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
根据您的指示,10月10日至19日,由县重建办牵头,组织县委政研室、县政府研究室以及县教育局、卫生局、文体局、广电局、民政局、老龄办的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共同组成两个调研组,由县委办、县政府办副主任带队,随机抽取20个镇、14个不同类型的县级部门,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信息
(一)全县灾后重建总体情况
截至9月底,全县共规划灾后重建项目4205个(不含城乡住房),总投资109.61亿元,其中开工4197个,竣工4109个,完成率97.7%,完成投资87.88亿元。在建项目80个,未开工项目8个。
(二)全县公共服务设施灾后重建进展情况。
截至9月底,全县共规划公共设施改造项目1928个,总投资96.74亿元,其中已开工1925个,竣工1885个,竣工率97.9%。1756个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191个项目未投入使用,98个项目在建,9个项目未开工。具体情况是,涉及教育的189个学校项目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涉及88个医疗卫生项目,其中67个医院和19个计划生育服务站已建成投入使用,县人民医院内科大楼和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尚未投入使用。文化体育项目225个,其中乡镇文化站69个,图书发行网点61个,公共报刊阅读专栏99个,公共体育设施项目2个,铜川豆豉博物馆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县文化馆、图书馆、体育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等5个项目正在建设中。涉及广播电视项目91个,其中8个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分别是县广播电视基础设施恢复重建项目、县广播电视发射台灾后重建项目、有线电视网络设施设备恢复重建项目、有线电视前端设施设备恢复重建项目、广播电视村村通设施设备恢复重建项目、乡镇广播电视台设施设备恢复重建项目、县流动电影放映机恢复重建项目和县流动电影放映机恢复重建项目;有29个项目正在建设中,特别是1个县电影院和22个乡镇电影院。就业和社会保障项目146个,其中92个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82个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91个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未投入使用。民政项目1048个,其中990个村(居)委会和21个养老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27个养老项目未投入使用。涉及宏达公司的项目有98个,其中90个乡镇办公楼及回旋室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而芦溪镇办公楼、人大、CPPCC、党校等4个主体项目尚未投入使用,马劳乡镇办公楼及回旋室、官桥镇回旋室、县政府大楼、付斌路等4个项目正在建设中。老年项目44个,其中41个老年活动中心未投入使用,9个在建。公安项目70个,其中49个乡镇派出所改造项目和17个维修加固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4个乡镇派出所项目已竣工但未投入使用,9个乡镇派出所项目在建,9个未开工项目分别为禁毒大队、铜川派出所和刑警三中队。涉及司法项目49个,其中26个乡镇司法所已建成投入使用,29个主体已建成但未投入使用。
(三)灾后重建公共服务设施管理和运营的总体情况。
目前,全县各公共设施主管部门已根据省市总体要求,结合行业特点,基本制定了本行业、本系统的管理办法。改造后的公共设施基本运行良好。总的来说,一些整合较好、项目集中的乡镇公共设施运营管理较好,在人员、资金等方面大大节约了管理成本;乡镇政府办公楼、学校、乡镇卫生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等。都是运营良好,基本没有闲置的情况;乡镇广播站、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敬老院、老年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已建成但未投入使用,由于资金缺口大、运行经费紧张、配套设施不完善、配套设施不齐全、缺乏专职管理人员、无法落实门卫等原因,利用率低、功能不明显。
二、主要问题
(1)进步。全县灾后重建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但仍有部分项目因项目选址、征地拆迁、资金缺口、工程转包、分包等原因严重滞后,完成投资比例低、预计完工时间过长。一是部分项目主体工程进展缓慢,至今未完工。如马劳乡灾后重建办公及周转房项目、官桥镇周转房项目、政府大楼项目、宏达公司所属的付斌路景观大道项目;由老龄办主管的石安镇、下新乡镇、中台镇老年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广电局主管的新路镇、鲁班镇、官桥镇、石安镇电影院建设项目。二是极少数项目因项目选址、征地拆迁等原因尚未开工。如缉毒大队办公楼改造工程、刑警大队三中队办公楼改造工程、公安局所属铜川派出所办公楼改造工程等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血站搬迁未结束,无法进场施工。三是部分工程因设计变更、设计遗漏或工程量增加等原因,附属工程仍未完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使用效果。比如民政系统的养老院附属设施,教育系统的一些学校附属设施。
(2)资金的问题。一是建设资金缺口大。由于征地拆迁、青苗补偿、地质勘探等前期费用,以及未纳入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的部分附属设施和配套设施,以及设计疏漏、工程量增加等导致的成本增加,全县灾后重建公共设施项目资金缺口达28669万元(未扣除试减金额)。其中:教育部门2亿元;卫生部门9291万元;文体部门129万元;广播电视部1515万元;民政部门1021万元;养老办951万元;宏达公司2429万元。目前项目拖欠工程款,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无法按合同支付工程款,社会稳定压力增大空前。比如教育系统已经完成了76所学校的审计,需要向建筑公司支付9000万元,其余119所学校也将陆续完成审计。如果不及时支付,又没有更好的还款计划,很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二是运维成本高。改建后的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先进,功能更加齐全,管理、运营和维护费用相应增加。如:抽水马桶和现代化设备,导致公用事业大幅增加。教育局介绍,乐安镇一所初中以前一年水电费要几千元,现在一个月要一万多元。乡镇卫生院三楼以上必须安装电梯,导致电费大幅增加;以及电器设备的维护等等。第三,运营费用少。部分乡镇的社区文体活动中心、村文体活动室、电影院、广播站等公共设施因运行经费不足或资金紧张而闲置或利用率低。乡镇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药品零加成销售,公共卫生和基本药物专项资金分配率低。此外,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经常性收支补贴没有纳入财政预算,这使得它的运作非常困难。村级组织办公经费4500元/年,扣除报刊杂志订阅、设施运维、值班等费用后所剩无几。除69所农村敬老院正式招聘的80名管理服务人员外,暂无管理人员经费。全县只有8所敬老院有生产性土地和房屋发展医院经济,其余没有创收条件。据县财政局测算,我县每年公共服务项目维护管理费用约为9080万元。目前县财政无力全额预算资金,缺口约5200万元。
(3)人事问题。第一,人员编制少。灾后重建完成后,随着设施档次和运营标准的提高,管理人员数量不足和水平缺陷的问题逐渐显现。乡镇敬老院、老年活动中心、文化站、电影院、村卫生室普遍存在有岗位、无人员或缺人员的问题。比如,目前全县62个乡镇文化站没有专职站长,几乎都由乡镇领导或一般工作人员兼任,很难真正发挥作用。因为缺乏管理和服务人员,加上围栏等附属设施的不完善,一些购买的设备不敢配送到乡镇,一些配送到乡镇的设备不敢安装,一些安装好的设备成了摆设。第二,缺乏专业人才。部分乡镇卫生院缺乏技术骨干和医疗设备操作人员,个别医疗设备无法充分发挥使用效能。重建后,大部分学校建有专门的舞蹈室、音乐室等功能室,但缺乏专业的音乐舞蹈教师;建了学生宿舍楼,但缺少专职生活指导老师。全县应有870个村卫生室,只有685个村有村医,只有479个村级活动阵地提供医疗服务。第三,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一些干部职工的素质不能完全满足先进设施设备的需要,不能充分发挥设施设备的作用。
(4)体制问题。该县部分灾后重建公共设施产权、经营权、使用权不明晰,造成了使用和管理上的混乱。比如乡镇广播电视台、电影院的业主是乡镇,设施设备由县广电部门通过政府统一采购来实施。乡镇广电人员归县广电部门管,政府没有明确乡镇电影院的管理职责,项目建设难以推进。一些项目,如文化站、老年活动中心、电影院等。,最初由乡镇管理,但资金由县级部门控制。资金申请环节多,容易造成人力物力的损失,公共设施利用率低。一些公共设施没有明确“属地管理”,乡镇不敢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整合有效利用。
三、对策和建议
(1)加快工程进度。县住建局、发改局、监察局、工程监督局等部门要加大对进度滞后项目的监督考核力度,督促业主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顺方向安排工序,逆方向安排工期,在注重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尽快建成投入使用。对于因转包、层层分包等因素造成的烂尾工程,由县扩围监管领导小组(设在纪委)牵头,组织县住建局、工程监督局、财政局、审计局等相关部门进行清查处理,督促中标公司履行合同,必要时采取法律措施。对于一些缺失的、必要的附属设施,由县发改局、住建局、重建办组织专家组进行实地核查论证,然后尽快组织完善。
(2)努力筹集资金。首先是加强打击力度。各部门继续加大力度争取项目资金,千方百计弥补资金缺口;县财政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财政向灾区转移资金。二是整体调整省钱。在加快项目审核的同时,各业主要再次向县财政部门如实申报资金缺口,县里将组织专门小组进行核实,以摸清全县重建资金缺口和资金存量相对准确的数据。研究出台了《我县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结余资金管理办法》,统筹用好县域重建结余资金,用于急需的配套项目和缺口较大的项目。对资金缺口较大、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教育等部门,要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支付(还款)方案,并报县委、政府研究。三是实行分类管理。区分公共服务项目的“纯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性质,坚持统筹协调,由县财政统筹安排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维护和管理所需资金;能够实行市场化运作的,要创造条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支持和鼓励其实行市场化运作。乡镇文化站、老年活动中心、敬老院、电影院等公益性设施要按照“明晰所有权、搞活经营权、强化监管权”的原则,整合资源,综合利用,一室多用,一房多用,提高设施利用率,防止闲置;实行科学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养人。同时,通过设立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方式,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设施的管理、运营和维护。四是降低运营成本。整合一些相互关联的公共服务设施,统筹使用运维资金和管理人员。一些有条件的乡镇可以将文化站、电影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委托给所辖学校或广播电视台,最大限度利用资源,精简运维。
(3)加强团队建设。首先是加强人才培养。要充分发挥现有干部的作用,统筹使用,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增强服务能力。二是加强专业人才的招聘。加大向上争取的政策力度,在管理人员核定编制限额内,通过公开招聘、引进等方式选拔和充实人员,改善管理人员结构,想方设法管住、留住人才,延长使用寿命。对于无编制、无人员而又不得不发挥公益作用的,也可以通过聘请临时员工、协管员等方式购买服务,据实解决。第三,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和教师的积极作用。据统计,全县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有500多人,乡镇有200多人,平均每个乡镇9人。可鼓励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或退休教师担任公共服务设施兼职管理人员,每月可适当给予一定补贴。四是统筹村(居)和社区的管理力量。分散在各村的公共服务设施由当地村干部兼职管理;位于城镇的公共服务设施由当地社区干部兼职管理。
(4)理顺体制机制。在保持资产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统筹调整用途,坚持“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实行“属地管理、行业引导、项目支持、市场调节”,建立健全公共设施改建机制和体制,营造全社会共同加强公益性设施改建管理的良好氛围。由县SASAC牵头,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我县实际(包括灾后重建形成的国有资产),进一步完善我县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县公共设施管理的通知》,规范公共设施的管理和保护,确保使用效益最大化。
如何加强灾后重建公共服务设施的管理、运营和维护,是目前所有灾区面临的共同问题,各省市也没有具体规范的操作办法。建议我县在不同类型的乡镇开展前期试点,在人员、资金、管理、运营模式等方面探索总结成熟的经验和做法,然后向全县广泛推广。具体工作要由县重建办牵头。
特此报告,请指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关于灾后重建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