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写作网101写作网101写作网

国资国企系统新时代沉浸式、攻心式党员教育方式问题研究

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根本性、经常性任务。抓好党员教育,对于提高国有及国有企业系统党员队伍建设质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具有重要意义。dangwei坚持继承创新、动静结合、全面准确的“三个结合”,扎实做好国有及国企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使党员教育“接地气、有活力、受欢迎”,努力建设一支信念、政治、道德、能力、作风过硬的党员队伍。

一.主要经验和做法

(1)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一是创新教育方式。国资国企系统在培训、党课、“三会一课”等“规定动作”的基础上,不断求索、创新,探索党课新形式、新方法,通过演、跳、说、唱等舞台剧充分展示党课内容,成功打造舞台党课,被省委组织部推荐到深圳文博会展出。目前,台上的党课(第二期)正在精心准备中;在党建阵地建设上下功夫,引导市X团、市X团打造“家美”“市化党群”鲜明品牌,高标准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搭建集中展示、公共图书馆、联盟讨论、情境舞台、教育研究基地、党群服务中心等六大平台,绘就党建集群“画卷”。二是利用活的教育资源。组织市属企业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开展党员教育活动,让身边人“说”上他们的事,增强党员教育的感染力。比如市X团,市X团,市X团,市X团等。充分利用当地革命烈士故居、重大活动旧址、红色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并通过观看地方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教育片,增强党员的教育感召力,组织开展以“读红色经典,传年薪”为主题的学习读书会和“党!亲爱的妈妈,四次以上以“学党史、践行初心、为群众办实事”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让新时代党员教育更加生动、更加贴近大众、更加“烟火气”。三是使用直播信息平台。主动适应新时期党员教育的新特点新要求,充分利用新兴技术和媒体手段,依托“互联网+”和党员教育模式,积极开展“微党课”等新方式,寓教于乐、寓教于理,变按部就班的“填鸭式”教育为喜闻乐见的“互动式”教育,提升党员参与热情。如:市XX团通过“微党课进支部”、“党徽闪耀”、“一刻钟微课”等形式,开展多种专题学习宣传活动,实时传播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政治浴理论知识,拓宽学习覆盖面,营造良好宣传氛围。例如,市X集团创新性地提出了“1+1+1+2+N”学习体系,制定了“月度理论知识测试实施方案”,逐步形成了以“一月一主题、一月一测试、一月一公告”为载体的“课程预习、课堂管理、课后评价”闭环教学模式。

(2)坚持动静结合。一是继续用好培训班、研讨会等传统教育形式,通过学习、研讨、交流,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不仅要“坐下”学,更要“站起来”学,更要“走出去”学,“站起来”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增强党员教育的准确性、灵活性和实效性。如市X集团探索“领导班子成员、组织室负责人、业务骨干根据岗位职责轮流上台讲课”的形式,充分利用各大医院开设的“红色药房”平台,不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到药房学习理论知识,结合工作实践开展理论学习研讨,在“讲”与“学”的互动中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二是充分利用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和工作实践搞好党员教育,把党员教育落实到活动和工作中。依托党员突击队、创先争优、党团日主题活动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让党员干部在实践活动和专项工作中教育自己、成长自己。比如,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该市某国资国企系统党员3000多名干部职工全部下沉,社会帮助社区开展扫码测温、“敲门”等疫情防控工作。如市X集团组建供水应急抢险、应急供水保障等4支共产党员服务队,覆盖党员75人,提供民生服务保障2000次,将党员教育落实到活动和工作中。

(3)坚持全面性和精准性相结合。要以xx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广泛开展理论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第一,理论学习和行业特点相结合。要根据不同部门、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结合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党员的实际情况,科学准确地安排"专业"教育内容,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干部队伍。例如,市X集团注重融入日常生活,将学习课堂搬到“田间”,融入发展一线,选择白岩坝嘉陵江大桥项目、高铁快运物流基地项目、205线下穿通道项目等重点在建项目,通过“逛园区”、“沉浸体验”,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党员教育与述职相结合。在教育对象上,要以各级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少数”为重点,把党员教育作为基层党组织年度目标考核和党组织书记基层党建述职评价的重要内容,确保“关键少数”学习教育走在前面。三是集中交流和个人自学相结合。打破员工“八小时之外”学习盲区,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微学习”,加强党员干部自学时间,利用国资电子学习、国资大讲堂、党务小课堂等方式学习各类专题30余次,打造“身临其境”的理论学习体验。如指导X建筑公司利用上下班30分钟的通勤时间学习、观看各方理论知识,创建了“通勤车课堂”,为生产经营服务。如市X集团下属建工集团党总支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章》等“红宝书”送到奋斗在青川上城半岛、朱庆岛等建设项目一线的农民工党员手中,打通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最后一米”。

二、存在的问题

教育和培训形式单一。党员教育培训的方法比较老套,往往是什么有什么学什么,上级安排什么。他们很少从实际出发,根据党员的思想状况来安排党员教育的内容,缺乏互动性和吸引力。比如个别市属企业在党员中开展学习教育时,往往会给党员发放印刷品或利用某个日期进行集中学习,“填鸭式”教学的学习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党员对培训不感兴趣。党员教育内容“空枯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的学习情绪,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个别市属企业开展党员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有差距,个别员工日常工作压力大,容易产生身心疲劳,从而影响学习效果。(3)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形式不灵活。部分分行存在“三会一课”台账记录不及时、不完整、不规范等问题。大部分活动都是学文件,看报纸,一个人看,一个人写,大家抄。形式单一枯燥,他们只满足于不高级的简单政治说教。

三。意见和建议

(1)对支部进行分类,准确把握党员教育的“准确性”。国企行业分散多样,涉及民生服务、一线窗口、在建项目多。一线党员干部数量庞大。党员要突破党员教育时间空的约束,采取“菜单式”和“点播式”的形式,根据不同行业群体的素质和特点,实施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培训。

(二)创新载体,开发有厚度的精品“研究”课程。形式变了,但意义不变。讲好理论,传达好党的声音,是做好党员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准则。要充分利用生活实物、真实场景、事例、实际事物四种教学资源,让党课内容既有深度又有温度,让听者、学者不厌其烦。紧扣斗争“凝聚点”,把党课的视角聚焦到官员创业活动的最前沿,开发高质量的真人党课,制作高质量的教育视频等。通过摄像再现、实物展示、口头展示、现场教学“四结合”,让党员在讲、听、看、学中充分了解革命先烈情怀和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的实践成果,不断增强党员教育的互动性、实践性和实效性。

(3)提质增效,用有温度的体验夯实“讲课”的基础。党员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固然重要,但效果和影响更为重要。避免党课的“说教味”,打造“有味道”的课堂。建议根据党员类别和培训内容,根据需要邀请会讲“基层话”的专家学者和会讲“地方话”、经历过社会变迁的党员模范,组成一批讲解员“量身定做”,深入基层和一线,使党课既有乡土味,又有清新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国资国企系统新时代沉浸式、攻心式党员教育方式问题研究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