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服务业是适应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对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掌握全县服务业发展现状,推动我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我局组织人员深入乡镇、园区、相关部门和企业,对全县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县服务业发展现状
服务业又称第三产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是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经过不断整合发展升级,我县服务业日趋合理,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全县服务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务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县产业调整步伐加快,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服务业发展迅速,对GDP的贡献率也逐年提高。2022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9.5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3.9%,比2018年增加11.56亿元,年均增长5.4%。从增速来看,将从2019年的2.4%提高到2022年的7.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44.9%。今年以来,服务业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上半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4.53亿元,同比增长7.5%,高于GDP增速0.6个百分点,拉动全县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第一、第二产业3.7和3.1个百分点。
(二)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从服务业增加值行业构成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73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5.5%;批发零售业增加值6.83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3.8%;金融业增加值7.15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4.4%;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3.8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7.7%;住宿餐饮业增加值1.12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2.3%;在其他服务业中,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16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6.5%,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8.6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37.5%。从服务业来看,其他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54%,在第三产业中占比最大。说明我县第三产业是以批发零售等传统产业和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为主的结构体系。文化、体育和娱乐、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房地产、住宿和餐饮等前景广阔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小。
(3)服务业就业规模继续扩大。随着我县人口结构的变化,企业数量大幅增加,服务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蓄水池。截至2022年底,全县服务业从业人员4.8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36.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1.2万人,占服务业从业人员的23.9%;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从业人员5000人,占服务业从业人员的10.9%;社会服务业从业人员4000人,占服务业从业人员的8.4%;教育、文化、艺术、广播电影行业从业人员4000人,占服务业从业人员的8.2%;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从业人员4000人,占服务业从业人员的7.9%;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行业从业人员2000人,占服务业从业人员的4.7%;金融保险业从业人员0.600人,占服务业从业人员的1.2%;房地产业从业人员0.05万人,占服务业从业人员的1.1%。
(4)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丝绸之路旅游线路持续升温,我县文化旅游发展迅速,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动能。全县有3个国家3A级景区和1个国家2A级景区,“南李赣、北荣盛、中武当”的旅游格局基本形成。车路沟石林景区、南坝滑雪场、毛不拉灯城已建成运营,汉明历史文化长廊、南坝花果山乡村特色旅游示范基地、何家湾百年核桃园等乡村旅游点建设初见成效。2022年底,全县接待游客169.7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64亿元;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179.23万人次,同比增长69.12%;旅游综合收入达到8.61亿元,同比增长63.67%。
(5)新兴产业不断涌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服务业在发展的同时,发展领域也逐渐向房地产、咨询服务、广告、社会服务、电子商务、仓储物流、文化旅游、特色餐饮、民办教育等新业态拓展。,为各行业发展的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其中,2022年,全县住宿餐饮业增加值1.12亿元,比2018年年均增长2.2%。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3.8亿元,较2018年年均增长2.7%。
二、当前我县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业规模小,竞争实力不强。近年来,虽然我县服务业发展良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但大多规模小、基础薄弱、市场竞争力弱。2018年以来,因企业关闭、规模不达标等原因退出报告的服务企业有37家。目前,全县46个受监管(限)服务业缺少龙头企业和有动力的大企业,行业代表性不足。同时,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制约,难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
(二)服务业结构不佳,发展动力不足。在服务业内部结构中,传统消费性服务业仍占主导地位,新兴产业比重较低,对社会的贡献率不高。从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来看,各行业比重不平衡。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分别达到了5.5%、13.8%和7.7%。此外,从全县46个大型服务业行业分布来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房地产三大行业有41家,占89.1%;其余5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集中在交通运输、仓储物流行业。总体来看,服务业结构不够优化,缺乏新兴服务业经济增长点,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三)服务专业人才的缺乏制约了快速发展。人才是服务业发展的关键。长期以来,受县域经济条件的影响,我县服务业企业从业人员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和城镇失业人员为主,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同时,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也面临着县里缺乏高校支持,难以留住外来人才的困境。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跟不上发展需要,表现在物流管理、旅游管理、信息服务、创意设计、商业管理等高端服务人才缺乏。
三、加快县域服务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高屋建瓴,充分认识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性。要把县域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转型升级的“助推器”来认识、规划和发展。立足我县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找准发展方向,突出发展重点,培育新兴服务业与提升传统服务业并重,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优化生活性服务业并举,做强企业,共同发展,全面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提质、增效。
(2)加强产业整合,大力发展服务业,培育新的增长点。围绕把服务业打造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的目标,以旅游、居民服务、物流、电子商务、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就业增长的重要渠道、税收增长的重要来源。一方面,要加强服务业与产业融合,积极融入产业经济转型升级进程,多环节、多层次、全方位整合R&D设计、仓储物流、融资租赁、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不断丰富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模式,努力提升服务业与产业协同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加快建设和完善以产销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冷链物流服务等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农产品销售难、农民增产不增收等问题为导向。推动旅游与养老、民俗、历史文化深度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乡村旅游、休闲旅游,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深化“宜养宜游、快乐X”品牌,不断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
(三)加强人才培养,全面增强服务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制定政策,多渠道引进物流、旅游、商贸流通、文化传媒、休闲娱乐等领域急需的高层次规划管理人才,形成与现代服务体系相适应的人才结构。要加快专业人才培养,通过在职培训和学习,大力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有进取心、能吃苦耐劳的服务业骨干,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要完善奖励机制,对培养和引进人才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奖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县服务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