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干部教育整改以来,县纪委监委紧紧抓住巩固提升这个关键,把建章立制作为巩固提升教育整改成果的有效抓手,注重前瞻性谋划,突出节点前置,坚持边查边改,把“当前改革”与“长远改革”结合起来, 在严查彻查问题的同时,同步推进建章立制,及时固化教育整改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 建立健全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系统全面、严格高效的“大内控”长效管理机制,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进一步提高全县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推动教育整改走向深入、切实有效。截至目前,根据省市教育整改督导组反馈的突出问题和巡视整改的共性问题,共修订完善了《关于加强县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意见》、《纪检监察规范化建设制度汇编》等12项制度,正在组织编制6项制度。
一是着力夯实思想基础,完善常态化学习教育的体制机制。
深入分析“学习教育”检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查找学习教育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分类有针对性地完善规章制度。以政治理论学习为重点,完善常态化理论学习机制,出台中心组“首题”制度和制度学习制度,出台《关于新时代习xx同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班(读书会)常态化的意见》 坚持把学习习近平xx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政治理论摆在突出位置,贯穿教育整改全过程,严格落实今年召开的15次纪委常委会会议“第一议题”。 立即跟踪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同志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文章、重要指示,特别是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注重政治引领,建立“委员会组长—党支部—支部党员”的学习推进机制,在“阅读原文、深化”上持续发力,不懈铸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灵魂;制定《县纪委监委临时党支部管理办法(试行)》,编写出版《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手册》,进一步细化、量化、标准化党支部工作。制定县纪委监察局大兴调查研究实施方案,完善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制度,紧扣2023年全县纪检监察工作任务目标,由委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调研,组织分管处室用好深学的工作方法, 切实调研落实,通过调研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等“三个清单”,将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固化为常态化的制度和机制。 针对纪检监察干部专业化程度低、“技能恐慌”问题较为突出、法纪“双精通”能力不足的情况,建立健全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制度,突出干训替代、案训替代、巡训挂职,强化“选、训、用”全链条培训,深入实施纪检监察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结合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制化、正规化建设年,开展了十大查办案件、十大专项监督案件等五个“十大”系列评选,举办了“纪检监察业务大讲堂”和提高纪检监察业务能力培训班,以提高纪检监察能力,真正做到队伍过硬、干部过硬。
二是以从严管理、从严治理为重点,完善监督执纪执法体制机制。
围绕强化政治监督,出台了《县纪委监委关于推进政治监督常态化的意见(试行)》。围绕政治监督的“内容、责任、实效”、“人、事、问题”、“日常监督、方式方法”等核心要点,明确了“六眼十策”,切实把政治监督落实到具体责任、具体方案、具体政策上。聚焦“关键少数”,出台《县纪委监委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工作机制》,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执行民主集中制、依法依规履职、廉洁自律等方面的监督;制定《县纪委监委与一把手开展廉政谈话方案》,明确谈话对象、情况、步骤,完善一把手谈话工作流程。今年以来,该县纪检监察机关主动约谈65名班子成员和关键岗位人员,问责6名各级“一把手”。印发《关于落实x委部署要求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整治四风的指导意见》,列举6个方面24条具体措施,不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的堤坝。今年以来,全县共查处“四风”问题35起24人,正在办理12起。以权力规范运行为重点,狠抓纪检监察权力运行中的风险隐患,把制度建设和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放在巡视整改的突出位置,有针对性地优化内部工作流程,补齐制度短板,完善监督措施。办公室以保障和规范机关运行为重点,注重部门自身管理,严格运行行文流程,发布行文提示,完善内部交接机制,进一步提高行文质量效果和内控水平;抓机关制度建设,率先提出委托机关制度“立、改、废、放”具体方案,推动建立健全全面从严管理机制。组织部门聚焦干部管理监督机制存在的短板,进一步完善干部考察机制,不断优化考察措施,探索延伸到办案、巡视等工作一线开展调查考察,有效检验干部政治素质和实绩,不断提高组织工作规范化水平。监察室配合巡视、审计、财政、统计等部门,研究制定《纪检、监察、巡视、监察、审计、会计、监察、统计、监督协同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将规范、细化、创新、推进协商沟通、措施配合、线索移送、成果共享,凝聚反腐治乱合力。纪检监察室加强对镇街纪委的联系和指导,探索建立“六个一”跟踪轮训机制,实现镇街纪委纪检监察干部全覆盖;完善问题线索甄别集体研判机制,定期召开问题线索材料处置集体研判会议,强化甄别,筛选出品牌部分、重复部分和无实质性内容部分不作为线索管理,将集体研判情况记录存档备查,严格履行审批程序,经委分管领导批准后及时办理,防止久拖不决。案件监督管理办公室深入查摆学习制度、观察制度、建章立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指定专人收集整理与侦查业务相关的党纪法规、内部工作制度等数据库,不断完善工作规范数据库和措施模板数据库,有效推进了侦查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以提高工作效率为重点,制定督查督办制度,完善提升工作机制和限期结案制度,进一步督促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注重纪律执行,完善权力运行内控机制。
以信访举报、线索处置、案件监督管理、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案件审理等为重点,,优化监督执纪执法“全流程”,修订出台《县纪检监察信访举报规定》、《县纪委监督检查和审查发现问题线索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县纪委监督检查现有涉案物品处置实施办法》等制度规范,优化工作流程,严格遵守纪律作风要求。紧盯办案隐患,出台《县纪委监委办案安全监督实施办法(试行)》,拧紧办案安全管理责任,牢牢把住办案“生命线”。完善规范查办案件的体制机制,优化调整监督检查查办绩效评估方式,强化监督检查查办过程管理,推动形成强化重点案件办理、重视案件质量和效果的鲜明导向。完善问题线索综合分析机制,优化监督检查机制,强化派驻机构“嵌入式”监督,建立“室组”“室组组”“室组处”联动机制,促进党风政风监督、信访、监督检查、巡视调查部门与派驻机构、巡视机构的监督互动,协调高效运行。今年以来,全县运用“四种形态”处置86人次,一至四种形态分别占74%、16%、8%、2%。完善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机制,运用“全周期管理”方式推进“三不腐”,查处案件“后半篇”,针对行业性、系统性问题深入推进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出台纪检监察建议35条,推动出台治理措施,构建监督长效机制。完善制度,树立鲜明导向,坚持“三个区分”,把严格管理、监督和激励统一起来,加大容错纠错力度,澄清名称,严查诬告陷害,关心回访,完善《县关于鼓励责任作为容错免责的若干措施(试行)》,既严查庸常敷衍行为,又严查党员干部创新突破、攻坚克难、创业中的失误或错误。今年以来,共精准问责党员干部8人,及时清理诬告陷害干部12人,对受到处分的党员干部34人进行了回访,推动形成了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建立健全派驻监督工作机制,以实施《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为契机,全面梳理派驻监督现有相关制度,编制出版《派驻监督工作手册(试行)》,形成集条文解释、工作学习期间答疑、流程清单指导等功能于一体的工作指南,全面规范派驻机构的组织设置、工作职责、履行程序和管理监督。重点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重点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家纪委关于加强专项整治的有关部署要求。加强重点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研究出台了《乡村振兴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意见》、《农村党员干部违法违纪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县纪委监委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县纪委监察局配合统计造假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县纪委监察局配合集中整治医疗领域腐败问题工作安排。
四、注重队伍建设,完善干部管理和监督体制机制。
以纪检监察干部教育整顿为契机,通过自身建设宣传“三不腐”理念,健全完善管理思想、工作、作风、纪律的全面从严管理机制,有效堵塞制度漏洞,实现系统整合和衔接,不断提高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制定深化举报平台应用规范信访闭环管理工作方案,严格落实信访闭环管理要求,形成职责明确、程序严密、运转顺畅、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信访工作机制。完善回避、保密、干预立案登记、涉案财物处置等制度,全面强化办案安全责任。制定《关于开展纪检监察干部对被审查对象监督情况专题谈话的实施办法(试行)》,掌握纪检监察干部保守秘密、纪律执法、文明办案的情况,杜绝以案谋私、泄露信息、与他人串通等纪检监察权力运行中的风险隐患。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纪委关于警示微信群发布政治有害言论案例的通报,制定县纪检监察干部网络行为十条禁令,严格规范网上言行,切实加强对干部网上言行的规范约束。聚焦纪律作风,制定“八小时以外”管理规定,对全县纪检监察干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上班期间禁止饮酒、严禁违规吃喝等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持续传递从严信号;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和借款人保密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责任,规范管理。统筹推进“立改立长”,完善“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全面从严管理机制,修订完善《关于加强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意见》、《县纪委常委会工作规则》和《纪检监察规范化建设制度汇编》,围绕涉及的钱、财、档、密等,构建系统严密的权力运行和内部管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县纪委监委抓好建章立制巩固提升教育整顿成效工作汇报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