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写作网101写作网101写作网

关于智慧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智慧农业已经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发展智慧农业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激发农业变革的内生动力。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农业的发展。2017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家战略规划文件相继提出发展“智慧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智慧农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新业态,发展智慧农业是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智慧农业是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信息感知、量化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个性化服务的全新农业生产模式。它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智能农业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要素,使得农业信息服务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成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1.相关研究综述。

智慧农业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目前学者对智慧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智慧农业的概念、内涵和特征分析。智慧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管理、服务全产业链的“生态整合”和“基因重组”。通过智慧生产、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彻底升级传统农业产业链,改变产业结构。智慧农业具有先进的生产力特征,能够创造数字经济,蕴含大规模农业数字经济发展潜力。二、我国智慧农业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智慧农业已经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智慧农业进入国家顶层设计,农业政策覆盖面不断扩大。智慧农业市场广阔,互联网销售模式百花齐放。互联网电商和农业龙头企业纷纷涉足智慧农业,全国各地出现了智慧农业实验区(示范区)。智慧农业发展缺乏统筹规划,技术短板多,智慧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投入成本高,农业数据采集应用一体化程度低,农业科技投入和信息化水平低,农村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不足,农业劳动者从事智慧农业的意愿不强,土地规模经营进程缓慢,缺乏创新的农业经营模式。发展智慧农业,要加强顶层规划设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优化项目支持方向;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降低智慧农业开发成本;加强科技研发,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培养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推进农民专业化经营;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完善智慧农业支持政策,鼓励多元主体参与。三是引进国外智慧农业发展模式和经验。学者们从政策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人才建设体系、信息服务体系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和有益经验。四是研究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卫星遥感技术等智慧农业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学术界对智慧农业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但研究主要集中在智慧农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以及智慧农业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事实上,智慧农业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非常丰富的概念。牟等[18]对智慧农业技术、智慧农业、智慧农业革命、智慧农业阶段等概念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智慧农业革命。本文主要从信息服务的角度分析智慧农业的信息服务。

2.智能农业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

政府重视农业信息的发展。虽然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党中央、国务院及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20世纪末,为了加快和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我国启动了“金农”工程建设。进入21世纪,政府实施了“三电融合工程”、“信息村示范工程”、“村村通电话工程”、“村村通电视工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等重大信息化工程。从2006年开始,每五年发布一次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农业信息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农村发展战略纲要》,对发展“科技农业”和“智慧农业”进行了战略部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21年发布的《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数字化转型。2022年,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联合发布《数字农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提出“智慧农业创新发展行动”,加快智慧农业发展。

农村网络发展迅速。在国家的大力政策支持下,中国农村网络发展迅速。《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5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4.4%,其中农村网民2.93亿人,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58.8%。我国现有行政村实现了“宽带村村通”,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实现全覆盖,有效提高了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深度融合。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2022年上半年,农村网络零售和农产品网络零售分别增长2.5%和11.2%。农村电商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成为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的重要手段。

3.智能农业信息服务发展中的问题

(1)智慧农业信息基础设施薄弱。虽然我国农村网络信息设施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与智慧农业技术密切相关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比如与移动互联网密切相关的5G网络,基站数量很少。目前,5G网络仅到达县级以上城市,农村网络的带宽和速度仍然有限。物联网是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物联网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协调机制,其安全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物联网需要大量的传感器,传感器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需要一个地址。目前,IPv4地址池无法满足物联网的地址需求,因此如何解决传感器网络节点携带IPv6通信协议的问题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2)缺乏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智慧农业借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帮助决策者解决农业生产、种植(养殖)、流通、销售各个环节的问题,这就需要一个智能化的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数据信息资源是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的基础,数据采集和整合难度很大。一方面,农业生产单位或个人缺乏主动收集数据的意识,未能及时记录和保存农业生产各环节的数据;另一方面,一些农业科研单位或人员掌握了一定的数据信息,但这些数据比较分散,给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带来困难。数据共享差。一方面,农业科研单位或人员因为体制、利益等因素,很难共享数据和信息资源;另一方面,许多单位或组织出于信息保密或对数据信息共享重要性认识不足等原因,拒绝数据共享或交换,影响了数据共享的实现。农业科技人才匮乏。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的建设需要大量对农业了解、热爱、有深厚感情的人才,同时需要掌握熟练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这对农业从业者的要求非常高。目前这些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导致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难度大,运行效率不高。

4.智能农业信息服务的发展对策

(1)加强智慧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网络是智慧农业信息服务的基础。在实现“宽带村村通”的基础上,加大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网络通信效率。智能传感器是智能农业信息服务的重要保障条件。科研部门要开发质量更好、价格更低的传感器,让农民用得上、用得起。同时,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通过财政补贴、协调相关企业等方式帮助农村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提高收集数据和信息资源的能力。政府会同农业信息头部企业,制定农业信息元数据标准,鼓励单位或个人形成记录和保存数据的良好习惯,通过一定的利益分配机制,鼓励人们共享数据信息资源。同时开发一些非常方便的信息上传渠道,方便广大员工上传自己的信息。此外,还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如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等,提高信息收集的广度和准确性。

(3)加强顶层设计和人才队伍培养。做好顶层设计,政府部门要有战略性、前瞻性的思路、指导和措施,规划智慧农业时代的农业信息服务建设。教育部门要加强复合型农业人才的培养。智能农业信息服务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需要相关机构具有前瞻性,做好涉农专业跨学科人才的培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关于智慧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