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的工作
(1)构筑质量“防火墙”,质量状况将稳步改善。今年,我们办公室监管了30个项目,包括1条高速公路、9条国省干线公路、5条县乡公路和15座危桥。截至目前,共开展备案核查、专项检查、综合监督102次,下发告知书97份、抽查意见书24份、监督通知书15份。开展交接验证试验55项,合格率98.9%;完成年度质检后,全市国省干线公路总体合格率为98.2%,比2022年提高0.4个百分点;农村公路总体合格率为90.9%,比2022年提高0.2个百分点。G312xx西立交至大古店、晋安区毛坦厂至东石笋公路改造工程荣获xx杯。
(2)念安全的“紧箍咒”,安全形势稳定可控。聚焦春节、“两会”、国庆等重点时段,深化安全专项检查。共发出84份安全须知,意见随机抽取。1.2023年工作发展。(1)构筑质量“防火墙”,质量状况将稳步改善。今年,我们办公室监管了30个项目,包括1条高速公路、9条国省干线公路、5条县乡公路和15座危桥。截至目前,共开展备案核查、专项检查、综合监督102次,下发告知书97份、抽查意见书24份、监督通知书15份。开展交接验证试验55项,合格率98.9%;完成年度质检后,全市国省干线公路总体合格率为98.2%,比2022年提高0.4个百分点;农村公路总体合格率为90.9%,比2022年提高0.2个百分点。G312xx西立交至大古店、晋安区毛坦厂至东石笋公路改造工程荣获xx杯。(2)念安全的“紧箍咒”,安全形势稳定可控。围绕春运、“两会”、国庆等重点时段,深化安全专项检查,下达安全通知书84份、抽查意见书17份、监管令5份、提醒函2份,指出安全隐患324项,督促整改落实。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限时空间隔组织窒息、车辆伤害等应急演练。狠抓鹤翔高速大别山隧道、东淠河大桥等重点工程和关键环节的安全监管。今年以来,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四个项目被宣布为“安全工程”。(3)善用竞赛“考核棒”赶学习,掀起热潮。与市总工会联合开展全市重点交通项目劳动竞赛活动,以“竞赛质量、竞赛安全、竞赛进度”为主要内容,每季度开展现场评比,发布通报,表彰先进。综合评价获得第一名的施工单位和主要负责人,推荐参加“五一劳动奖状”、“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评选。截至目前,已开展阶段性评估3次,组织项目观察4次。劳动竞赛活动掀起了建筑工程“赶学”热潮。(四)上好高速“重点课程”,联合监管,形成合力。制定督导工作方案,成立督导专班,明确各专业领导,细化任务,责任到人。主动服务、对接、指导项目公司办理质量监督、试验室备案等手续,开展关键人员业绩检查、原材料进场抽查、施工现场监督和现场试验室验证,组织隧道工程专项检查,发布鹤翔高速公路监理工作提示7份、通知单8份;配合市局“126”科级干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监督,形成监督合力。(5)练好业务“基本功”,通过监督管理提升能力。坚持每周一次的“质监小课堂”业务学习,由部门主管带头进行业务讲解和交流学习。每月对项目进度进行督导,所有督导人员会一起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提高督导质量和效率。高标准举办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专题培训班。局主要领导亲自审定培训方案,聘请交通部和省内外知名专家授课。(六)大力推广使用“新技术”,“四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秉承“安全百年精品工程”的施工理念,推广应用“四创”技术,以“龚辉万江”精神抓好各个环节的施工。一、G312快速改造项目应用组装率93.9%,不仅质量可靠、安全环保,还节省了三个半月的工期;桥台回填采用轻质泡沫混凝土,有效减少传统工艺施工的质量通病;无人路面摊铺技术和三维激光摊铺机的应用,有效消除了质量安全隐患。二、G237金淑大道一期工程在我市首次采用“三层防水体系+浇筑沥青”的施工工艺,提高了抗疲劳性和耐久性。三是在鹤翔高速大林厂站推广机器人等智能数控设备;建立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实现搅拌站、试验室、智能张拉等数据的自动采集和传输;桥墩采用二维码管理、云回弹检测等数据技术,通过“一物一码”技术加强质量安全管控。二、存在的问题(一)质量监督任重道远。一是部分承包商质量意识淡薄。承包商对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质量管理法律法规认识不充分,特别是一线操作人员质量意识和底线思维薄弱,一线管理人员项目管理“松软”;监事工作原则性不强,未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二是部分承包商管理能力不足。县区普遍缺乏项目经理,身兼数职的现象较多;施工单位监理和现场管理人员现场工作经验不足,岗位空缺多,质量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三是质量监督程序执行仍不规范。特别是县域工程,对质量监督工作重视不够、程序不了解,没有及时办理质量监督和施工许可,导致工程违法建设。(2)安全监管如履薄冰。一是安全生产条件审查不严格。部分施工单位在项目开工前未严格检查安全生产条件,未按规定组织项目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生产检查,导致部分项目“带病”施工,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二是“安全工地”的创建和落实不够。部分施工单位“平安工地”活动落实不到位,缺乏实质性的监督、考核和奖惩机制,导致施工、监理单位开展“平安工地”活动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3)质量监督行业有待加强。一是县级质监机构建设还不完善。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增加,市县质监机构普遍专业技术人员较少,能力不足,被抽调参与其他工作的现象较多。二是市县联动不够紧密。市、县两级质监机构之间的业务沟通和互动不强;市级对县级交通质监机构业务指导不足。三、现状分析(1)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一,高速公路将是今后工程建设的主体和质量监督的主要内容。对于高速公路项目,我们需要提高监管水平。第二,桥梁和隧道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公路和桥梁的形式多样化,隧道更多,这是我们以前很少遇到的。第三,智能的应用更加广泛,大量智能道路、智能交通涌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提前学习新技术。(2)农村公路关键指标合格率不稳定。从今年的质检数据来看,农村公路路面厚度合格率为82.7%,强度合格率为82.9%,宽度合格率为93.3%,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三)县级质量监督机构亟待加强。结合调查发现,我市7个县区有6个质监机构从业人员不足5人,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低。四、2024年重点工作计划思路和目标: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施交通强国和质量强国战略,以“建设标准化”和“平安工地”为主线,以打造“百年精品工程”为目标,坚持质量安全双管齐下、改革创新双轮驱动、服务监管双向发力,不断提升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全力推动全市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添加至少2个xx杯和4个“安全项目”标题项目。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立足高质量,努力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一是严格落实建设各方责任。督促施工单位依法依规履行项目管理责任,完善管理制度,细化目标管理和责任,建立质量安全第三方检查机制。加强对承包商质量安全行为、合同履行和分包行为的监管,落实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质量管理主体责任;加强工程质量检验管理,充分发挥检验数据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二是加强施工过程监管。加强交接检验和测试。重点加强对日常监管问题较多的部位和中间竣工验收合格率较低的单位的核查。对核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改,加强过程控制。继续开展年度质量检查,及时了解质量状况,发布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加强缺陷责任期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对已完工程的监督管理,重点关注软基、排水、边坡等方面,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承包单位做好整改修复工作。第三,大力推进精品工程创建。进一步推动设计、技术、团队工作和现场的标准化。设计单位全面贯彻安全、耐久、绿色等“安全百年质量工程”要求,进行标准化设计;全面推行首件工程制度,推进工艺流程重要参数控制标准化,强化工艺操作;执行首次作业资格确认制度和退休制度。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鼓励企业开展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鼓励参评项目创优夺奖杯,引导和支持参评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升我市交通工程质量。四是加强高速联合监管。继续做好合祥高速的联合监管工作,在联合监管中学习借鉴省质量安全中心先进的质量监管理念、措施和方法,提高监管水平。继续推行每周业务学习机制,建设“质量监督小讲堂”,全面提高全体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二)立足安全,努力夯实安全监管基础。一是深入推进“平安工地”建设。严格落实建设、施工、监理各方的建设、管理、考核、评价责任,真正实现以考核促管理、以评价促建设。继续抓好《安徽省公路水运“平安工程”称号实施办法》的实施,力争在全省实现突破。二是加大安全隐患整改力度。从严从实抓好隐患排查整改,强化事前监管,建立安全生产隐患监督检查台账,对查出的问题明确整改责任、目标和时间节点,实行闭环管理。三是深化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严格执行桥梁、隧道、高边坡、深基坑专项评估规定,严格施工前安全生产条件把关,落实风险管控“安徽经验”,实施“三阶段安全生产风险分析与防范”和“单位预警法”等我省卓有成效的做法,规范施工现场风险告知和安全预警。(三)立足衔接,努力提高监管效率。一是加强监督考核。将“平安百年精品工程”活动与日常监督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结合项目实际,切实增强示范创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结合日常检查有效指导工程,积极创建“安全工地”和“安全百年优质工程”;建立考核制度,严格落实奖惩措施,充分调动参建单位的创造积极性。二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信用评价的“指挥棒”作用,进一步加强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单位的信用管理,不断完善信用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将发现的问题有效固化为其失信行为,纳入企业年度信用评价,促进从业人员强化诚信意识,规范职业行为,激发内生动力。三是加强重点部位监管。督促施工单位开展风险分析,加强对高风险点施工的监管,对质量薄弱环节、涉及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边施工边通过等安全风险较高的部位实施差异化监督检查;充分利用“126”厅级干部联系工作区制度,结合省市联合监管工作,不断提升监管能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四是提高监管有效性。继续加强对施工、监理单位履约情况的检查,对履约情况差、质量问题突出、多次违法违规的承包商,及时抄报执法支队进行处理。加强与执法支队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加大行政处罚力度,进一步提高质监效能,增强监管实效。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市交通质监处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