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围绕“20强”学习宣传营造氛围。把学习贯彻市第二十次党代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xx xx网、xx xx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辟市第二十次党代会专栏,做好新闻宣传报道工作。xx xx县文化馆视频号创作的13部视频作品,宣传我县文化旅游、非遗传承、特色美食,被省文化和旅游厅“行走xx xx读懂中国”。
(2)“二十大”前后举行的活动丰富多彩。5月,我们成功举办了“四季村夜欢歌”农村文化活动年启动仪式暨全市现场观摩会,举办了广场舞大赛、曲艺大赛、少儿才艺大赛、诗歌朗诵大赛、我的农村文化合作社展览等14项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在重大节日举办书画展、摄影展12场,培养文化人才128期1200余人。以“书香xx xx”全民阅读品牌为抓手,新建两座城市书屋,开展“书香校园、书香社区、书香乡村”等全民阅读推广服务活动,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3)围绕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多措并举。一是完善16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石雕保护标志,安装避雷针、监控等防范措施。二是开展文物保护单位安全检查,建立文物安全管理台账,完善文物安全应急机制。三是加强藏品保护管理,全面完成藏品文物建帐工作。新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7个,组织我县32个非遗项目持续开展非遗+校园、非遗+景区、非遗+乡村展演活动。每周六晚,马木吉老街非遗剧场都会举办40多场濒危剧种公益演出。
(五)围绕文化旅游融合,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编制《xx xx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和《xx xx县乡村旅游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全县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二是精心策划包装项目。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以项目为抓手,主动申报4个国家重点文化旅游和专项债券项目。xx xx县人民政府与深圳市比克数字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首期投资约3亿元。第三,旅游商品的创新。建设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文化创意园区、文化创意街区和文化创意企业,建设和启动文化创意产品直播间,推进“线上线下”互动营销、整合营销、精准营销。四个旅游景点,升级改造。建设豫东大珠海风景名胜区、蜗牛镇、利民古城,打造AAA级景区。发展夜经济可以促进消费转型升级,丰富夜经济消费业态,增加优质文化和旅游消费供给。如大珠海风景名胜区、蜗牛小镇、马牧吉老街在夏季举办“夜游、夜购、夜货、夜娱”等夜间经济活动。马木集老街被评为“省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利民镇被评为“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城郊乡郭土楼村被评为全市首个“4A级乡村健康旅游示范村”。生态园被评为省级休闲文化公园。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一)抓学习,加强党建,推动主题教育深入实际。积极创建“五星级”党建支部,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思路,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控制、组织人事等方面的措施,压实主体责任,定期开展“首题”学习,通过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专题学习、理论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推动理论入脑。
(二)抓项目、强基础,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努力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资源围绕旅游、产业围绕旅游、产品围绕旅游、结构围绕旅游、功能围绕旅游、民生围绕旅游”的省级旅游示范区。二是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深入挖掘乡镇特色文化,以203省道和310国道为主线,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乡村旅游新亮点,努力构建“全域推进、镇村联动”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
(三)创新工作,强服务,持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一是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数字化设施网络,打造推进“数字+文化+旅游+科研”的综合沉浸式“三馆一中心”文化阵地,推动创建符合国家一流图书馆标准的县图书馆、文化馆。截至目前,万平方米文化艺术中心内部部分已完成设计。二是继续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菜单”餐艺培训服务。三是以孝为先导开展春节团圆“百村之夜”品牌活动,举办第四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农民杂技艺术节等群众文化活动。四是协办2024年全县春晚。
(4)加强保护和开发,扩建文物、非遗传承和利用新空室。一是积极做好全国文物普查和省级文化旅游资源普查工作。二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保护和传播,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宣传,积极组织非遗讲座、展览(演出)等公益活动。三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坚持不可移动文物安全常态巡查制度,做好文物安全工作。四是做好文物勘探工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县文化广电旅游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谋划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