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商会是街道非公经济聚集资源、帮扶共享、抱团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dangwei政府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沟通的桥梁,在加强政企交流、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去年以来,阳泉矿区坚持“两个健康”主题,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创新,坚持面向基层,着力激发基层组织活力,通过“五个提升”积极推进街道商会规范化建设。截至2022年1月26日,全区6个街道商会全部注册成立,在全省率先实现县街商会100%全覆盖、注册登记100%全覆盖。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提供全方位支持,夯实街道商会建设基础。
2020年6月,民政部、全国工商联印发《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商会登记管理的通知》,要求深化街道商会改革,建立健全街道商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街道商会功能和作用,规范街道商会自身建设,完善街道商会管理服务。按照文件要求,矿区迅速开展推进街道商会注册工作。
《关于推进工商联所属街道商会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出台,明确稳定街道商会的职责定位和组织架构,将街道商会注册所需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明确要求各街道积极支持街道商会建设,将街道商会基本工作经费纳入街道财政预算,每年保障一定的活动经费。每个街道商会年度工作经费不低于1万元,示范点街道商会不低于2万元。统战、工商联等部门发展良好。同时,突出四个工作重点,为商会建设打好基础。做好街道商会示范点规范建设,抓示范、点区域。首批2个街道商会被确定为2021年矿区街道商会示范点创建单位,以促进资源开放共享,组织互联互通,使“平行线”交叉成“立体网”,有效带动其他街道商会的建设实施。
第二,强化统战工作格局,建立运行机制,为街道商会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统战工作要有效覆盖商会,充分发挥工商联的指导、引导和服务职能,确保商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可以说,统战工作对商会的有效覆盖,既是新时期统一战线发展的现实课题,也是商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矿区不断加强对大统战格局下街道商会运行机制的研究,坚持dangwei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格局。以街道商会改革发展为切入点,建立了商会与党政领导干部联系制度,畅通了商会向dangwei政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的渠道,下好了一盘棋,上下联动、左右协调,促进了街道商会登记工作的顺利实施。出台区委区政府联系街道商会工作制度,推动资源向街道商会倾斜,通过建立沟通联系机制、集中调解机制、多方位服务机制,为街道商会解决过河“桥”和“船”的问题。要求定期向街道商会通报区委区政府关于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向街道商会会员企业介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招商引资政策和项目、规范性文件、公共政策、行政措施等涉及行业重大利益的政策。开通“政商直通车”,及时了解和发现街道商会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区委书记亲自审批,责成责任部门落实和跟踪监管,帮助和支持街道商会服务非公经济发展,赋能街道商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因地制宜,发挥企业家作用,推进街道商会特色建设。
从阳泉矿区来看,各个街道商会既有共性,又有不同的特点。比如有的街道商业企业多,有的街道中小企业多;有的街道有很多有实力的企业,有的街道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有些街头创业者参与感很强,有些则处于观望态度。根据这些特点,矿区在推进街道商会建设中,不仅制定了统一的程序和统一的制度模板,还赋予了商会更多的自由裁量权,鼓励街道商会创新模式,打造自己的特色和亮点。
矿区出台《关于加强街道基层商会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明确街道基层商会会长为商会企业家、法人,分管统战工作的副书记为常务副会长,分管经济的副局长为副会长,街道统战工作者为秘书长, 社区和农村统战工作者负责社区和农村商会的工作,将工作延伸到最基层的基层单位。 同时根据各街道的实际情况,比如是否收会费,会费标准是多少;团队成员有多少,成员规模有多大;场地的选择是在企业还是街道办等。,让不同的街道商会有不同的创新。对于一些不确定的创新模式,按照商会的要求,先行试点,让街道商会真正有活力,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商会制度设计上,要充分发挥企业家的主观能动性,严格控制商会会长、秘书长人选,真正把政治觉悟高、社会活动力强、责任心强的同志选出来。商会组织架构的设计充分考虑会长的意见,商会的人事安排充分征求企业家的意见,培养商会成员的主人翁意识,赋予商会企业家更多的管理权限,真正让商会的企业有组织归属感,把商会当成自己的家。
四是加强规范引导,积极解决问题,提高街道商会规范化建设水平。
针对街道商会登记注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积极解决问题,将“解决”的思路贯穿于街道商会登记注册的始终。比如国企工作人员能否在商会任职、街道商会能否被认定为行业协会并享受相关政策、街道商会工作人员的构成和作用、街道商会成员的素质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寻找政策依据、借鉴先进经验、相关部门具体指导等方式逐一解决。
关于“国有企业人员作为街道商会个人会员并在商会担任职务”的问题,在征求上级部门意见后,以回函的形式向街道商会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关于街道商会是否为行业商协会的问题,参照山东省民政厅出台的《关于优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服务的十条意见》,并向省、民政、审批部门请示,明确街道商会为行业商协会,在某些方面可以享受“四类”社会组织登记政策;关于商会的构成和作用,我区出台了《关于加强街道基层商会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文件,明确了商会的组织架构;关于街道商会会员发展质量,要引导街道商会充分征求企业家意见,严格把关,确保会员质量。
五是加强部门协调,创新登记模式,加快街道商会登记进度。
区委安排统战、工商联与审批、民政、财政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沟通机制,加强协调,及时处理街道商会登记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创新登记模式,尽可能简化登记手续,加快登记速度。针对区财政支持的注册资金无法转入街道商会开设的临时账户的问题,区审批局实行承诺制,街道商会做出书面承诺。区审批局在街道商会办理社会组织法人证书后,开设正式账户,将资金转入账户,完成所有手续;鉴于验资手续复杂,区民政局和行政审批局多次请示上级部门认可街道商会享受“四类”社会组织登记政策。在上传材料时,他们上传了相关政策文件和银行账单,省去了验资手续,简化了办理;为了减轻街道商会的工作量,区工商联与区审批局取得联系,专门指派专人为6个街道办理商会注册。对负责街道商会注册的秘书长进行了集中培训,规范了注册文本的格式,制定了统一的街道商会章程示范文本和内部管理制度,指导商会时刻收集、填写、上传信息,有效加快了注册进度。
街道商会的注册是街道商会管理的一个里程碑。注册的完成,使商会的身份合法化,开启了法人治理结构的管理,为商会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矿区街道商会登记注册实现了全覆盖,既适应了区域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又为矿区民营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搭建了友谊、交流、共同发展的平台,进一步扩大了统战工作的覆盖面,激发了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经验交流:“五个加强”竭力推进街道商会规范化建设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