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第二批专题教育下移,点多面广,更贴近基层。党员干部要始终做到“以人为本”、“贴近群众”,倾听群众的“真心话”,及时做好阶段性反思和总结,使第二批专题教育走得更远、更深。现在结合自己的所学、所想、所感、所悟,谈一些体会。
一是拉近与群众的沟通距离,认真倾听群众的“真实评价”,拓宽沟通渠道,充分了解诉求。这是实践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xx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保证。“金杯银杯不如人口碑”。主题教育的效果如何?要始终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认可、取得实效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关键。党员干部要自觉“开门”,主动邀请群众到干部中来,拓展和畅通与群众沟通的渠道。搭建群众参与载体,创新群众参与方式,多角度了解群众诉求,倾听群众声音,让群众参与评价打分,自觉接受群众评价监督,通过“问计于民”,不断增强群众在主题教育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二是拉近与群众的心理距离,认真倾听群众的“真实建议”,倾听群众的声音,感受群众的冷暖。习近平同志强调,“以人民的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群众工作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主题教育的成效不应该用冰冷的数字和枯燥的文字来表达。既要请群众到干部那里去,也要让干部到群众那里去。要主动和群众“敞开心扉”“敞开心扉”,“敞开大门可辅导”引入外部评价机制,倾听群众的声音,感受群众的冷暖,想和他们在一起。针对调查研究的落实和疑难问题的最终解决,向群众征求改进工作的宝贵意见,以此提醒干部履职尽责。解决好“中梗阻”,找到群众中的“存在感”,服务好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迫使自己今后多反省反省、经常整改问题,始终以“效果明显不明显、群众满意不满意、职责不到位”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三是拉近与群众的生活距离,积极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时刻想他们之所忧,解他们之所难。“深入群众取水,背离群众断根”,干部作风好不好,群众眼睛是雪亮的,眼睛是雪亮的;如何转变党员作风,群众最有发言权。对主题教育效果的评价不能“只看上面,不看下面”,也不能只看表面功夫,忽视实际效果。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走出家门”,“与群众同行”,融入群众的“朋友圈”,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主动请群众评判,坚持把效果评价建立在群众的喜与不喜上,经常想一想,解决了多少群众的忧、难、忧。有哪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吗?群众能打多少分?要强化乐于接受、敢于接受、勤于接受群众评价的政治自觉,不断强化履职责任。在如何取得更好的调研成果、如何突破重难点工作、如何取得更好的专题教育效果等方面,要主动作为,虚心“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确保迫切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准确有效满足群众需求。“国以民为本,国为民立”。党员干部要结合第一批主题教育的学习成果,认真开展复盘工作,始终做到“以人为本”、“贴近群众”,倾听群众的“真心话”,用实干和努力赢得群众的认同,用群众的获得感检验主题教育的成果。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 听“实言实语” 办实事好事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