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写作网101写作网101写作网

关于全力推进“基层减负”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做好基层服务群众工作,鼓励干部主动沉入群众开展工作,积极为基层建言献策,广泛听取意见,合理设置考评办法,为基层排忧解难,让基层工作更有效率,让基层干部更有干劲,充分发挥“最后一公里”服务功能,特开展本次调查。

第一,基层现状

(1)基层干部年龄结构基本合理,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在走访了20个地方的200名农村干部中,60%的基层干部年龄在50岁以下。被调查的干部中,本科学历的占5%,大专学历的占15%,高中学历的占30%,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50%。干部的文化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政策的理解和工作能力,使他们难以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农村的政策法规,工作中难免出现失误和偏差。

(二)队伍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据调查,受访的基层干部80%是党员,中共党员,政治素质相对较好。农村干部大多工作年限较长,60%的被调查干部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长期的基层工作使他们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工作经验,熟悉基层工作,了解基层政策和法律法规,为基层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治安良好,民族关系和谐。在200人的调查中,60%的人认为当地治安状况良好,犯罪和违法事件较少。30%的人认为社会治安状况一般,只有10%的人认为社会治安状况不好,偶尔有犯罪事件发生。有70%的基层干部认为各族群众关系融洽,团结良好;25%的基层干部认为矛盾少;只有5%的基层干部认为矛盾冲突时有发生。

二、原因分析

(A)工作环境变得更加复杂。随着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农业、农村、农民事业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基层干部面临的工作环境更加复杂。一是任务重。加快城镇化、乡村振兴、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任务,都要靠基层干部落实,压力不言而喻。第二,高压和错位的体制堵住了干部的压力。一些地区要求负重爬坡、转型跨越、赶超发展,造成了一些领导干部被过度压缩空和层层打压,超出了基层干部的承受能力。比如有的地方要求基层干部“五加二,白加黑”,联系方式24小时公开。没有白天黑夜,没有周六周日,没有法定节假日,疲惫的神经时刻紧绷着,导致基层干部疲惫不堪,苦不堪言。

(B)区域经济和政治条件的影响。在经济发达地区,干部被赋予了更多磨炼自己、开拓视野的机会,而在相对贫困地区,工作环境差、经济社会发展慢、政治人文环境差等因素客观上制约了干部专业技能和个人才能的发展。再加上各种体制机制不完备,导致很多干部缺乏创业动力,心理出现偏差,情绪低落,积极性降低。问卷调查显示,80%以上的乡镇和街道基层干部认为“地区经济政治形势”是影响基层干部精神压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3)培训、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少。据调查,一年接受培训学习的次数,镇街基层干部大多反映通常不到X次,可见基层干部培训工作薄弱。

第三,一些建议

习近平同志指出,关心爱护基层干部,切实解决责任重、压力大的问题,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重要环节。加强顶层设计,采取多种措施,减轻基层干部不合理的压力负担,进一步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创造服务群众的良好环境。一方面,优化考核方式。紧密结合实际,减少考核内容,创新考核方法,改变“一堆材料,一堵制度墙”的考核方式,提高考核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慎用“一票否决”。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改变以信访数量为主要指标的考核方式,在乡镇、街道信访考核中区分信访性质,突出重点信访维稳控制和应由其负责的源头矛盾信访。

(2)规范权责清单,完善基层权责体系。一是探索建立权力清单。有关部门要以依法用权、依法行政为重点,按照简政放权、权责一致的原则,制定扩大乡镇政府服务管理权限、强化服务职能的具体措施。二是规范责任清单。尽快制定责任清单,划定责任边界,规范责任事项,明确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清单之外的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事项的责任。三是进一步完善协调合作机制。探索建立乡镇、街道与上级部门的合作机制,加强管理协调。

(三)完善保障激励机制,改善基层干部生活条件。首先是加强金融安全。规范镇街基本财力保障方式,科学测算基本支出综合定额标准,加强对基层政府的转移支付,以基层服务人数为参考,加强对财政困难镇街的财力支持,解决“办事没钱”问题;对镇街历史遗留的债务,要专题研究,制定政策,逐步化解;进一步降低惠民政策和项目所需乡镇、街道资金的配套比例,缓解惠民项目造成的财政压力,防止产生新的政府债务。二是提高补贴标准。建议省级层面出台制度规范,进一步提高乡镇补助标准和每年增加额度;允许镇街根据岗位差异合理发放加班费、伙食补助、体检费等一定的生活补助;探索实行乡镇、街道绩效奖,按岗付酬、按绩效付酬,使同级干部收入高于县级部门干部,增强乡镇工作吸引力。三是完善车改配套政策。建议对乡镇、街道用车情况进行摸底调查,适当增加乡镇、街道公车编制,支持地方政府提高公务交通补贴总体比例,根据乡镇、街道基层工作人员实际承担的工作岗位核定补贴标准;尽快出台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尽快落实事业单位公车补贴。

(4)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拓宽基层干部发展空。一是完善镇街公务员考试录用政策。建议增加镇街公务员数量,设置城镇规划、社会管理、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专业人员比例,改善干部“青黄不接”、专业人员缺乏的状况,优化干部结构;严格执行最低服务年限,严格控制上级单位借调乡镇、街道公务员,保持干部队伍稳定。允许涉农街道享受乡镇同等人事政策,设置一定比例的科级非领导职务。二是破解事业干部身份限制。鉴于企业干部数量主体多、构成复杂,建议按照循序渐进、统筹安排、分类解决的思路,逐步打破企业与行政之间的壁垒,缓解“企业身份人员一提拔就见天花板”的问题。加大实施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力度,允许各地根据乡镇和街道人员构成实际,合理配置行政和事业领导职数。三是增加乡镇和街道干部交流。建立健全干部交流使用机制,让年龄大了、在边远乡镇有大贡献的干部有机会到县直单位或县周边乡镇工作;鼓励县级直属单位和县域周边乡镇年轻干部到边远乡镇锻炼,提高能力。

(5)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调动基层干部积极性。一是树立“敢于对负责人负责,对负责人负责”的鲜明导向。二是明确界定容错免责的具体范围。只要符合遵守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职责、出于公共利益、主动避免危害等容错免责条件,就应当依照有关规定从轻处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关于全力推进“基层减负”情况的调研报告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