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该县检察院在检察系统认真落实检务公开要求,以推进全市检察工作为抓手,从突出平台建设、突出公开重点、突出机制建设入手,努力打造“阳光检察”。
一是突出平台建设,着力增强检察执法透明度。(1)全方位搭建新媒体平台。坚持全面覆盖、拓展示范的原则,在全市率先升级改版门户网站,开设检察公开专栏、网上举报、网上联系、网上咨询、网上访谈等互动栏目,开通新浪官方微博、腾讯官方微博、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微检xx xx”和手机官网,分别在微信公众平台和手机官网开设10余个专栏,实现与门户网站的功能整合和数据同步。平台建立以来,共发布检察动态信息500余条,受理网上举报5件、网上建议4件。同时,依托“子洲资讯”手机报平台,及时向党员干部群众发布检察动态、预防职务犯罪知识、警示教育案例、办理检察案件信息,在最大限度方便群众、节约资源的同时,及时向各行各业传递“阳光检察”正能量。(2)努力打造示范窗口平台。以案管中心、申控接待窗口为重要平台,深化检务公开,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设置人民投诉、申诉举报、检察查询、法律咨询、电子触摸屏等专门服务窗口和展示自助服务区,可用于查询办案进度、查询法律文书、提交举报和控告线索,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在检察工作中的参与权、知情权和表达权。2022年,再次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文明接待示范窗口”称号。(3)进一步拓展一线服务平台。依托4个派驻乡镇的检察室,积极构建下沉延伸的服务网络,为受理维权投诉、调处矛盾纠纷提供了保障。今年以来,通过乡镇检察院,共受理申诉18件,走访536人,社区矫正225人,举办职务犯罪讲座和专题法制宣传6场,收集检察工作意见建议42条。同时,在“法律七进”和带案走访过程中,向群众发放“群众联系卡”,广泛开展检务公开,使检务公开真正成为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的“及时雨”。截至目前,已开展法律送活动12次,现场接受法律咨询268次,收集举报线索3条,在加强法制宣传的同时,有效畅通了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二、注重宣传,努力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1)同步公开办案进度。把案件信息公开作为深化检务公开的核心内容,每天同步更新已受理案件的办理进度信息,既最大限度地方便当事人和律师了解和掌握案件办理进度,又主动将案件办理置于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之下,对防止案件久拖不决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年以来,公开办案进展信息300余条,其中批捕案件进展信息97条,起诉案件进展信息214条,得到了案件当事人、律师和社会公众的广泛赞同。(二)充分公开案件的法律文书。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在保障当事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将起诉等法律文书向社会全面公开。到目前为止,已经主动公布了132份法律文件,包括9份反对逮捕的决定和123份起诉书。在充分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的同时,有力促进了办案质量的提高。(三)完善重大案件公开措施。积极完善重大案件信息、案件公开审查和公开审理等工作措施,制定《县检察院检察听证见证操作规程》和《县检察院公开审查逮捕案件实施办法》。同时,将近年来检察机关办理的或发生在本地区的典型案件,按照民事、刑事、行政诉讼、行政执法和反腐倡廉等方面进行收集整理,并通过宣传册、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平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社会公开,既在“以案释法”教育中增强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又进一步提高了检察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三、突出机制建设,努力完善“阳光检查”运行模式。(1)建立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组建舆情控制组,对引发不稳定因素、激化社会矛盾、产生与检查相关的负面舆情等公众行为风险进行综合评估、预测和应对,同时提高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能力。同时,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互联网、微博、微信等平台巡视相关舆情动态监测,积极应对网上舆情。(二)建立监督和问责机制。我们制定了20多项检察公开的配套制度。除了建立健全“检察开放日”,联系NPC代表、CPPCC委员,接受新闻媒体监督外,还细化了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划分和公开内容的审批程序,将检务公开纳入日常检察监督和绩效考评范围。考评结果与表彰奖励、晋职晋级挂钩。履行公职不到位甚至被当事人投诉的,纪检监察部门应当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应当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三)建立法律文书论证和答复机制。制定县检察院检察法律文书说理制度,规定根据案件需要,作出最终结论的部门应当与侦查机关、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举报人、控告人、申诉人、赔偿请求人或者其他有关人员说理。同时,要求说理遵循陈述事实、讲清法理、说明理由、注重细节、通俗易懂的原则,注重情、理、法的有机结合,以理服人,增强执法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效果,为进一步创建“阳光检察”提供保障。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经验做法:检察院深化检务公开 着力打造“阳光检察”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