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工作情况
1-10月,全区9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2%;1-9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2.8%,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26.4%。 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将保持在合理区间。
(1)突出服务保障,赋能和帮助企业发展。 持续开展“送优方案”行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和困难35个,“点对点”为企业解读政策40余次。 新一食品、庆生新能源、迪达印刷等7家企业申报的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专项资金等项目通过评审;贾立安生态等12家企业申报省市科技项目。 瀚海新材、展翔生物等8家企业获得小微基金融资贷款近4000万元。
(2)培育市场主体,产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促进小微企业高质量和“绿色”发展。 截至目前,全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预计全年新增企业将达到8家。 首批高新技术企业成功申报8家,第二批10家企业正在审核中。 新增省级专业化创新型中小企业5家,全区省级专业化创新型中小企业10家。金联兴特材成功申报国家级专业化创新型“小巨人”企业,我区实现专业化创新型“小巨人”企业零的突破。 仓储领域有1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和4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三里河食品等7家企业通过省级自愿清洁生产审核验收。
(3)加强科技创新,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制定下发《全区科技创新攻坚战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制度。 截至目前,已发表专题工作报告4篇,省市新闻媒体投稿15篇。 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国泰食品酱菜绿色高效深加工技术研发等6个市级项目通过初审。 实施创新成果转化解决问题 万宇叶禾等多家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机制;君山银针等多家企业整合为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洞庭湖区域中心岳阳分中心;金联星特材等多家企业正在准备成果注册材料。 实施创新平台建设和攻关 完成国家数字渔业湘北创新分中心挂牌,国泰食品、庆生新能源申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嘉顺泰食品、王俊龙水产申报星创天地,军山芦苇产业公司申报科普基地。 正在努力推进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申报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1)工业基础薄弱 一方面,经济总量不大。 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5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不到5%,剔除空空壳企业和停产企业后正常生产的只有70家。 另一方面,发展潜力不足。 缺乏大项目的支持,难以吸引投资,项目质量不高。
(2)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我区企业主要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大多处于粗加工阶段,技术含量低,科技创新能力弱,很少有企业投入研发。
(2)产业优势不明显 我区工业基础薄弱,现有的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都存在企业规模小、企业数量少、产业链短、缺乏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龙头企业等问题,与其他县市相比没有竞争优势。
三。2024年初步工作计划
(1)加强运行调度。 第一,加强分析判断。 定期判断预期目标,加强监测分析;加强与区内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提高运营数据收集分析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关联性,及时为整体规划和重点企业提供具体指导。 二是在运营监控上更加精准。 完善全区工业企业月度监测分析制度,加强对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跟踪研判、预测预警,确保主要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 三是在主体培育上进一步努力。 建立完善小微企业培育数据库,对标大型企业、专业化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标准,加大主体培育力度,力争全年完成市定目标任务。
(2)加强科技创新 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科技创新,重点引导一批基础相对较好的企业,如金联星特种材料、金阳电子、庆生新能源、永金永磁铁等。,着力改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增强核心竞争力。 鼓励和支持国泰食品、李记食品、三里河食品等企业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3)加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继续深入开展“送最优解”行动,加大企业解困力度,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资金、水电等问题,助推企业发展壮大。 落实国家、省、市、区惠企政策,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找准产业链发展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突破产业链因链施策的难点、堵点、痛点,着力锻造长板、补短板、补空空白,推动产业链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由强到优,实现引领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