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建设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刻认识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新挑战,积极创新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未来的成长发展中用正确的意识形态选择正确的行为,在实现学生健康发展的同时促进国家更好的发展。
一,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领导力挑战
由于学生接触网络时间长,思想不成熟,在接触西方国家传播的不良思想时,会受到其不良思想的影响,意识发生动摇,产生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意识形态。如果他们不能及时教育和引导,就会出现不良行为,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进一步影响国家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高校应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严格把握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不断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意识形态,避免受不良思潮的影响,从而实现健康成长发展的教育目标。
(二)网络微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挑战。
中国进入信息时代后,信息技术的发展呈现出飞速发展的趋势。各种信息可以整合到各种网络微媒体中,没有设置相应的门槛拦截各种不良信息,导致学生在接触网络微媒体时会受到各种不良信息影响的现象。同时,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微媒体具有碎片化、广泛性、隐蔽性等特点,高校思想工作难以及时挖掘出学生的思想问题,增加了思想安全管控的难度。
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一)实施双重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思想工作是针对学生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针对学生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到思想工作中后,通过双重教育引导的过程,使学生迅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可以显著提高教育质量,快速实现思想工作的目标。
(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导向作用。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会教给学生各种正确的思想形态,帮助他们认识各种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以及面对各种事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思想和行为。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会利用各种方式促进学生对教育的接受和对教育观点的认同,特别是将学生的思维融入到教育教学中,然后通过学生的思维过程快速了解教育内容和教育观点的认同,将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融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从而在促进学生思维健康成长的同时实现思想工作的目标。
(三)思想指导可以贯穿学生的学习。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专门的课程,而且在国家的教育要求下,已经融入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目的是用正确的理念和价值观不断感染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健康成长。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实现思想引导贯穿学生学习始终,达到不断作用于学生思想、引导学生向正确方向成长的目的,在高效实现思想工作目标的同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展。
(四)实现及时教育和引导
从上面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贯穿学生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问题。比如,教师可以及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运用各种有利于促进学生认同教育观点、纠正错误观念的措施来实现有效的教育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并以自己的行为来实现健康成长发展的教育目标。
三,实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强化主动性,努力构建意识形态工作新格局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了谁”的根本问题,是我们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遵循。高校要培养和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全面发展的可靠接班人,就要理直气壮地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教育阵地,提高战斗力。
因此,要提高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沟通协调,形成“机关职能部门-科室-辅导员-学生党员”四位一体的联动工作机制,自觉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学校长远发展的根本工作,坚决杜绝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没必要忙活的现象。
(二)建立健全制度,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
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促进意识形态工作目标的快速实现,必须创建完善的制度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该制度的内容应包括:一是调查研究学生思想动态的具体时间和实施的调查方法。这一环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设置调查方法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取有趣的方式,或者引入真实案例让学生发表看法,匿名回答,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获得他们真实的思想意识,进而实现有针对性的教育过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促进思想工作目标的快速实现。第二,保证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在对学生的思想问题进行调查后,需要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可以由专业教师进行思考和讨论,通过公开课的方式确定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有效性,然后落实到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第三,教学反馈。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后,应当对教育过程进行反馈,并记录反馈信息。同时,采取措施在教师中讨论反馈信息,进而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足,并制定改进策略,落实到实际教学中。这个要求要落实到制度上,督促老师反馈,改进不足。
(3)注重思想政治队伍建设,从高站位提高队伍素质。
一支政治素养高、学术能力强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保证。首先,高校教师要端正对思想工作的认识,突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业务素质,加强集体备课、名师讲座、教学竞赛等环节。合理安排教师工作量,提高课时计算标准,规范教学检查指标,将教学质量作为职称晋升、专业考核和先进评选的重要指标。其次,建立评价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指标,引导和激励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政治性、时代性和战斗性,勇于和善于讲好中国故事,彰显制度优势;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培训力度,以多种形式组织开展集中备课、示范课观摩、教学竞赛、专业培训等思想政治教研活动,创造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加快培养一支理论功底深厚、经验丰富的优秀思想政治队伍。
(四)构建信息平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教师很难及时挖掘出学生接触到的不良信息,进而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去面对不良信息。具体措施是:首先,建设“双开互通”信息平台并进行宣传,可以将信息平台的功能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使用信息平台,实现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在遇到难题时,利用信息平台匿名向老师求助,老师可以提供建议,为学生保守秘密。当学生的困惑和存在的困难得到有效解决时,就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健康成长,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其次,将各种真实案例引入信息平台,引起学生的交流和讨论,通过这些案例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挖掘不利于学生成长的思想因素,根据掌握的信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后,创设活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和价值观。可以在信息平台中创设激励活动,围绕“红色文化”创设活动,让学生了解“红色文化”,被“红色文化”感染,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达到思想工作的目标。
(五)充分发挥学生的骨干作用,突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和其他学科一样,要向学生传授思想知识,学生应该是课堂和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发挥学生的骨干作用。具体措施是:第一,教师要尽可能了解每一个学生,挖掘出思想正确、学习能力好、性格开朗、组织能力强的学生。其次,积极与被挖掘的学生沟通,了解大部分学生的喜好、存在的不良思想和不良事件。根据学生的喜好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把学到的不良思想和不良事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实现教育方式和内容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达到显著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进一步促进思想工作目标的快速实现。最后,引导骨干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思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由教师进行的,但师生之间存在距离感,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让学生骨干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无话不谈,作为挖掘和解决学生问题的桥梁,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实现教育目标。
高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基地,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场所。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可以有效提高思想工作的效果,从而快速实现思想工作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加强和改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振奋精神,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思想意识、责任意识和行动意识,鼓励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落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求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