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写作网101写作网101写作网

调研思考:影响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基石”。他们肩负着推动乡村振兴、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的重要职责,是党和政府联系基层的重要纽带。 近年来,面对工作常规多、任务重、压力大的基层环境,一些基层干部在履行职责、保持昂扬斗志的前提下,不愿意、不愿意、不敢行动。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干部的成长进步,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亟待引起重视和解决。 一、有问题 一是“扎根基层”的要求与“留不住人”的矛盾突出。 目前基层引进和储备人才还存在困难,人才需求和供给对接不够精准。 调查发现,很多进入基层的年轻人只是把基层当成一个暂居地,一有机会就会通过考试、借调等方式离开基层。 同时,一些学历低、年龄大的地方人才被分数、年龄等硬性录取条件排斥在基层干部队伍之外,容易造成“想干事的进不去,进来的留不住”的矛盾局面 二是需要“深入群众”和“走不下去”的矛盾突出。 现在很多在基层工作的年轻人,由于文化素质高,文字处理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强,大多被安排在党建办、党政办等以文字工作为主的内务部门,在办公室从事各种统计和汇报工作,很难有机会深入基层,贴近群众。 同时,一些基层干部党性修养不够,群众意识有所弱化,积极性和责任感不足,与“一懂两爱”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第三,“因地制宜”与“不敢创新”的矛盾突出。 一些基层干部因循守旧,思想不够解放。遇到新的矛盾,他们习惯于按套路出牌,寻找现成的经验。他们的工作看似完全由上级执行,实际上却缺乏创造力和新意。 容错与问责边界不清,存在容错内容宽泛、容错标准模糊、解释与裁量差距大空等问题,使得基层干部倾向于保守和稳妥,遵循谨慎、少说、少做的行动逻辑。 同时,舆论环境让基层干部不敢有所突破和创新。 第四,“价值追求”的需要与“能力短板”的矛盾突出。 必考人才的招录方式虽然提高了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但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农村急需专业人才的筛选。 比如,懂电商、懂管理的人才缺乏,使得农村科技推广成为难题,发展农村新业态不易。 现有的干部培训班农业性少,技术性、思想性、政治性多,容易导致内容与需求脱节。 城乡供求信息不对称。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士和热爱乡村的各界人士,有意愿、有能力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出谋划策。但是缺乏整合这些资源的平台组织,社会协同没有被激活。 二、对策建议 一要完善基层干部储备机制。 首先,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特别是经济落后、贫困偏远的农村地区,适度放宽人才选拔的学历和分数要求,突出政治素质和能力素质,为立志改变农村、服务家乡的本地人才提供更多机会和渠道。 其次,要加强年轻干部的选拔。建议选派一定比例的年轻干部,以驻村帮扶、挂职锻炼、随班学习等形式,下沉到基层一线。在实践中,他们渡过难关,见过世面,提高了执行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是加大对社会人才的吸纳力度,加大以“借”、“聘”等方式从高校、科研机构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社会管理人才,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渠道,更好地满足基层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第二,优化完善基层人才培养选拔机制。 树立基层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建立“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留得住”的长效机制,把安全、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的基层干部纳入组织视野,让他们对组织有信心,愿意投身基层、扎根基层。 完善基层干部培训机制,建立基层年轻干部常态化管理机制,探索新的教育培训载体,如加强中西部乡村与东部乡村的联系交流,选派内地基层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乡镇挂职锻炼,表彰提拔优秀基层干部,形成示范效应等。 建立干部代际师徒机制,通过“带老带新”帮助年轻干部获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升的新技能,进一步增强年轻干部化解矛盾、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第三,要完善基层干部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 明确容错纠错的底线,细化完善判断认定责任的标准,明确界定容错的范围,根据基层实际情况列出具体的容错情形和非容错情形,让基层干部清楚地知道容错的标准,有效消除基层干部的顾虑,让他们感受到容错纠错对有责任者的保护,愿意放下包袱,勇于担当。 增加柔性治理,给基层干部一定的自主权,让基层治理有相对的柔性空,在上级规定和基层活力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能把权力关在笼子里,又能让笼子有一定的自由度空。 要完善考评机制,充分运用物质激励、政治激励、精神激励等激励手段,表彰奖励长期扎根基层、艰苦奋斗、做出突出贡献的基层干部,激发他们继续担当作为的勇气和决心。 第四,健全完善基层放管结合的配套机制。 坚持简政放权与人力财力相匹配,准确测算简政放权后基层实际工作量,根据实际需要安排人员下沉,适量、科学增加基层编制,树立基层“用人才办事情”的人员流动导向,切实解决基层人多的矛盾。 完善简政放权的相关配套机制,在为基层单位提供相关装备的同时,建立常态化、多样化、系统化的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基层单位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使基层单位能够很好地承担和行使各项权力。 要做好上下级协同治理,搭建信息和资金协同平台,实现公共服务效益最大化。 要解放思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干部跨部门、跨层级交流的新举措,开辟干部提拔任用渠道,促进干部合理有序交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调研思考:影响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