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写作网101写作网101写作网

关于2023年全市宣传思想工作总结报告

思想大旗映照全城,创新之城越来越有气象。近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以“六大行动提升素质”为总载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取得新成效, 焕发捍卫诚信创新攻坚克难新气象,不断开创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现将相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高举伟大思想旗帜,奏响习近平xx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强音。思想旗帜引领,党心民心汇成城。新时期以来,我市紧紧围绕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在学、信、用上下功夫,使之成为引领新征程的强大思想武器。以上率下,要做好“关键少数”理论的学习。制定我市dangwei(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和dangwei(党组)首题制度,推动首题及时跟踪学习与中心组专题深入学习有机结合,把讨论交流作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紧紧围绕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大局,带动党员干部围绕实际问题,谈学习体会,谈在实践中落实方案。x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开展集体学习9次以上,带动全市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5000次以上。形式灵活,抓实际,向“绝大多数”理论说教。构建dangwei宣讲团集中宣讲、行业宣讲队巡回宣讲、人民宣讲团、“小院课堂”、“小板凳课堂”面对面互动宣讲相结合的立体宣讲体系。统筹线上线下资源,依托日报、电台、电视台及其新媒体、“学习力”、县级融媒体中心等平台,综合运用各种栏目形式、各种节目形式,开展多样化的理论宣传。打造“微宣传云课堂”网上理论宣传品牌,开通“小院课堂”、“大讲堂”、“红旗讲堂”等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开展网上理论讲座1300余场,让党的创新理论通过网络到达群众指尖、走进群众心中。“小院课堂”宣传组荣获省基层宣传先进集体,xx县委党校“小院课堂”宣传基地荣获省基层理论宣传示范基地。全省文化项目入选,我市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二。贴近受众,加强对“年轻群体”的政治引导。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和接受习惯,探索启发式、沉浸式、趣味性、分享式的教育模式。发挥我市高校多的优势,成立青年宣讲团,广泛开展联合讲座和调研考察,让青年人讲给青年人听,让青年人影响和带动青年人。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开展“先进典型进课堂、先进事迹进教材”活动,组织全市先进典型与中小学结对子,分享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让青少年在感动的同时受到鼓舞。

第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凝聚奋进的磅礴力量。我市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xx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新时代奋进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以中心为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职责,继续加强资源整合,构建全方位全媒体传播体系,抢占舆论制高点,发出最强音,让主旋律更高亢,正能量更充沛。策划主旋律,演奏高音旋律。党的二十大前后,围绕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确保六稳六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工作,开展了“奋斗百年启航新征程”、“迎接二十世纪大同走向未来”、“新时代, 新征程新事业”策划实施,市县媒体同步推出“郑洛新、郑创新”、“决胜全面小康”。 党的二十大实现大满贯,中央媒体重点栏目。2023年,全国人大报告突破“我市所有代表均有省级以上媒体专访,所有中央媒体均有我市报道”。借势擦亮城市光辉形象。完善新闻资源全球统筹、中央媒体与省级媒体沟通对接、专题宣传总结评估闭环工作机制,借助中央媒体和省级新媒体的声势,协调联动市县媒体,联合引领自媒体有影响力的整合传播矩阵,构建跨步前进、全媒体联动的规模效应。以讲述我市发展故事、展示高质量发展成果为重点,计划借助中原农业谷、WTT锦标赛、高交会、比干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活动,推出大型、系列宣传报道,实现媒体发布数量、高交会央视直播累计观看人数、微博话题总阅读量、我市科技创新成果“十二个一”系列文章和短视频的创新推出。主动引导舆论。在市县媒体开设“面对面”“书记局长听我说”等政论栏目,拓宽群众反映诉求的渠道,将舆情风险化解在最前沿。市县设立“自媒体之家”,建立联系服务、信息沟通和教育培训机制,加强正面引导。聚焦全市中心工作、重大项目和重要活动,跟踪评论,积极引导舆论。强信心方面,深入宣传中央和省委、x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重大判断,传递积极信号,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在暖人心方面,深入解读各级dangwei政府保障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组织市县媒体开设政事专栏,取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信任。在筑心上,深入宣传全市上下同心同德筑梦的火热实践和巨大成就,激励人们更加自信有力地沿着同志指引的方向,按照x委绘就的蓝图,团结奋进、奋勇前进。

第三,坚持文化惠民利民,不断提升群众文化幸福感。文载道,文兴市。放眼全市,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文化强市建设展翅。该市坚持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释放文化潜力,积极扩大服务人群,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营养的“精神食粮”。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和文化发展的融合进一步推进。制定了《全市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十四五”规划》、《黄河流域“十四五”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京杭大运河中段发展战略与行动计划》、《南台旅游休闲产业带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形成了多专业的全域旅游规划体系,为全市文化旅游、文化、创新一体化发展制定了具体的配套路线图和施工图。加快构建“东部沿黄生态休闲旅游带、中部大运河(我市)文化体验带、西部南太行山水上休闲旅游带”的全域旅游格局,部分县(市)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获得国家研学旅行基地。培育文旅文创品牌,xx打造省级五钻级智慧景区,4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延伸文化旅游和文创产业链条,继续推动旅游与文化、交通、教育、体育更深层次的融合。其中,“交通+旅游”实现了太行山主要景区串珠,初步构建了“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全力打造“风雅之乡”城市文化名片,九鼎风雅成功申报“全省非遗研究基地”和“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公共文化服务效率不断优化。启动城市书香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设“新乡书屋”101家、城市书柜1000个,藏书近60万册。位于公园、广场、绿地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建设26个风格各异、个性鲜明、质量宜人的标志性自习室,构建以市县图书馆为主体,以实体书店、农家书屋、城市自习室为分支的全国性阅读服务网络。成为群众休闲娱乐阅读的“网络名人打卡场所”,城市文化精神的新地标。以打造和推广“芬芳阅读”品牌为载体,推动全民阅读常态化,营造全民阅读和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每年都会组织阅读月启动仪式,邀请刘震云、梁、栾枫、李二等知名作家和文化名人走进活动现场,担任“香阅读”活动推广大使,带动更多人参与全民阅读。充分调动和整合农村文化力量,搭建农村文化服务新平台,成立农村文化合作社2161个。加快公共阅读服务在线化进程,建设运营“百姓文化阅读云”“城市文化云”平台,为市县图书馆和“新乡书店”配备信息服务设施设备,实现市县数字阅读平台全覆盖。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彩。开展“新时代新征程争创辉煌”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和“新时代新征程新风貌”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策划举办“我的农村文化合作社”才艺大赛、“我会在史圣梨园唱歌”、“小梅花奖”、“经典中的中国”朗诵大赛等线上线下各级群众文化活动4万余场 《我市百年风华盛世》《不平凡的十年》人民永和和这双手获第十三届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豫剧原著《太行之子》入选2022年省重点文艺创作项目,先后亮相北京国家地方戏曲表演中心、第五届豫剧艺术节、中国-东盟戏剧周。

第四,协调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向上向善的道德风尚。记得委托,努力答题。全市上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作为一个整体来推进,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发展,大力培养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全市范围内树立起尊崇道德、建设文明的鲜明导向。推动常态化文明创建。坚持以巩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导向,整体推进“五大创建”,完善常态长效工作机制,开展“创建质量提升季”“以类比卖号”等32项专项攻坚行动,推进市容环境“十大行动”,继续开展“城市清洁日”活动,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优化市容环境秩序,进一步提升精神文明建设质量和水平。统筹推进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深化拓展农村荣誉榜、星级文明户、“五会”和村史馆建设等有效载体,推动农村淳朴民风、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向城市社区延伸。在全省新一届精神文明评选中,全市荣誉称号数量居全省前列。深化大众文明实践。颁布并大力宣传《全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继续推进新时期文明实践中心(站)建设,在完善体制机制、整合阵地资源、壮大实践队伍、精准服务群众上下功夫。共建成15个实践中心、154个实践中心、3627个实践站,文明实践中心(站)建设实现全覆盖。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建立了20个专业志愿服务队、15个志愿服务总队、245个“10+N”志愿服务队和4350个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万余次,涌现出“小河维权”、“红色童心”、“田园说唱新理念”等一大批有影响力、受欢迎、讲文明的电商。在全省志愿服务项目竞赛中,我市10个项目获奖,居全省第一。树立先进典型价值标杆。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组织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战争英雄等。,广泛参与理论宣讲、文明创建、扶贫解困,在全社会树立价值标杆,传递主流价值观。依托“好人市政厅”、“先进群体主题公园”、“新时代好青年广场”等平台,每年举办百余场活动,相关内容多次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平台采用,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尚道德、善良的浓厚氛围。推进认领“家家有好人”“星级文明户”活动,壮大先进典型队伍,争当先进蔚然成风。定期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的推荐、评选和宣传工作。目前,全国道德模范(含提名奖)9人,省市道德模范153人,中国好人111人,省级好人87人,市级好人294人,各类典型数量居全省前列。

第五,锤炼过硬的能力和作风,锻造一支承担时代重任的宣传队伍。做好新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关键是锤炼过硬的作风,锻造一支肩负重任的宣传干部队伍。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不断加强政治领导,确保忠诚可靠,坚持以宣传思想系统“能力作风建设年”等活动为抓手,推动一线党员干部全面提升“五种能力”、锻造“五种作风”,以高素质宣传干部推动宣传思想工作,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各项工作向纵深、向实际做。打牢思想基础。坚持以理论学习为抓手,筑牢宣传干部思想基础,x委宣传部率先垂范,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主题教育,完善一线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实行“首题”和“三会一课”制度,每年组织30次以上集中学习研讨, 并组织全战线及时跟进同志的重要讲话和指示,在加强理论学习中补充精神之钙,稳定心神。 建立周五学习分享日制度,采取“周学、月评、季讲、年考”的学习模式,大力推进学习型机构建设。锻炼优秀的能力。扎实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台账推进机制,梳理重大事项三大类14项措施,实行周报送、月总结,定期跟踪各项工作进展,推动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和能力提升,落实重点任务,提质增效。印发了《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勇争升级”目标考核工作方案》。通过量化考评,营造了赶超学习的浓厚氛围,树立了勇争一流的鲜明导向。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组织重点任务项目制攻关,实施业务工作品牌建设行动,提升宣传干部能力。优良的种树作风。在服务和保障党的历次全会、重大主题宣传、疫情防控、抗洪抢险、文明创建等重大任务中,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在战争大考中磨练作风和队伍。深入开展以案促改,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廉洁意识。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动态更新完善科级干部廉洁档案,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不断扎紧制度的笼子。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加强正面典型教育和负面警示教育,组织开展微腐败、违规经商办企业等专项自查,推进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时代的篇章,写在前进的过程中;我们城市的画卷是在不断的奋斗中绘制的。2024年的大幕即将拉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始终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率先垂范,勇往直前,更好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奋发有为的姿态,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新篇章贡献宣传思想文化力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关于2023年全市宣传思想工作总结报告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