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写作网101写作网101写作网

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妨“多管齐下”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解决“有钱办事”的基本途径,是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和有效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目标的顺利实现。为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解决我镇村级集体经济“弱”问题,有效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按照省、市、县“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安排,镇dangwei成立了专题调查组,下沉村社区开展调研,组织召开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座谈会,深入分析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发展现状

我镇地处某县西北边陲,与三个县(区)接壤,距离某县49公里,统筹城乡核心区,距离环城高速某出口仅3分钟车程。该镇面积69.3平方公里。辖23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18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941人,12965户,其中农业人口29819人。近年来,村级党组织抓住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通过土地流转和产业发展,有效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如某村探索“土地流转+服务付费”、“折股参与+分红付费”、“摊位租赁+管理付费”三种模式,壮大集体经济。2022年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今年有望突破20万元。其余22个村的年集体收入都在万元以下。“有人办事没钱”已经成为制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二、主要问题

(一)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利用率不高。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级沟渠、池塘、集体土地、房屋建设日益增多,很多资产被承包。但是,在承包和租赁过程中,存在着手续不规范、手续不全、承包费支付方式不合理等现象。比如有的村承包期限过长,一包就是30到30年,承包费也没有动态调整。几十年的合同款一次性收完,“花钱买粮”现象普遍。部分村集体土地管理和使用不到位,没有建立严格的集体土地管理制度。比如李家祠村集体土地管理不规范,集体土地由村民出租,但近几年没有收取租金。一些村庄投资建设了房地产(如学校、工厂等。),而且产权不清,没有及时登记。比如碾子湾村的旧厂房产权有争议。

(2)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单一。我们镇有23个村和1个社区,只有一个村集体拥有经营收益,并与公司签订了土地流转管理协议。对流转的2200亩土地,公司每年按村里每亩50元缴纳土地流转服务费,并以分红入股集体土地,参与店面管理和停车管理,收取适当费用。其他村的土地流转都是每亩50元左右的一次性流转服务费,或者在产业发展(水稻制种、油菜制种、优质水稻种植)过程中获得少量企业奖金,村集体不再有自己的经营收入。

(3)落后的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一方面,村“两委”主要领导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影响了村集体组织的决策能力。他们大多只关心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考虑,更谈不上勇气和魄力;另一方面,一些村干部缺乏创新精神,固步自封,对资产特别是闲置流动资产采取对外投资、入股、租赁等管理方式。但由于农民小农意识的影响,畏手畏脚,原有观念不够成熟,因而多疑,难以说服群众,缺乏首创精神和敢于思考、敢于行动的勇气和魄力。

三。对策和建议

(1)盘活存量资产。可以将汤唯、办公楼、集体公共土地等闲置集体资产整合进入市场运作,以股份合作、使用权有偿转让、租赁等形式,兴办小型加工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发展,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整治,认真清查闲置的校舍、厂房、工业用地等资产和征地补偿款、集体预备费、滚存结余等闲置资金,通过承包、转租、拍卖、资产交换、连年还债或理财、投资入股等多种灵活方式增加集体收入。

(2)依托专业化组织发展增收。转变思维,创新工作方法,成立专业合作社、民间艺术团体、“一站式支付”服务点和综合服务中心等。,并为人们提供劳务信息、代理、设施维护、技能培训、法律咨询等各种微利的有偿服务。同时,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在条件成熟的村成立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劳务输出专业合作社等专业组织,由合作社整体承包租赁村集体的机动地,或由村集体交由合作社统一管理,负责劳务的投入和输出,“入组”“合作”,收取相应的服务费, 并每年按股参与专业组织的利润和利润分享,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3)抓好“三变”改革落实。按照“变资源为资产、变资本为股份、变村民为股东”的改革发展模式,把股份合作作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主要途径和主要方式,成立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联合资本、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形成规模化开发建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集体+农户”、“分公司+公司+农户”等多种组织形式,发展我镇的制种产业、蔬菜产业、藤椒产业、青梅产业、优质水稻种植、乡村旅游,促进各村特别是试点村(a村、胡大村、凉泉村、李家祠村)的村级集体经济。

(四)实施“大雁养殖工程”。把选优配强村级组织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的首要任务,从镇机关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到少数领导不力、战斗力不强的村当“第一书记”,带出一批先进村、示范村。按照“先给平台,后给位子,当好配角,再当主角,先挑担子,再给身份”的培养模式,大胆使用有想法、有经验、有魄力、有威望的“能人”。此外,还将采取“产业兴市选优”、工人企业家“引导回归”等措施,引导懂技术、有致富头脑的后备干部到村“两委”选举平台上来。结合明年(2024年)村“两委”班子换届情况,将“能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列入“两委”班子候选人主要条件,择优确定若干人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