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做好新时期党的统战工作的重要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推进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和《关于乡镇(街道)商会登记管理的文件》精神,把加强乡镇(街道)商会建设作为推动统一战线工作向基层延伸、助力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创新点和突破点,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85个乡镇(街道)商会,覆盖率达60%,引进农村朋友投资项目296个,总投资720.5亿元,其中“湘商回归”投资项目194个,实际到位资金357.2亿元,为统一战线赋能乡村振兴铺平了道路。
第一,准确规划,建设好商会“先手棋”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下大力气凝聚多方力量,明确协会成立标准,完善运行机制,为乡镇(街道)商会发挥作用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实行“四级联动”。x委高度重视乡镇(街道)商会建设,将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与“以企兴村”、“回归湘商”、“迎老乡、回老家、建家乡”工作深度结合,成立湘商回归和“迎老乡、回老家、建家乡”领导小组,召开“迎老乡、回老家、建家乡”实地推进会。制定《促进湘商回归实施方案(2022-2026年)》,明确各地要依托乡镇(街道)商会,每年引进2-3名家乡朋友来家乡投资,采取“统一部署、示范引导、因地制宜、整体推进”的方式,切实加快全市乡镇(街道)商会建设步伐。建立“市统筹、县调度、乡牵头、村发动”的常态化联动工作机制,简化乡镇(街道)商会注册流程,指导县市区出台乡镇(街道)商会建设实施方案,组织乡镇成立商会筹建工作小组,由dangwei书记任政委,乡长任组长,村书记负总责,知名乡友任顾问,实行周例会、月调度工作。
二是做到“四个统一”。以创建“四好”商会为抓手,从自身建设、功能、联系服务、管理考核等方面实施“四统一”运行模式,即形象统一标识,要求统一悬挂中国工商联标志;统一责任和职能,明确乡镇(街道)商会在乡村振兴、招商引资和社会治理中的职能;统一管理体制,建立县级dangwei统战部、工商联指导体系,纳入县级总商会统一管理;统一考核机制,制定年度考核细则,将乡镇(街道)商会建设纳入乡镇街道绩效和统战工作考核内容。
三是设置“四梁八柱”。完善各项机制建设,明确按照党组织、办公场所、专职人员、规章制度、活动组织、经费保障、工作有效“七有”开展标准化建设,探索建立乡镇(街道)商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流工作,形成互动交流、互学经验的良好氛围,创建了湘阴岭北镇、汨罗神顶山镇等商会。
第二,尊贤有礼,激励农村朋友“回乡”
积极营造重视、尊重、崇尚乡贤的良好社会氛围,以德、以情、以业引智,加强联系和友谊,优化政策服务,完善融入机制,让乡贤愿意回来、留下来、发展好。
首先是建立一个“信息网络”,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求人才。按照德、才、绩、威“四有”标准,动员全市各镇(街道)以村(社区)组为单位,全面摸清各路乡友的姓名、电话、公司、住址等信息,确保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建立健全全市乡友代表信息库。比如,县工商联充分发挥异地商会与外地友人的桥梁作用,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大排查、摸底调查,收集建立了6850名农村友人的“名录库”,推动农村友人由“四面出击”回归到“循图而行”。
二是打好以怀旧聚集好人的“情感牌”。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带队走访、会见了连甸县、镇、外地商会的海外友人,通过建立驻外联络站、举办研讨会、举办当地节庆活动等多种形式的“走出去”、“召回来”,加强沟通,增进感情,千方百计引导海外友人回国投资创业。比如,建立县乡村两级干部优秀人才制度,全面推进异地商会、乡镇(街道)商会建设,形成了高层推动、上下联动的良好氛围;各乡镇通过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拍摄一部家乡宣传片、举办一次家乡朋友座谈会、组织一次实地观摩考察、向外地朋友发出倡议书),多角度、多层次讲好乡镇故事,展示农村新面貌,宣传农村先贤事迹,不断激发家乡朋友回乡的心。
三是构建招聘人才的“资源库”。创新招才引智方式,以“捐资引建项目”为抓手,挖掘现有资源包装策划项目,积极宣传推介,动员广大农村人才投身家乡建设。特别是要充分尊重老乡意愿,以老乡意愿主导建设为主要方向,以自愿自由选择原则为主要阵地,以宣传和公众监督为保障,引导老乡自愿自由主张“家门口”工程建设。同时,大力推动理赔项目上台公示,名称、金额一目了然。大家共同见证,增强了村民朋友的参与感、认同感和获得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目前,全县乡友捐赠项目1059个,申报项目资金达3.75亿元。
第三,多维度努力奏响乡村振兴的“奋进乐章”
扎实开展“三帮”行动,积极引导乡镇(街道)商会发挥独特优势,积极参与“万企振兴万村”行动,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勇敢作用。目前,全市民营企业1032家,有“村”696个,项目1288个,总投资75.7亿元,居全省首位。
首先是帮助行业。整合商会各行各业资源,创新“商会+”举措,秉持“商会牵线搭桥、民企互助”理念,通过能人示范、特色产业培育、回乡建厂办企业等方式支持家乡发展壮大,促进“每企兴村”常态化、长效化。如镇商会副会长投资600多万元改造高标准农田3000多亩,实现了“变小田为大田”、“变低产为高产”,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被央视《焦点访谈》、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街道商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引导村民回乡创业,不断扩大玉竹、油茶、有机蔬菜、香莲等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打造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开创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第二是捐款帮助有需要的人。各商会和民营企业始终树立致富思源的理念,义利兼顾,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家乡的公益事业,帮助家乡摆脱困境。如乡商会组织村民成立“大爱”慈善协会,先后筹集捐款3.4亿元,发放帮扶资金1.4亿元,精准帮扶困难群众3.8万人,被国家民政局授予“中华慈善奖”。镇商会引导会员捐款近500万元支持公益事业和美丽家园建设,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三是招商引资。各商会充分发挥“引凤”、“养凤”作用,积极牵线搭桥,利用农村条件和人脉优势开展招商行动,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理念、项目回流,推动一批优秀人才和优质项目在家乡落地。比如,乡镇(街道)商会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加强与上海、长沙、深圳等地商会的联系,组织会员与海外友人参观交流,帮助寻求合作机会。乡镇(街道)商会,深挖资源潜力,推进招商引资,今年围绕己内酰胺下游产业链和炼化一体化项目,引进了33个链条延伸和链条修复项目,总投资248.5亿元。以乡镇(街道)商会为载体,举办湘商回归暨“迎乡、回乡、建乡”助推乡村振兴农业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涉及特色种植、乡村旅游、精深加工等。,签约项目16个,总投资8亿多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交流发言:以镇级商会建设为抓手 助力乡村振兴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