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镇dangwei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实施了党组织引领志愿服务队模式, 并按照“组织引领、党员引领、群众参与、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原则组建了社区志愿者队伍,形成了党组织全面领导、社会力量多方支持、居民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一是坚持“三个引领”,激活内生动力(1)坚持组织指导。社区党总支书记担任组长,以党员为主体,积极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服务前方,养育“志愿红”。截至目前,已招募40余名志愿者。(2)坚持制度引导。制定志愿服务队伍章程,推进志愿服务规范化、专业化,进一步理顺运行机制、加强支持保障,确保志愿者既能发挥特长、帮助群众,又能服从大局、上下联动。(3)坚持示范带动。设立志愿服务队“先锋榜”,每季度评选一次,表彰5名积极参与、群众满意的“最美志愿者”,在追赶学习中补短板、促提高。对团队骨干采取了专题培训、交流研讨、学习考察等方式,加强了团队的教育管理和素质提升。已经举行了四次研讨会,有80多人参加。第二,强化“三个意识”,营造浓厚氛围(1)强化责任意识。牢固树立真诚服务理念,把便民利民作为志愿服务的鲜明导向,做到有年度计划、有月度安排、有周活动,明确每周至少提供一次爱心服务。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做了200多件温暖人心的小事,比如清理垃圾,排查隐患。(2)强化宣传意识。通过评选表彰优秀志愿者,向全镇宣传报道先进事迹,增强群众参与意识。依靠张贴招募启事和要求,发放宣传彩页,鼓励群众参与,讲好志愿者故事,引导群众成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3)强化结对意识。联合共建单位,推动政府、企事业单位党员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并示范实施志愿服务。2023年,结对单位共开展2次志愿服务活动,20名机关干部参加。第三,突出“三个定位”,聚集资源。(1)突出需求导向。推行“人单、队单、员单”的服务模式,把“关键小事”当作“民生大事”,用敬业的服务收获群众的真诚赞誉,打造温暖的党建、可感的民生。精准开展调研整理,以老党员、生活困难人员、残疾人、空独居老人、留守儿童五大困难群体为重点,确定127名重点服务对象,梳理服务对象需求,实行台账管理,每半年开展一次“微心愿”征集活动,定期将党的关怀送到老百姓心里。(2)突出激励导向。制定志愿服务队员量化积分制考核细则,将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纳入主题党日量化积分管理,优先推荐优秀志愿者列入社区后备干部候选人,激发服务队员和干事的积极性。(3)提出能力提升。社区dangwei多次为志愿服务队举办信访维稳、安全生产、反诈骗、卫生城市创建、防汛等专题培训活动。,讲解志愿服务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注意要点,不断提高志愿者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坚持理念先行,努力营造志愿服务文化。进一步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通过志愿服务主题宣传、公益广告、服务站点等方式,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理念家喻户晓。进一步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以关爱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应急救助和文明劝导为重点,策划主题项目,加强志愿服务供需对接,不断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和范围,以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志愿服务品牌发展。(二)坚持广泛吸收,努力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注重动员和招募社区居民,特别是动员身体健康的年轻退休人员和“家庭志愿者”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注重各领域的动员招募工作,通过共建、主题联谊、联合活动等方式整合辖区学校、企业的志愿服务组织,整合各类组织力量,不断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注重专业人员的动员和招募,通过宣讲、招聘会、培训会等形式,鼓励和动员教育、文化、体育等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或有一技之长的热心市民加入志愿者队伍,进一步提高专业人员在志愿者队伍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三)坚持开辟新阵地,努力丰富志愿服务形式。依托常态化活动丰富志愿服务形式。坚持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便利为目标,让志愿服务活动有阵地,让困难群众有求助途径。充分利用社区小广场、党员活动室等场地,长期定期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活动,创建经常性、定点性志愿服务项目。依托岗位丰富志愿服务形式。在社区、学校、交通要道等人员密集场所建立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定期开展主题志愿活动,鼓励志愿者在服务社区的同时积极服务社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社区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工作典型材料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