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提升能力、转变作风、抓落实”的主题,市人力社保局围绕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人事服务等重点工作,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全市人社系统“强化能力、强化作风、建设法治社会”业务技能竞赛,突出以学为工具、以训为仗、以做为先,持续开展“再学政策、再练业务, 以及“截至目前,我市有14个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的国家级“人社知识链接”,位居全省第三;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通报,我市人力资源社会服务好评率达到99%以上。
一.背景
习近平同志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有本领不足的危机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不断增强本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对坚持不懈推进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作出了专门部署。市人力社保局认真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x委的部署要求,立足于重要民生部门政策性强、专业性强、服务群众最广泛、联系群众最直接等特点,,把军事训练竞赛作为提高干部职工能力素质的基础工程,构建“百千万”军事训练竞赛体系,坚持“全方位开展军事训练,自下而上逐级竞赛”的原则,不断夯实能力和作风建设基础,促进人类社会服务升级。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1)全员培训,构建人民团体培训体系。实施“三个全覆盖”推进全员培训,建立市局注重整体落实、13市(地)联动机制,实现市县乡全覆盖、机关窗口全覆盖、干部职工全覆盖、前台后台、新老干部职工全覆盖、从各级班子成员到普通工作人员全覆盖,形成1.5万名干部职工参加培训的工作格局。构建“基础业务+”推进综合学习,围绕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劳动关系、综合服务标准规范等重点业务,依托78部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300余份人社领域常用文件,聚焦对决策有用、基层必接、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投放1300余项业务知识, 5300习题与“人”搭建“学、研、训载体”全程推进,依托在线学习平台,开展深度学习、研讨培训,将培训融入日常工作,采取个人自学、集中轮训、结对互助、个别思考启迪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能力素质。 截至目前,全市人社系统干部职工参加“日常学习”41万人次,1万多人获得“日常学习之星”称号。
(2)竞相强化技能,培养精英人才和社会服务。贴近实战、强化技能,坚持“做什么、练什么、比什么”的原则,精心设计竞赛模拟环境和演练环节,注重人社各业务领域知识点的融合,突出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对人社政策法规的掌握和为民办事的熟练程度, 从而实现竞赛与实际操作的无缝对接,达到学知识、比技能、强主业、优服务、促改革的目的。 在持续培训的基础上,搭建自下而上的干部竞赛平台,综合运用网上比武、现场比武、工作比武等多种形式,持续开展市县乡三级竞赛活动,逐级选拔技术过硬的选手,展示学习培训成果。2023年8月11日,举办“能力强作风强,建设法治社会”全市性竞赛。来自13个县(市、区)、直辖市的140名尖子选手进行了现场角逐,15名干部职工荣获全市“知人善会”。延伸触角,扩大范围,根据不同岗位的实际需要,分层次、分层次开展培训活动。举办全市推进社会保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由副市长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知名专家现场授课,覆盖市、县、乡三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开展了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就业、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等重点领域培训,取得明显成效。以“主任讲政策、骨干讲业务”活动为载体,定期举办第六期“业务大讲堂”,由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带头讲政策、讲案例、讲实践,提高专项工作实效。
(3)实践促进变革,提高人类和社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整合服务资源,坚持在日常培训中总结出的新理念新思想,并应用于优化服务措施,提高服务效率。目前,已“打包”高校毕业生就业等10项相关服务,加快补贴申领等20项高频服务,跨省开展农民工人事档案管理等34项异地服务,特殊情况下上门服务、特殊群体帮扶、“社银合作”等配套服务。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我市人文社会服务优良率达99%以上。塑造为人民服务的形象,通过军训和竞赛,使全系统人民社会组织干部牢固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情怀。他们既坚持打赢拔剑这一顶级比赛,又坚持为人民做简单平凡的事,把比赛现场延伸到服务现场,面向群众解难解惑,做到“精准施策”、“政策明确”,形成了培训成果转化的闭环,切实塑造了“人民社会组织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拓宽宣传渠道,在军事训练和竞赛过程中,通过开辟网上答题渠道、在官网和微信官方账号组织宣传、广泛张贴海报等方式,使军事训练和竞赛成为宣传人类社会政策的重要平台和传递人类社会服务“温度”的品牌窗口。
三、经验与启示
继续开展系统化军事训练和竞赛,是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服务企业和群众更快更好做生意的需要。通过开展全市人社系统业务技能竞赛,有效提高了全系统干部职工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能力,推动人社服务再上新台阶,为加强专业人社干部队伍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第一,提高专业化水平,要建立常态长效机制。本次培训竞赛坚持“广泛动员全员培训,自下而上逐级竞赛”的原则,形成了以“三个全覆盖”、“基础业务+”学习、研究、培训载体”为主要内容,以“百千万”示范引领培训载体的常态化培训机制,促进了培训竞赛的常态化、长效化。实践证明,训练比赛是磨练技能的熔炉,是锤炼作风的助推器,是集训队的良好起点。它对人类社会系统的专业化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必须长期持续推进。第二,提高专业化水平,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本次培训竞赛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练什么、补什么、比什么,实打实练,不搞“竞技比赛”、“盆景比赛”,模拟真实场景,考察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干部职工运用人民社会服务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人民社会服务不断优化。实践证明,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注重培训和诉求技巧,培训成果才能转化为服务成果,人民群众才能感受到越来越真切的幸福感。第三,提高专业化水平,必须强化正向激励。通过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和举办综合竞赛,培养选拔了一批复合型、通用型业务骨干,多名专家受到表彰,成为典型,带动了系统内争先赶超、争创第一,大力营造了人人争当“排头兵”、“人社相通”、“人人皆可问”的浓厚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政策, 钻业务、强技能”的实践证明,组织只有促进干部职工积极提高业务能力、强化务实作风,注重发现、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加大宣传表彰力度,注重正面引导和激励,才能增强干部职工先进、主动作为的现实意愿,有助于各项工作向更高质量迈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市人社局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经验汇报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