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发改委《落实节约粮食行动计划任务分工》的工作要求,我委会同县委宣传部、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国家市场监管局开展了珍惜粮食、反对浪费专项调研。9月15日至17日,调研组走访了水稻种植基地、粮食仓储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饭店、政府机关、学校、企业等公共食堂,详细了解情况,并对我县爱惜粮食、反对浪费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进展
(一)加强农业生产环节的节约和减少。
一是积极推进农业节约。水稻工厂化集中育秧综合推广。按照“农业生产要素全供给、农业生产全服务”的目标,加快建设集“全机械化和信息服务、农业新技术新装备示范推广、农机维修保管、农机人员培训管理”功能于一体的全机械化综合农业服务中心(种苗中心),建设两个各类种苗中心。二是科学减少田间收获损失。县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成立“农机减损技术行动”领导小组,多次开展农机减损技术培训,提高机械操作人员操作技能,提高农机装备应用水平,确保“农机减损”工作有序开展,进一步增强“减损就是增产”的自觉性。通过监测,全县早、晚稻机收损失低于3.5%的平均损失率。
(2)加强储粮减损。
首先是改善谷物收获后的干燥条件。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采取主动上门、现场办公等措施,引导晒粮项目用地避开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红线进行合理选址;将直接用于晒粮的项目用地作为设施农用地,实行农用地管理,无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二是引导农民科学有序储粮。充分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提高粮食产后烘干和清选服务能力,提供稻谷烘干、加工、质检、仓储、销售一体化服务,有效保障稻谷安全储存,减少霉变等产后损失,补齐稻谷烘干“短板”。三是促进仓储设施的节约和减损。县粮食产业园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有望实现“四化”粮库全覆盖。
(三)加强粮食运输保障。
第一,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和设备。编制了“十四五”全县交通规划,大力实施交通网络优化行动,为粮食减产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撑。二是完善农村粮食物流服务网络。客货邮政一体化加快推进,开通了多个车站和客货邮政合作线。第三,积极开展物流标准化示范。大力巩固“四好农村路”成果,实现全县“四好农村路”全覆盖。
(4)加快粮食加工节粮减量化。
第一,提高粮油加工转化率。加大设备投入,全县粮油加工企业已投入近100万元用于升级粮油加工设备,减少加工环节损耗。二是加强饲料粮减量替代。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牛、羊、鸭等草食畜禽养殖,降低生猪养殖比重,推广优质牧草种植,扶持草畜,减少玉米、豆粕在饲料中的使用。三是加强粮食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农作物副产品的收集和利用,如秸秆、红薯藤等。牛羊养殖户购买打捆机收集秸秆做饲草,弥补冬季牛羊养殖饲草不足,给予100元/亩秸秆收集补贴,有效提高农作物副产品利用率,如秸秆、红薯藤等。
(五)坚决遏制餐饮消费浪费。
首先是加强餐饮业的管理。通过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消费促进活动等宣传渠道发起倡议,积极倡导“文明用餐、杜绝浪费”的用餐文化,坚决制止食物浪费。全国低碳日期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拒绝食物浪费专项宣传活动,积极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餐饮文化。组织开展“文明餐饮拒绝浪费”检查行动,检查餐饮、农贸市场等商业企业16家。二是落实单位食堂反餐厨垃圾管理责任。将节粮行动纳入《2022年全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培训计划》等文件,建立健全宣传动员常态化机制,将厉行节约反对食物浪费纳入公共机构节能考核体系,进一步加强对食物浪费的监督管理。三是加强公务活动中的节约用餐。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纳入节约型机关编制体系。通过监测曝光、加强劝导、强化源头制作、引导适量用餐等方式,持续开展集中办公区餐饮垃圾动态监管,切实培养干部职工节约粮食的意识。全县51个事业单位完成全市“节约型机关”创建;四是建立健全学校餐饮管理长效机制。应当将节俭的内容融入中小学、幼儿园的德育课程教学,融入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要在中小学语文、历史、生物、化学课程中挖掘教育资源,鼓励开发校本相关课程。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标语、挂图、公告栏、互联网,举办专题报告,以多种形式宣传制止食物浪费,让节约教育在学校随处可见,营造浓厚氛围。第五是减少家庭和个人的食物浪费。组建食品安全专业队伍,确保食品安全宣传工作落到实处。深入开展全国营养周和“5.20”中国学生营养日宣传活动。
(六)加强节粮降损宣传教育和引导。
首先是创造一个节约粮食、减损粮食的文明。将节粮减损要求纳入公民公约、村规民约和行业规范,推动节粮宣传教育进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农村、家庭。今年以来,全县开展了30多场以“节粮减损”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将餐饮浪费典型现象纳入文明创建负面清单,严厉整治餐饮浪费典型案例。截至目前,该县已检查餐饮服务单位300家,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10余份。二是加强节粮宣传。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优势,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深入宣传阐释节粮减损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世界粮食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宣传节粮减损经验、做法和典型事例。第三,继续推动移风易俗。继续加强教育引导,在各类公共场所、村屋设立100多个移风易俗宣传栏,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官方账号等开展专题宣传教育,宣传农村风俗,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深入开展“天价彩礼、薄厚葬、大操大办”等整治活动,完善村规民约,抵制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现象,弘扬文明乡风和时代新风尚。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节约粮食意识有待提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消费者缺乏节俭意识,爱惜粮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认识不够高,没有形成良好的餐饮消费观。消费习惯导致过度消费和浪费。虽然很多餐饮服务单位都在显眼的地方张贴了警示牌,但就餐时仍有浪费的情况。比如,婚丧喜庆中仍然存在排场等不良习惯,甚至在私人宴请和公务接待中,少点菜仍然不礼貌不热情,单位食堂自助餐浪费现象明显。
(2)很难阻止食物浪费。制止浪费,需要一系列的社会约束机制和条件。然而,制止餐饮环节的浪费尚未纳入法律法规。监管部门只能出台制止餐饮浪费的举措,只能采取提醒经营者和消费者浪费、加强行业自律等措施。监管手段不多,很难对有浪费的餐饮单位和消费者进行有效管理。
(3)减少粮食损失的措施有待改进。我们县在粮食收获、运输、储存、加工技术方面投入不够,还存在一些不足,没有把粮食各个环节的损失降到较低水平。比如在粮食收割方面,存在机械化收割范围不广、精细化程度不高、烘干不及时等问题,导致霉变、损失。农民储粮场所普遍简陋,虫害霉变造成一定损失。粮食运输中的冷链、除湿等技术手段还比较落后,粮食包装标准化程度不高,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在加工环节,仍然存在粮食加工过精过细造成损失浪费的问题。
三、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1)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杜绝粮食浪费的重大意义,把反对粮食浪费、节约粮食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各种浪费,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各单位要加大反对粮食浪费的宣传报道力度,曝光浪费现象,加强公益广告宣传,组织好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把反对粮食浪费作为宣传的重要内容。教育部门要加强学校反对食物浪费的教育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节约食物体验活动。商务、文化、旅游、市场监管等部门。应引导餐饮企业创新服务模式,科学合理设计菜单,有效引导顾客适度点餐,采取多种措施拒绝食物浪费。行业协会要积极发挥行业自律作用,针对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引导工作,培养节俭习惯,传承节俭美德,引导公众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2)建立规章制度规范行为。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反对浪费行为的相关制度,发挥政府机关、行业协会、学校、企事业单位自身规定的纪律约束,有效进行社会管理。要积极探索制定产后粮食减损指南,将节粮减损纳入本级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要加强对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食堂的管理,大力节约粮食,减少食堂浪费。切实改进公务接待工作,努力减少公务接待工作中的浪费。要大力开展餐厨垃圾回收利用工作,努力实现县城、主要镇和人口集中的村庄都有餐厨垃圾收运网点。有关部门要督促和引导行业企业积极做好爱惜粮食、反对浪费工作,把“清洁餐厅”工作与反对浪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引导餐饮企业在确保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前提下遏制浪费。监管部门要把爱惜粮食、反对浪费纳入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加强日常监管,严肃追究餐饮浪费严重的地区、部门和单位的责任,对典型问题及时通报曝光。村(居)委会要把提倡厉行节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的内容纳入村规民约,通过移风易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通过建立规章制度,不断规范文明用餐行为,让爱惜粮食、反对浪费成为每个人的行动意识。
(三)推进创新,科学节粮。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巩固粮食生产成果。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粮食产后清洗、烘干、储存、加工和销售的积极作用,提高粮食质量,帮助农民卖好粮,促进节粮减量化。粮食加工企业要积极推广适度加工技术,遵循加工标准,合理确定加工精度,严格限制过度加工,提高粮食加工转化利用率,减少粮食在加工过程中的损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2023年县珍惜粮食、反对浪费专题调研报告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