进解决长期挂账、不动产权属不登记、资产闲置、账实不符等资产管理历史遗留问题。针对时间跨度长、历史成因复杂、政策性和专业性强、处理和解决问题难度大的情况,坚持分类施策,区分共性和个性,用好专题会议。截至目前,已为13家市直单位解决了21个疑难杂症。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一)闲置资产底数“不清”。闲置的国有资产分布在各个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一些单位仍存在“重资本管理轻资产管理”、“重资产数量轻资产效率”的思想,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只重视资产购置,而忽视日常管理,固定资产没有及时入账和清理,容易造成账实不符和国有资产流失,主管部门也难以全面掌握现有资产的情况,闲置国有资产数据的统计可靠性也大打折扣。(2)优质国有资产“难求”。由于部分固定资产在建手续不全,受住房政策调整、产权证缺失、需缴纳土地出让金等因素影响,难以办理相关产权证,导致可用资产难以合法化;一些国企持有的优质闲置资产被抵押,无法盘活。因此,能够通过梳理盘活的优质国有资产少之又少,不可能产生更大的资产资本效益。(3)商业振兴水平“低”。主管部门限于自身利益,对低效闲置资产转移积极性不高。存在房产被占、走访打官司、权属不清、权证不齐、治安状况差等历史遗留问题,盘活资产难度大。对于交通、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领域的资产盘活,REITs、资产证券化等盘活存量资产还有待探索,市县还缺乏业务指导,短时间内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各级各部门未能全面动态掌握资产使用情况,资产监控机制和手段亟待升级完善。资产常态化盘活机制不够完善,市场化运作能力和水平不足。三。工作建议坚持资源共享,不断夯实资产管理基础。摸清资产性质,加大国有资产清理和产权登记管理力度,准确登记资产信息,明确产权归属、存量、管理和使用,常态化开展资产清查,认真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减少资产闲置浪费。强化“资产”思维,强化存量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既考虑资产本身,又考虑资产的协同和溢出,综合考虑政府资产和资源的综合利用,注重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有机结合,推进资产全过程闭环管理。坚持平台共享,切实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将资产管理纳入预算整合,将通用办公设备存量和配置标准嵌入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核算、决算、上报等业务环节,以存量控制增量,既保证单位绩效,又节约财政资金。加快政府公物仓建设,实现政府公物仓平台与资产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借助数字化系统进行管理,在线办理入库、跟踪、管理、入库的所有手续。开展公物仓业务培训和宣传,帮助各级各部门了解和掌握公物仓的操作规程。持续优化办理流程,资产调入单位与申请单位全程在线交换信息,有效避免国有资产闲置浪费,使固定资产真正“流动”。坚持责任共担,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从之前的情况来看,国有资产管理历史遗留问题主要涉及往来账户长期流失、不动产权属未登记、资产闲置、账实不符等方面。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切实加强和规范各类资产的核算和日常管理,落实历史遗留问题的库存和销售管理,切实解决问题;财政部门要按照审批职责,协调与相关产权、土地等职能部门协商,共同寻找最佳路径,依法依规加快处置历史遗留问题。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关于市盘活闲置国有资产的调研报告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