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写作网101写作网101写作网

关于推进党校中青班理论指导新模式的调研与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校以党命名,强调党校工作的重点必须是抓好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结合公司党校干部培训实际,紧紧围绕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通过在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设立理论班主任,指定专人负责用理论指导相关工作,积极探索理论指导新模式在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中的应用实践。

一、理论指导在中青班教学实践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年班是党校培养输送优秀年轻干部的重要班次。多年来,党校高度重视中青年班的教学培训工作,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法、加强组织管理,强化培训质量和效果。理论指导新模式是将原有教学环节中的选题、结构化讨论、撰写理论成果、背诵等纳入理论指导范畴,设立理论班主任,设计培训过程中从培训前到深入教学活动各环节的课题和流程,组织各环节完成理论指导,从而实现全程跟踪教学和组织管理。

(一)理论指导有助于学生巩固和转化理论学习成果。

中年班是党校主要班级中培训时间最长的。在为期三个月的培训过程中,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方式,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习xx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基本理论、党性教育、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这意味着学生要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用高强度的理论武装自己,理论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论学习的深度,延长理论学习的时长,从简单短暂的课堂学习走向日常深入的理论思考,促进和推动学生理论学习成果的强化和转化。

(二)理论指导有利于学生理论学习成果的应用和实践。

中青班学生是企业优秀年轻干部的代表,他们大多在各单位、各部门的职能部门担任重要职务。他们的工作涉及党组织、行政管理、运输业务等各个方面。他们进行理论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强化理论知识,更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理论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通过聚焦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和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研究,真正掌握如何用理论学习成果武装头脑、指导行动,从而促进学生理论学习成果的应用和实践。

二、中青班教学实践中理论指导的内容和特点

事实上,理论指导的许多环节在党校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应用了很长时间,但将这些环节串联起来,安排理论班主任负责,还是一种新的尝试。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虽然中年班运用的理论指导环节是最全面的,理论指导的频率也是最高的,但原有的零散理论指导容易造成缺乏突出环节、一脉相承缺乏线索衔接等问题,难以造成综合效应和连带效应。而新的理论指导模式可以有效避免这一弊端,将这些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实现思考、理解和学习。

(一)理论指导的内容

理论指导是紧紧围绕培训对象的需求,结合培训的主要内容,由理论班主任设计主题讨论、结构化讨论、理论文章写作、背诵测试等理论指导环节,并在后续培训过程中,通过与培训班主任和教学指导老师的交流,完成理论指导的教学实践。具体来说,在不同的环节,理论指导的实践各有特点。在话题讨论中,理论课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话题,并根据当前理论学习成果,定期组织授课教师和学员进行不同话题、不同学生群体的交流分享;在结构化讨论环节,理论班主任要组织“催化剂”,根据学员入校前提出的“两带”问题和围绕集团公司重点工作提出的讨论命题,引导学员分组完成讨论,形成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报告;理论课老师在撰写理论文章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和思考的写作主题,并组织论文指导老师进行分析和指导;在背诵测试中,理论课教师要紧密结合党的经典著作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精选背诵文章,组织学生加强记忆,定期完成考试和测试。

(二)理论指导的特点

理论指导的突出特点在于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因此要实现指导的有效性,必须把握理论指导的特点,注重指导的对象、内容和目的。

1.理论指导是基于学生的需求。学生是教学和训练的对象和主体,教师是教学和训练的主导。要想发挥理论指导的作用,就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方向性地引导他们解疑释惑,从而加强理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理论指导以干部培训为基础。中年班是党校承担干部培训的一个重要转变。要想发挥理论指导的作用,就必须掌握学员对理论指导的反馈,在理论指导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深刻总结将理论指导运用于中年班教学实践的利弊,不断探索深化理论学习成果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理论指导的实施方案,以便更好地运用于党校干部培训。

3.理论指导以企业发展为基础。干部培训的目的是通过精准培训,为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集团公司首善局建设和铁路高质量发展。要想发挥理论指导的作用,就必须紧密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引导学生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充分发挥理论学习成果的实用价值。

三、理论指导在中青班教学实际应用中的成就与不足

为了真正了解和掌握理论指导在中年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我在担任中年班理论班主任期间,向学员发放了调查问卷,旨在真实了解他们对理论指导的理解和看法,征求他们对改进和加强理论指导的建议和意见。共发放问卷83份,收到有效回答77份。通过对这些问卷的分析,进一步总结了理论指导在中青班教学实践中的成就和不足。一般来说,各方面的理论指导主要分为三类,即讨论、写作和背诵。研讨会主要包括专题研讨会和结构化研讨会;写作主要是指理论成果的写作,包括专题论文和学习心得。为了更好地分析理论指导的成就和不足,以下主要分为三类。

(一)理论指导在中青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成果

1.Seminar理论指导有助于学生拓展理论学习的深度。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主要总结出以下两个表现。首先,研究的目的和效果是一致的。对于话题讨论,在“你认为话题讨论的主题如何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的问题中,有41位同学选择了“非常接近”,32位同学选择了“相对接近”,占总数的95%;在“你认为话题讨论对于理论学习的意义是什么?”,42名学生认为有助于加强理论学习成果,57名学生选择它在讨论中相互学习,37名学生选择它在讨论中帮助解惑解惑。同样,对于结构化研讨课,在“您对结构化研讨课的过程是否满意”这一问题中,38名学生选择“非常满意”,32名学生选择“相对满意”,占总数的91%;在“你对结构化研讨课指导实际工作的效果满意吗?”,28名学生选择“非常满意”,41名学生选择“比较满意”,占总数的90%。可以看出,无论是话题讨论的主题设置,还是结构化讨论的过程设置,都紧密贴合了教学训练和实际工作,讨论的最终效果也符合学生的需求,达到了讨论目的和效果的一致性。二是实现研讨指导的作用和价值。在“如何看待话题讨论导师在讨论过程中的作用”这一问题中,18位同学选择了“非常重要”,31位同学选择了“相对重要”,占总数的64%;在“如何看待结构化讨论中指导者(催化剂)的作用”问题中,38人选择“非常重要”,26人选择“相对重要”,占总数的83%。虽然在不同的研讨课中,导师的指导方式和参与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学生普遍认可研讨课指导的作用和价值。

2.写作理论指导有助于学生提高论文质量。问卷显示,41名学生选择“非常重要”,24名学生选择“相对重要”,占总数的84%。在“你希望老师如何更好地指导论文写作?”,45人选择建立指导论文写作的渠道,47人选择添加指导论文写作的链接。可以看出,在撰写理论成果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深度指导需求较高,对教师对论文反馈的指导高度认可,认为这是提高论文质量的有力保障。

3.背诵理论指导有助于学生拓展理论学习的宽度。在“你对训练时背诵文章的选择是否满意”问卷中,35名学生选择“非常满意”,32名学生选择“相对满意”,占总数的87%;在“你认为背诵对理论学习意味着什么”的问题中,有37人选择了“非常重要”,30人选择了“相对重要”,占总数的87%。可以看出,学生对背诵文章和理论学习相结合是认可的,背诵对课后理论学习的延伸也有重要作用。

(二)中年班教学实践缺乏理论指导

1.研讨会的理论指导需要进一步优化。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本文主要总结了以下两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一,研究课题需要优化。在“你认为研讨会可以增加哪些话题”的问题中,有47位同学选择了企业管理,33位同学选择了技术业务,分别占61%和43%。在“你认为结构化研讨课可以增加哪些话题”的问题中,49人选择了企业管理,31人选择了技术业务,分别占64%和40%。不难看出,学员们对企业管理和技术业务讲座的需求很大,我们需要对讲座的主题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从而更好地满足和满足学员们的需求。第二,讨论组需要优化。在多次研讨会分组实践中,采用了多种分组安排,包括子系统研讨会、分区域研讨会、随机组合研讨会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你认为主题研讨课哪种分组形式更有效”的问题中,49名同学选择了分系统研讨课,17名同学选择了随机研讨课。在“你认为结构化讨论的哪种分组形式更有效”的问题中,54名学生选择了系统讨论,10名学生选择了随机讨论。可以看出,学生更倾向于系统地组织研讨会,应该以此为重点,但也有一些对随机研讨会的需求,可以合理照顾。2.写作的理论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你写论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哪里?”,10名学生选择查找资料不方便,57名学生选择写作时间不足,38名学生选择理论与实践难以结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更合理地调整论文写作的时间计划和安排,更充分地指导论文写作,更方便地安排图书借阅和参考。

3.背诵理论的指导需要进一步细化。在“你认为哪种背诵考试方式更科学”的问题中,23名学生选择了个人背诵,6名学生选择了集体背诵,44名学生选择了试卷。在几次背诵测试的过程中,为了找到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检查方法,我们也尝试了多种测试方法。从调查数据来看,学生普遍赞同个别的、可验证的检查,我们需要进一步细化测试方案,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四。关于理论指导在中年班教学实践中应用的思考与总结为了理论指导新模式在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中的整体应用,还通过问卷中的相关问题征求学员的意见。据此,我对进一步的理论指导做了如下思考和总结。

(一)研讨会的理论指导应更加合理有效。

在“请对以下理论指导方法对促进理论素养的作用进行排序”的问卷中,专题讨论排在第一位,结构化讨论排在第三位,而在“请对以下理论指导方法对促进实际工作的作用进行排序”的问题中,专题讨论排在第一位,结构化讨论排在第二位。根据seminar理论指导在中年班教学中应用的反馈,进一步明确了这种指导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同时也发现了需要改进和加强的问题和不足。比如在讨论话题和小组的设置上,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他们更多的选择。通过前期调查可以提前掌握参与者的研究需求,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研讨会等方式及时灵活掌握参与者对研究的看法和想法。在培训过程中,对研究的选题和分组进行更细致的组织设计,实现理论指导方法和内容的高度融合,增强理论指导对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写作理论指导要更加顺畅高效。

在“请对以下有助于提高理论素养的理论指导方式进行排序”问卷中,论文写作排在第二位,而在“请对以下有助于促进实际工作的理论指导方式进行排序”问题中,论文写作排在第三位。根据写作理论指导在中年班教学中应用的反馈,进一步明确了这种指导的必要性和实践价值,也了解了学生在论文写作中的难点,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的。一方面,要加强预期管理,完成总体引导。训练开始后,要尽快给学员提供短文写作、构思等常识和技术指导;另一方面,也要加强过程管理,及时给予专项指导。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可以畅通学生与论文导师的沟通渠道。例如,写作理论指导的目的和有效性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和随机提问或安排定期导师进行指导来增强。

(三)背诵理论指导应该更加准确和客观。

在所有的理论指导环节中,背诵看似只占很小的比重,却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和重视,对他们来说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虽然在学生背诵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别字、漏字的情况,但为了保证学习和考核的严肃性,教师一定要严格,不忽略细节,不敷衍了事,从学生的准确性、流畅性、背诵时间等方面进行准确客观的考核,维护考核的严肃性。

(四)理论指导评估标准应该更加统一。

虽然在研讨、写作、背诵的理论指导中有明确的考核标准,但在具体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人和结果的不确定性,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尤其是在同一类别、同一主题的不同导师的考核评价中,也可能产生明显的不一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避免学生之间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我们应该尽量在同一个类别中统一标准,尤其是在同一个主题的评价中。比如针对导师的考核,我们会召开一个说明会,选出最好的成绩作为参考,尽量保证考核标准趋于一致。

(E)应更全面地建立理论指导联系。

为了了解目前的理论指导环节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问卷还设置了“你认为理论指导可以增加哪些环节和项目”的问题47名学生选择初步研究,36名学生选择课堂互动,43名学生选择课后回答,41名学生选择师生交流。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除了专业的理论指导,在日常的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学生对理论学习成果的及时接受和困惑的及时解决有很高的需求。因此,只有把日常的、周期性的理论指导和随机的、固定的理论指导结合起来,才能保证理论指导的全面性和全面性。

理论指导新模式在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中的应用,有效满足了党校培养年轻干部的需求,为提高培训质量增添了新起点。但客观地说,目前理论指导的方案有待改进,理论指导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应充分发挥优势和不足,充分发挥理论指导作用,助力党校教学实现高质量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关于推进党校中青班理论指导新模式的调研与思考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