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根据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研讨班的议程,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我的体会。习近平同志强调:“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不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未来推动。”没有等待的荣耀,只有精彩的作品。昔日的辉煌,靠的是广大劳动者敢试、敢为人先、敢为人先。今天和明天,我们仍然需要全体员工继续奋斗,再创辉煌。一是讲党性,提高政治建设能力。习近平同志指出,讲政治最根本的是讲党性。一是加强理论武装。我们的专业素质和领导能力直接影响决策水平、管理成效和发展成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加强学习。最根本的是学习、理解和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这一理论武装到每一个班子成员和每一个员工,切实把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和党组织建设落实到日常管理的各个方面。二是对党绝对忠诚。政治转型,信仰缺失,让很多人滑向犯罪的深渊,成为历史的罪人。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必须时刻坚定信念,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旗帜鲜明,严明政治纪律,始终立场坚定。我们要深刻理解“两个维护”的政治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坚决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标准和根本准则。三是提升格斗技巧。我们党是在内忧外患中诞生的,是在艰难曲折中成长的,是在攻坚克难中成长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四是树立全局观念。要进一步适应当前工作的严要求、高标准,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紧扣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工作和队伍建设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五是严守政治纪律。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首先是政治纪律和规矩。严明党的纪律,首先是严明政治纪律。二要讲责任,提高决策能力。责任心是党员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只有拿出担当的勇气和魄力,善于担当,才能提高领导的决策力,增强干部的决心,增强工作的执行力,推动工作持续快速发展。一是大事难担。就是面对矛盾要敢于面对困难而不是当鸵鸟,面对危机要敢于站出来而不是当逃兵,面对错误要敢于承担责任而不是找替身。第二,无私无畏。首先,关键的几个树立了榜样。有多大的责任,就应该有多大的担当;多大的责任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责任必须从领导干部做起。只有把“头雁效应”发挥出来,别人才能效仿,才能承担责任。二是锐意进取,谋求发展。当前,我们正处于持续努力和高质量发展的最关键时期。不进则退,退得慢。这里我再讲一下经济发展的问题,一定要牢牢抓住经济发展这个基本点。经济发展不能放松,松下将不堪设想。要保持势头,就要有“不破楼兰,不还之”的劲头,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谋发展的使命感,加快完成目标任务,在激情奋进中攻坚克难。三是找了以后要大胆。说一千句一万句,做到。不,根本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你搬家之前做一个决定。只要想好了,就要胆子大一点,动作快一点。现在有的人看东西慢,行动慢,对发展机遇认识慢,对上面的政策理解慢,对新事物接受慢;有的过分强调客观,有严重的畏难情绪,想做又怕做。众所周知,拖延症拖走了机会、发展和事业。第三,容错纠错是责任。我之前说过“对负责的人负责,让有前途的人有一席之地”。我想,只要主任创业,不谋私利,哪怕有一些错误、纰漏,dangwei也会辩证看待,绝不会让负责人流泪,让负责人心寒。在这里,我也想强调一点,宽容不是纵容,保护不是庇护。同志们在思考工作的时候,我们可以容忍一些错误的思想,但决不允许他们因为不学习而没有思想;我们可以容忍改革创新中的错误,但绝不能让自己固步自封,耽误发展。第三,要讲方法,提高执行能力。执政之道,在于落实。坐着说话不好,更别说没完没了地争论了。我们不缺思想者,而是实干家。当务之急是大力实施这些措施。一是坚持突出重点。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要善于盯着大事打攻坚战,盯着急难险重打歼灭战,盯着薄弱环节打持久战。紧紧围绕安全这个基准,政治机关的政治性是明确的、具体的。围绕安全的每一个环节都与政治有关。守住安全底线才能守住政治底线,必须把政治落实到安全的各项工作中。第二,坚持问题导向。方向是行动的指导和方向。问题、目标、结果是事物发展的“三面”,相互联系,相互接受,相辅相成。问题是出发点,目标是根本点,结果是落脚点。一种是以解决问题为手段。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深入工作的过程。解决困扰和影响政法工作发展进步的问题,关键是要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需要以零的心态不断强化发展意识,切实增强补短板、解难题、抓落实的责任和工作能力,在全面提升科学管理水平上争取更大的成绩。二是以目标任务为牵引。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凝聚力量。各单位、各部门要对照年度目标进行自查,看是否及时完成进度,工作质量如何。要做到及时进步,就要总结经验,继续巩固提高,确保取得好的效果。如果落后于进度,要找出原因,强化措施,全力冲刺。任务完成得不好,就要进一步理顺工作思路,坚持目标不放松,瞄准目标一步一步落实,久久为功。第三,要以工作的有效性为基础。这项工作做得好不好,必须用事实来说明。坚持结果导向,即以工作成效为检验标准,比如讲政治、顾大局,以守纪律、懂规矩为检验标准;强调团结和责任,以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和决断力为衡量标准;注重发展和业绩,以自身定位为衡量标准,创造辉煌业绩。第三,精益求精。这是一种方法,一种态度,一种境界。第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句话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最好只是暂时的,更好的是长远的,要求我们任何工作都不能满足于现状。第二,不要雷同,做好细微处。“差不多”是我们一些同志平时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其本质是一个态度问题,与能力无关,与一个人的品行、性格、习惯有关。“差一点”的心态看似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几个小“差一点”,加在一起,就会导致“差很多”,长远来看对工作、事业、自我成长都是不利的。三是让优秀成为习惯,让优秀成为常态。工作态度决定成长的高度。如果只是追求检查过关,往往是敷衍了事,对自己要求不严,工作中往往会有疏漏。久而久之,难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最后我们也会逐渐变得平庸。只有这样,优秀才能成为一种习惯和规范,才能让我们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第四,要严格要求,提高团队建设能力。“为政之道,不在用人之前。”从工作实践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队伍建设是政法工作的基础,没有队伍建设那么重要。在此,我想澄清几个问题。首先是关于制度的实施。现在制度建设的问题不是没有规律可循,而是没有自觉执行。这个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各个单位,具有普遍性,已经成为制约政法工作创新发展的最大问题。一方面,制度落实不到位是因为“路径依赖”。我们有些部门,甚至少数领导同志,还没有养成自觉执行制度的习惯,往往凭经验办事,强调过去是这样做的;另一方面是管理无效的原因,有的管理者没有管理思维,有的管理措施没有明确要求,有的责任不到位。是否实行,是认识问题,是方法问题,是兴趣问题,是制度问题。目前关键是从制度上解决提高执行力的问题。特别是要重视和加强机制建设,努力发挥机制的制度保障作用。机制是一种制度化的方法,在制度中起着基础性、基础性的作用。它能保证系统的各要素以一定的方式相互作用,进而在系统实施中形成“适应”状态。因此,制度离不开机制,没有机制就难以落实制度。今年以来,xx xx xxdangwei提出队伍管理既要严又要优,以“严”为主基调,以“优”为底色,就是要抓队伍的执行力,使制度出牙、带电。通过激励、奖惩、问责等制度安排,促使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让得过且过者没有市场,装得无所得者没有机会,以作风建设“新常态”确保干部“在状态”。二是团队能力提升的问题。就xx xx xx而言,有不少单位。以后在各类岗位培训和技能竞赛中一定要榜上有名,力争出人头地。必须有一批专业带头人,在系统内有知名度,在单位是带头人。他们必须在安全治理、依法行政、队伍支持、新闻宣传等方面有自己的“技能”,让这些人有座位、有平台、有掌声。同时,要建立一支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高水平生产经营员工队伍,在生产组织、技术创新、财务管理、质量控制、认证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都要有一流的队伍。第三是团队结构的问题。由于各种原因,这个问题在所有单位都很普遍。球队批次结构决定未来发展。作品靠什么和别人竞争?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优秀的人才,所以改善团队结构尤为重要。疫情防控时期,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就是我们这支年轻的队伍,他们在主战场上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事实证明,年轻同志可以担当重任。当前,一方面要把培养使用年轻同志作为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在继承好的基础上,加快培养年轻干部,灵活运用“师徒”模式,既要“减负”,又要“教法”。另一方面,要不断有效激发团队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活力,充分调动各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坚持激励和约束并重,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激励作用,真正给想干事的人一个机会,给他们一个舞台,给工作成功的人一个待遇。同志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们既不能满足过去,也不能辜负未来。我们应该天道酬勤,努力工作不欺。让我们以这次主题教育为新的起点,在上级dangwei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同心同德,奋发有为,推动全局工作高质量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在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研讨会上的讲话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