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写作网101写作网101写作网

浅谈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开展以来,笔者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有关部门和单位汇报、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如何推进xx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示范区实施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xx镇的基本情况

全镇总面积14.5平方公里,镇域面积0.5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65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全区面积1522公顷,耕地面积548公顷,主要河流xx江,全长8.5公里,植被面积498公顷,森林面积465公顷。截至2022年底,全镇总人口9925人,其中农业人口8602人。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1419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6276万元,第二产业1909万元,第三产业6014万元。目前,全镇已种植水稻2805亩、油菜2907亩、玉米3480亩,粮食总播种面积1.16万亩。成立了6个藤椒合作社和2个蔬菜种植合作社,藤椒种植面积2000亩,蔬菜种植面积近800亩;沿河有300多亩花卉苗木、100多亩水果、10多个池塘和近100亩天然沙滩。

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

——整个区域在xx河水禽和湿地县级自然保护区内。该保护区也是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鳜鱼、黄颡鱼和中华倒刺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只能进行科学研究和观察活动。实验区可以从事科学实验、教学实习、参观游览、旅游、驯养繁殖珍稀野生动植物。

——生态城镇的发展定位已经确立。在2021年6月召开的xx镇第十四次党代会上,确定了创建生态镇的总体思路,明确了“努力建设美丽宜居生态xx”的目标。力争用五年时间实现: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小流域治理扎实推进,沿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全镇人居环境更加舒适,自然环境更加优美,集镇道路更加整洁有序,初步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生态环境改善初见成效。一是xx河沿岸沙场全面停工。镇上有四个非法加工的砂场。去年以来,xx镇采取“一岗两禁三查”措施,大力推进砂场整治工作。目前,砂场生产设施设备已全部拆除,砂石原料已基本处理完毕,正在进行土地复垦。第二,沿河的农场被完全关闭。去年8月至10月,xx镇关闭了禁止养殖区的2个养猪场和1个养鸽场,畜禽养殖对xx河的污染得到有效遏制。三是生活垃圾综合转运。今年,xx镇克服重重困难,在镇上建立了临时垃圾转运场,定期将生活垃圾转运到县垃圾处理厂,解决了多年来垃圾处理难的问题。四是污水处理厂全面开工。建成后,镇内生活污水可避免直接排放和对沿途水土的污染。

三、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问题

——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森林覆盖率不高,仅达到38%。而且低产低效次生林比例大,森林资源质量不高。发展和保护的矛盾很大。全镇农业人口占86.6%,可利用土地不足。人地矛盾突出,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干预不可避免。

——生态经济不发达。现代生态文明必须以先进生产力为基础。虽然xx镇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力度在加大,但认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水平不高,解决发展问题,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仍显不足。xx绿水青山并没有成为实际的金山银山。

——生态保护意识不强。一些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到位。多年来,在河漫滩上种植农作物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短时间内难以实现退耕还滩,水禽栖息地恢复缓慢。

-资金投入不足。自然保护区和农村生态环境整治项目涉及面广,但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相应配套资金跟不上,影响了生态环境整治工作的快速推进。

第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

-提供结合农业、文化和旅游的生态产品。xx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小镇能提供什么样的特色供给?通过研判,镇dangwei政府初步定位为“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建设生态休闲乡村小镇”。随着xx河自然保护区改造的深入,中国xx河的风景必将更加美丽,这是一种潜在的优良资源。另外,沿海6公里的水泥路,总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因此,xx小镇要避开西平和顾靖的同质化竞争,以“慢生活”和“解乡愁”为重点,做小而美、小而优、小而多样,走农、文、游、景、体验、立体流通相结合的道路。沿xx河布局健身走道、亲水景观、李梓源、牡丹园、苗木基地、休闲垂钓园、特色餐饮别墅、特色民宿,为小镇提供优质生态供给。

——发展特色林果业。坚持在自然保护区相关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发展产业、实施建设项目。按照保护区有关规定,在做好清产核资、机构设置、制度完善、管理清晰的基础上,大力引进花果种苗企业,努力建设种苗基地。适度对xx河两岸山坡地区低效林进行改造,为绿色基板增添新的色彩,营造画廊效应。

——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坚持走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的产业发展道路。巩固扩大现有农业产业规模,力争达到藤椒2500亩、花卉苗木水果1000亩、蔬菜1000亩,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同时,在河流两岸适宜区域,利用河流特有鱼类资源发展特色水产养殖。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多形式、多层次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群众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倡导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形成人人爱护、自觉维护环境的良好生活习惯,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生态经济建设的良好氛围,促进生态经济加快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浅谈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