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写作网101写作网101写作网

某办2023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报告

今年以来,安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政府、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严格落实衔接阶段“四不挑”要求,有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增收。下面是我今年在一个办公室的工作进展和对乡村振兴的建议。

一.工作进展

(一)压实责任,凝聚强大工作力量

今年以来,某厅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按照x委一号文件确定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的要求,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首先是压实主体的责任。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办公室主任为组长的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了10次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推动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二是压实学习责任。充分利用党工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dangwei班子会议、主题党日活动、村级巩固扶贫成果和乡村振兴例会等时间,坚持每月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和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截至目前,dangwei班子共进行了22次学习,对驻村第一书记、村书记、信息员进行了2次业务政策知识培训。三是压实整改责任。根据省考核组反馈意见,统筹推进脱贫成效后评价问题整改,制定问题清单,逐项安排流程和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建立销售台账。截至目前,反馈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

(2)携手实现美丽乡村创建。

第一,规划设计要做到科学共谋。一方面,整合各类资金4000多万元,完成了5个示范村、6个改造村的村庄规划和美丽乡村设计方案,科学引领乡村建设。另一方面整合了200多万元资金,配备了4辆垃圾车、800个垃圾桶、8907个垃圾桶,实现了“户分类、组清扫、村收集、转运、市处理”五级联动处理机制。二是改善人居环境,共同建设。投资789万余元拆除库区41个矮围,使库区水质达到一类饮用水标准;投资507万元对一条内河进行综合治理,把“臭水沟”变成“景观河”集中整治一条河;累计投资300多万元升级改造主干道两侧绿化,打造沿线生态园林示范带;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治理,购置环保垃圾桶9900个,提高居民环境卫生水平。三是清洁村庄,实现建设齐抓共管。示范村和整治村统一清理生活垃圾858吨、池塘137个、沟渠86公里、禽畜粪便120吨,治理乱建村78个,拆除违法广告和破损宣传标牌96个,拆除开放式垃圾池370个,实现了“扫干净、装整齐、透明”的管理目标。第四,乡风文明效果一起评价。44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实现红白理事会100%覆盖。开展“乡风荣誉榜”树评选活动,评选出“好党员”、“好媳妇”、“好婆婆”等120名典型人物,形成了学习先进、争做先进典型的和谐氛围;44个村(社区)设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健全“五有”人居环境管理保护长效机制,组织美丽乡村现场观摩会,对垃圾处理、厕所革命、护林防火等工作进行综合评价。第五,利用资金实现利益共享。全办建立农村合作公司55家,产生效益2340万元,积极提供岗位信息鼓励劳动力外出就业,为75名贫困劳动力提供免费就业技能培训,为117人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光伏收入来源稳定,光伏机组19台,1112KW。总收入630多万元。都已经分配到村里了。其中80%以上用于公益性岗位和乡村小型公益事业。运维管理由市统一招标邀请的公司进行。村里还设立了自己的光伏管理岗,进行日常巡查维护,确保光伏正常运行。光伏年收入100万元左右,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可以为贫困户参加集体公益岗位提供资金保障。

(三)抓住重点推进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1.着力强化人才,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积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基层人才机制改革,吸引专家、企业、归国人才等。通过对外的信息交流和相关制度的制定,为某厅的产业发展、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实现人才和乡村振兴的有机统一。第一,专家带路。某公司总经理投资1.2亿元在某村建旅游度假村,已正式开业。老板投资5000万建生态农业观光园。董事长在一个村投资1000多万建设宛平火龙果基地,准备建生态园。某村干部放弃襄阳高薪待遇,积极引进企业投资某办公室。

二是吸引人才补充动能。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继续选派“三支一扶”人员、西部志愿者、特岗教师到基层,制定合理政策,吸引归国人才,助力推动乡村振兴。归国大学生情侣在网络名人中建打卡点,被《人民日报》、《湖北日报》、《中国城市画报》等媒体多次报道,成为网络名人中的打卡点。目前已有10多位名人回国创业。第三,系统管理明确职责。建立办村两级组织图,把干部的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上墙,以责任把工作推向地面。坚持干部绩效考核,修订“村(社区)”两委《干部管理考核办法》,根据村级综合目标考核,将村干部薪酬分为三个档次,形成了有职位、有前途的人的用人导向。

2.以特色社会化服务为重点,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

围绕当前“没地种、地种不好、种田不赚钱”的问题,某办全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2023年7月19日,与市供销社联合成立公司,联合成立7个农业专业种植合作社,购置了30台签约农机,安装了24套GPS定位系统,建立了农事防旱社会化服务平台。投资2000万元的烘干中心和投资500万元100亩的育苗厂预计年前建成。目前,已在5个村开展托管服务,共托管土地7000多亩,直供化肥48吨,小麦种子2.4万斤,油菜8000斤,为全面完成今年秋冬播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3.着力巩固脱贫成果,打造乡村振兴硬底盘。

今年以来,某办始终坚持把巩固和扩大脱贫成果作为乡村振兴领域的首要任务,不断把握住不大规模返贫的底线。

(1)加强资本项目管理。严格按照市级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规范项目库建设,加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到位561.9万元,用于产业发展的项目22个,占95.1%。按照到户、到村、到办的原则,成功登记扶贫项目资产17项,总资金183万元,全部为经营性资产。

(2)开展正常化监测和援助,防止返贫。通过部门比对预警、干部入户调查、农民自主申报等方式。,将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纳入监测救助,防止出现“体外循环”现象。召集村信息员进行三次反贫困监测和援助培训。发行100本监测帮扶政策读本,防止贫困返贫,提高群众对巩固扶贫成果各项帮扶措施的认同度和认知度。截至11月,2023年共调查7942户。0户被纳入三类监测对象。3户11人要排除风险。返回0户需要清理的家庭。部门风险预警信息808条,0条符合上报条件。独立上报信息1条,核对居民经济状况信息1条,0条符合ⅲ类监测户纳入条件。

(三)坚持精准施策,扩大扶贫成果。继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支持工作。狠抓“两保三包”和饮水安全,开展常态化排查,解决风险隐患。一是继续实施教育救助政策,按照市级要求实施控辍保学“双线”控辍保学,压实控辍保学责任,积极开展控辍保学,严格防控辍学现象,实施义务教育经费全覆盖。第二,我们会继续实施医疗援助政策。脱贫人口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政策享受政策减免。全部脱贫人口将有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严重精神障碍等四类慢性病患者1102人,全部实行慢性病签约服务。三是继续实施危房改造政策。建立农村危房改造动态管理机制,开展居民自建房安全普查,共排查653户,其中存在安全隐患的自建房54户,完成168户居民住房鉴定,完成农村危房改造,补助48.75万元;第四,继续实施饮用水安全保障。每年采取农民自行申报和村委会、驻村工作队进行综合安排,确保安全。住房和饮用水安全率达到100%,实现集中供水,水质水量有保障。五是继续实施兜底保障政策。享受低保的有705户1344人。脱贫总人数和三类人:452户862人。其中,边缘户18户46人,突发严重困难户6户14人,脱贫户10户27人。特困供养:257人全部享受五保供养。其中:贫困户206户212人。每人每月享受最低补贴1024元。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近年来,通村公路全部硬化,万通公路硬化率达到90%,出行问题得到解决。但部分公路等级低、狭窄,不适应当前农村发展,急需拓宽大部分村道。

二是扶贫资金缺口大,产业发展见效慢。大多数农业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产业化程度还很低。以传统养殖业为主,效益不明显。而且所选项目多为长期受益,如茶叶、油茶等,短期受益较少,导致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部分村组“空”现象严重,缺少年轻劳动力和社会力量参与,产业发展缓慢。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严格落实过渡期“四不摘”要求,继续开展防贫监测帮扶工作,坚决防止新的致贫和大规模返贫。

(二)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严格按照x委安排部署落实各项工作。紧紧围绕一个发展中心的大局,做好乡村振兴和衔接工作。

(3)进一步发动群众。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把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持续长期发力,引导群众参与村级建设各方面工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某办2023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报告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