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中秋节将至,各种月饼上市。人们喜欢在中秋节吃月饼,但是这个习俗是怎么兴起的呢?事实上,在我国历史上,关于月饼的起源有很多传说和记载。
第一,在民间传说中,关于月饼的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
1.起源于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奔月的女神思念后羿,于是在八月十五的月圆之夜,让丈夫把米线做成药丸,希望夫妻俩能在一起。
2.与宋代苏东坡有关。在宋朝,有一种饼干。吃了之后,苏东坡写了一首诗称赞:“饼如嚼月,有酥有甜。”人们称之为曲奇饼月饼,这可能是现在的苏式月饼的前身。
3.它起源于元末的农民起义。相传,早在元朝末年,为了反抗残暴的统治,人们互相赠送里面有纸条的糕点,约定在8月15日一起起义,推翻元朝的统治。从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惯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
第二,在官方记载中,关于月饼的起源说法不一:
1.月饼起源于唐朝军队朱杰的食物。在唐高祖时期,李靖将军征服了匈奴,那是八月的中秋节。吐鲁番人向唐朝赠送蛋糕庆祝他们的成功。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取出圆圆的饼,笑着对钟说:“你要用胡饼请蛤蟆”,然后把饼分给大臣们一起吃,就形成了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2.“月饼”一词,在南宋吴的《梦》一书中已有使用。可见当时已经有月饼这种食物了。
3.地方志的记载:如《四川纪事》记载了福州的习俗:中秋之夜,市民为月饼设香,鸣金鼓以达目的,共庆中秋。《湖南实录》记载了岳阳的风俗:中秋节摆酒席,备瓜饼赏月,让看到月光的人有福气。《广东纪事》记载了潮州的习俗:中秋之夜,妇女们献上瓜果糕点食品等供品,月亮升起时,她们轮流跪拜回去祭拜月母...
3.月饼在明清时期已经遍布全国。
到了明清时期,关于月饼的记载更多了。到了明代,中秋节吃月饼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当时,别出心裁的面包师将嫦娥奔月的故事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中秋节的必备食品。
到了清代,中秋节吃月饼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习俗,制作技艺也越来越高。阿清朝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介绍:“酥脆月饼,馅有松子、核桃、瓜子、冰糖、猪油,不甜不香、软不腻,非比寻常。”看来,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最迟在明清时期就已经遍布全国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月饼的传说(细说中秋月饼的来历与传说)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