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种植始于清朝,历史悠久,至今已有400多年。火山岩风化形成独特的富硒红壤,沙土通风良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薯块的形成和膨胀,独特的地理优势锁住了香甜软糯的红薯。近年来,xx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发挥地方特色农业优势,积极推进甘薯品牌建设,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创造优势,实现甘薯产业绿色、优质、高产发展。2019年,xx红薯荣获“全国名优新农产品”称号。目前,全县红薯种植面积约60万亩,产量约15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100亿元,是名副其实的“富薯”。
一是坚持良种良法,延长品种“生命线”。坚持把良种良法作为甘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全面实施甘薯主导品种和技术的应用推广,以科技赋能打造优质甘薯。与广东省农科院、普宁市农科所合作建设全省首个“脱毒甘薯种苗生产基地”,获得多个优质甘薯种苗品种的知识产权授权,注册商标7个;支持广东佳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自膨微藻肥料“田头厂”,实现春红薯亩产4000公斤,比往年翻一番。二是探索马铃薯南运北运,抓住市场的“空窗口期”。敏锐抓住南北红薯销售旺季差异的机遇,积极推进红薯秋种春收,将北方薯区的“空档期”变为红薯的xx黄金期,通过“南运红薯北运”始终保持价格优势。储藏保鲜是甘薯南运北运的关键。xx我们致力于建设红薯贮藏保鲜设施,不断提高贮藏保鲜质量,扩大运输范围。目前,全县甘薯预冷处理能力超过300万吨,冷库库容可达6万立方米,为延长甘薯贮藏期和销售期保驾护航。三是培养产业思维,构建产业“系统化”。积极调整农业产业布局,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建立甘薯示范基地,推进甘薯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生产。成立红薯行业协会,搭建企业、农户、科研机构多方沟通合作平台,重点培育“合作社+专业户+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订单生产模式,打造“河坝红薯”、“柳下红薯”、“火山红薯”等知名品牌,进一步提高xx红薯产业化水平。目前,全县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企业2419家,形成了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现代农业企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初步构建了从种苗繁育、田间生产、机械化收获、工厂分拣加工、线上线下销售的甘薯全产业链。四是聚集金融力量,挖掘行业“活水源头”。借助各大金融机构,充分发挥金融“主力军”作用,搭建金融支持产业发展平台,构建长期、稳定、有效的“银行+保险+农户”产业发展模式,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让更多的金融“活水”灌溉红薯沃土,进一步“贷款”红薯产业提质增效,继续擦亮“xx红薯”这张闪亮名片。8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湛江分局联合举办“百县千镇千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红薯产业专项活动,现场签署合作意向,为红薯产业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五是提高红薯的附加值,“榨干”红薯的价值。红薯全身都是宝,每个部位都要用起来,才能发挥最大价值。必须推动甘薯产业从种植、初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发展。目前市场上红薯的加工品多为红薯干、红薯淀粉、土豆粉等粗加工品。,而且收益不高。为了弥补短板,xx市积极推进红薯产业现代化,延长产业链,增加产业价值。红薯产业链正在加速纵向延伸。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红薯分类包装销售。通过红薯初加工、电商销售、深加工等农业产业的竞争性发展,红薯二三产业产值达到7.97亿元,占产业园红薯全产业链总产值的62.07%。展望未来,xx甘薯产业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全面提升标准化生产和科学管理水平,走绿色发展之路,大幅增加中高端产品供给,满足新的消费需求,推动规模生产、加工转型、品牌营销一体化发展,向更高层次的产业链和价值链迈进,成为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先行区, 和绿色发展,示范引领全省乃至华南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县发展特色种植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