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同志们:
省委十一届五中全会对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作出总体部署,有力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向着“两个确保”目标奋勇前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的辉煌篇章,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我市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着力打造对外开放桥头堡和枢纽经济新高地,全力推进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建设,致力建设“七大强市”,大力实施“七大行动”,为开创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新局面作出了贡献。现将相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聚焦项目建设,坚定不移培植发展优势。加强项目规划储备。牢牢坚持“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抓住国家围绕补短板、调结构、增后劲继续扩大有效投资的政策机遇,以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重点,全力在基础设施、仓储物流、社会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谋划一批国家支持的重大项目,最大限度地将优势政策转化为支撑我市发展的具体项目。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紧盯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按时完成率等指标,分类指导重点目标任务,分步推进,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加强土地、能耗、环境容量、金融等要素保障,全力加快项目进度。完善项目推进机制。严格落实领导分包制度,完善项目建设加速机制,坚持每周一召开经济运行和项目建设调度周会,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滚动开展“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实现投资有支撑、增长有动力、发展有潜力。
着力开放招商,坚定不移积聚发展潜力。着力加强产业链招商。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狠抓产业链薄弱环节通过延伸链条招商引资,引进上下游企业和相关配套企业,做好集团化延伸链条,形成产业链高度整合;紧盯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扩链招商,集中资源吸引“链主”企业,吸引更多优势企业集聚,努力向中高端迈进,成为国内大周期、国内国际双周期的关键一环。着力在重点领域招商引资。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紧盯央企和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动态更新重点产业链地图和招商路线图,充分发挥招商大使作用,推进全产业链、全产业园区、全产业集群引进, 并努力打造空之间集中度高、上下游紧密合作、供应链节约高效的产业链集群。 同时,积极筹备第九届中国国际华商节,组织招商、项目对接、考察洽谈等活动,确保吸引一批大而好的项目。依托河南商务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建设,着力招商引资。围绕“一地一极两区”功能定位,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强化产业支撑,夯实发展基础,力争“一年启动产业布局,两年形成产业集聚,三年提升产业品质,五年实现产业繁荣”,努力打造未来30年新的发展平台、新的发展载体、新的增长极。
聚焦产业升级,坚定不移巩固发展支撑。大力实施产业发展升级行动。围绕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规划布局、枢纽能级大力提升,建立健全“专精创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大创新主体支持力度,实施“头研”企业和“专精创新”企业培育计划和上市企业出清计划,支持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统筹推进“六新”突破。以新基础设施、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产品、新业态为重点,扎实推进我市省级新兴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加快省级前沿新材料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资源要素供给。积极引导高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度对接产业发展,加快补齐人力资源短板,努力构建“技术-产业-资本-人才”的现代产业要素循环体系。致力于工业倍增。深入实施工业“引擎”、农业“金土地”、服务业“金钥匙”等产业倍增计划,在注重产业集聚、扩大总量的同时,注重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在致力于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激活市场主体的同时,注重推动企业创新,加强企业成长的梯次培育;在优先发展制造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同时,注重未来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发展的战略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全力构建制造业“3+4+N”优质现代产业体系(“3”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制鞋、食品三大传统产业;“4”是四个新兴产业: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N”是生命健康、新型碳基材料、氢能与储能、类脑智能、超宇宙等N个未来产业。
着力优化环境,坚定不移扩大发展主体。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优化产权结构,完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提高企业服务质量和效率。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定期开展“万人帮万企”、“企业服务日”、“企业家大讲堂”等活动,建立健全企业问题及时收集解决机制,当好“金牌服务员”,确保企业在我市安心投资发展。深化“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提高服务效果”改革。系统重塑行政审批制度,整体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抓好政务服务事项一体化改革,继续推进审批流程再造,全面推行一事一办、一网运行、全程网络化运行,努力提供更加公平、公正、高效的政务服务。营造公平规范的法治环境。创新开展“代码监管、即时服务”平台建设,持续推进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整治,严格规范涉企收费行为,严肃纠正违法审批、违法执法、不作为现象,坚决纠正“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营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
着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激活发展动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大力实施改革开放运动,促进改革体系的整合、协调和高效,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入推进县级简政放权、县财政直管、一县一省级开发区“三项改革”,做好市县重塑改革“下半场”,巩固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成果。扎实开展招才引智。完善“引才留才”全链条,深入推进“百万回流”、“名医进商”、“名师进商”工程,用好“杰出学者”激励机制和人才奖励专项资金,加强战略性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梯队建设,扩大人才“蓄水池”。打造高能创新载体。重建振兴市科学院,积极推进神农种子实验室、黄穗种子实验室建设,高标准建设“智慧岛”,加快创建国家高新区,实现国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省级高新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全覆盖。
着力落实责任,坚定不移强化发展保障。加强党的领导。认真履行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政治责任,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部署转化为我市发展的具体目标、任务和措施,逐项抓好落实。改变工作方式。巩固大兴调查研究成果,狠抓作风建设,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沉到一线摸实情,深入基层想办法,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团结奋进的凝聚力、善行义举的执行力、攻坚克难的战斗力,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突出“三讲”原则(注重在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选拔任用干部,在乡村振兴和开放招商主战场锻炼使用干部,在防汛抗灾、抢险救灾等重大关键时刻考察认定干部),定期实施“育苗”计划和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种子计划”,进一步优化年轻干部成长路径。提高干部能力水平。扎实开展第二批学习贯彻习xx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实绩”的总要求,下大力气以学铸魂、增智慧、正品行、促工作,不断强化学习意识、使命意识、奋斗意识,努力锤炼专业业务能力、筹划建设能力、决战决胜能力。激励行动。完善鼓励拼搏、宽容失误的机制,严格落实“三个区分”,旗帜鲜明地为谁主管、为谁负责、为谁支持,努力营造更加清正廉洁的政治生态,建设更加忠诚干净的干部队伍,推动更具活力的高质量发展。
报告完成后,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现场观摩会上的汇报发言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