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党校初心,就要始终坚持从严治校、严把质量关,遵循最严格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教学标准和管理标准,发挥不正之风的“净化器”、党性锻炼的“熔炉”、全面从严治党的“风向标”作用。”这为党校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全面推进从严治校,打造清风正气的精神殿堂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是加强政治建设,占领思想高地,增强领导力。党校是政治机关和学校,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政治建设统领党校各项建设。第一,要加强队伍的政治建设,让车头更强。校委会是办好党校的关键。要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把准政治方向,牢牢把握新时期党校工作的根本遵循;强化政治责任,努力提高党校教育建言党的能力,努力使班子成为政治坚定、理论清晰、纪律严明、清正廉洁的坚强领导集体。二是加强学生“政治三力”建设,稳住马车。党校是教育培训干部的地方。要帮助学生增强看齐意识,通过学习培训把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更加自觉地维护党的团结,不断增强学生的政治判断力、政治理解力和政治执行力。三是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让车体跑起来。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校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读书会、党课讲座、专题讲座、学习强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团结广大干部职工。
第二,加强文化建设,占领精神高地,增强凝聚力。校园文化是校训的拓宽、延伸和具体化,包括工作作风、教风、学风和积淀的文化精神和学术氛围,能熏陶、启发、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一方面,要营造红色的校园氛围。坚持红色基调,加强“马”“公”校训教育,打造浓厚的红色文化基因;开展“四个一”党性教育,将红色基因传承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将红色文化融入园林、门墙、雕塑等细节的设计和施工中,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一方面,我们应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坚持“严格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多举办经典诵读、文艺汇演、红色故事分享、音乐史、书法、摄影、歌唱等学生论坛和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网球比赛等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校园生活,展示学生风采,增强党校学习生活的凝聚力。
第三,加强能力建设,占领学术高地,提升影响力。党校教师是不一般的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荣使命。他们要专心学习,虔诚提问,精心育人,提高“以学术讲政治”的能力,当好新时期的“积极推动者”、“坚定捍卫者”、“可靠先锋”。一方面,要加强政治道德建设,培养无愧于兴校强党重任的好教师。教人理论,首先要懂理论,要信理论;教党性的,首先要讲党性,加强党性。党校教师要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始终对马克思主义真诚执着,忠诚深刻,成为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楷模,引导学员学、懂、信、用。一方面,要加强学养建设,培养新时代实用的名师。党校教师的第一任务是教学和科研,第一标志是教师和学者,必须把学术作为自己的根和魂。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打牢教育党的理论基础。要长期在理论研究和学术探索上做出贡献,为传道授业打下扎实的学术基础,积极参加学生大讲堂、学生互动交流等活动,相互学习借鉴。
第四,加强学风建设,占领作风高地,增强净化力。党校学员都是党员中的干部,一般在原单位或地区担任一定级别的领导职务。抓住他们的学风,可以通过转变学风,起到示范和带动政风的作用。一方面,要建立严格的标准,形成严格管理的浓厚氛围。完善学生管理、纪律监督宣传、培训考核、成果应用等制度和方法,确保学生管理有章可循、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要担负起严格的责任,完善敢于抓、敢于管的长效机制。要担负起学生教育培养和日常管理的主体责任,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学生管理全过程。“选、育、管、用”是干部教育培训的完整链条。要科学“选”,分类“育”,严格“管”,合理“用”,不断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的流程和机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在党校机关党支部集体学习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