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写作网101写作网101写作网

在调研成果汇报交流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以问题导向引领研究方向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也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新时期新阶段,新问题新情况与日俱增,深层次问题不可回避、不可回避。迫切需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触及本质,想办法解决难题。下面,我就讲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聚焦“实”字,深入一线发现问题。基层是问题的源头,是调查研究的主阵地。推进调查研究,必须以基层一线为重点,把面的铺开和点的深入结合起来,在一线找出真相,找出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调研,综合运用随机访谈、座谈调研等方式,到田间地头、屋檐下与百姓聊天,近距离倾听百姓心声,了解百姓所思、所盼、所忧、所急。坚持角色转换研究。用好干部一线考察识别机制,把基层工作一线和重点项目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主考场”,引导干部主动走出办公室、会议室的舒适区,眼朝下、脚朝下,潜到基层去思考。开展年轻干部“双向挂职锻炼”,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上级部门和一线岗位交流锻炼,引导干部由近及远、观其优劣、听其褒贬,在亲身实践中掌握真实情况、发现真实问题。坚持就地调查。充分发挥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的作用,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实践,遴选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队伍,参与基层群众声音征集活动。用好“三微一端”,广泛听取网上网下群众反映的问题,对网民推上热搜的事件更加敏感,对网上反映的问题及时汇总,防止调查研究留下盲区。

第二,围绕“准”字,深入研究分析问题。调查是前提,研究是关键。要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需要对调查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灵活运用多种问题分析方法,将事实和材料充分有机地结合起来,得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学会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把习近平同志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融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运用贯穿始终的正确世界观、方法论、立场观点方法。注重党员干部调查研究分析能力的提高,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依托“人民学习”平台,开展党员教育兼职讲师授课、组织网络讲座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从新的视角审视新问题。灵活运用社情民意分析问题。通过征集解决各种问题的“金点子”,引导基层干部和外来人才投入社会治理;深化“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发挥政府机关和单位群众信箱的作用,定期收集整理信箱中的意见建议,并酌情采纳;利用好网上收集民意的有效途径,广泛吸收和借鉴“民间智慧”。善用集体讨论分析问题。对疑难案件和疑难病症,领导班子要互通信息,共同研究,在议事、决策和处理上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利用好节日走访、谈心交流等方式,吸收借鉴老干部、老党员的独特观点,区分表面现象和本质原因、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阶段性问题和趋势性问题,为决策提供参考。

第三,围绕“破”字,深入落实,解决问题。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务实地解决问题。抓好逐项问题落实,对发现的问题逐一梳理,按照“物化、细化、量化、具体、可比、检查、考核”的要求,建立周对接、旬分析、月调度、季监控机制,列出清晰明确的问题、措施、责任、时限,逐一盯紧、逐一对账、逐一取消。坚持“立时立改”和“立长期”相结合,对短期内能够解决的问题立改,定期召开创新成果推进会、重点项目“碰头会”、阶段性进展交流会,建立“红黄旗”预警机制,对落实不到位、作风不实的问题及时提醒。对于短期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形成长期规划,时刻关注每个阶段的进展和成效,及时总结成果和经验,通过主题汇编、新闻宣传等形式,推广价值高、可复制、易借鉴的优秀成果,为更多的地方和群众排忧解难。坚持定期检查回访,以“一听两访三谈”的形式开展工作回访,了解干部履职情况,把解决问题作为考察干部履职情况的重要内容之一。用好领导干部带头攻关等手段,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确保问题彻底解决。

就这些,谢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在调研成果汇报交流会上的发言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