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写作网101写作网101写作网

在县委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研讨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按照学习贯彻习xx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总体部署,前段时间,班子每个成员都确定了专题开展调研。研究报告形成后,我们及时上报x委第一督导组审阅,并按照督导组的要求认真修改完善。经指导小组请示同意,今天我们召开了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刚才班子成员逐一交流发言,x委第一督导组副组长对我们的专题调研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请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落实。现在结合大家的发言,我就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做好研究成果转化工作,再强调几点:

一是在认清形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

审时度势,科学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宏观调控政策,对做好明年全区经济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十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我们提出了2024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5%,达到168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长14.3%,达到80亿元;财政收入增长15%,达到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亿元,增长18.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达到12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达到87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达到1.9万元。这个目标是根据今年全区经济发展情况提出的初步目标。从近期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和各省市跨越式发展的新要求来看,这个目标还是比较保守的。下一步,市里跟各县市签订责任书的时候,经济发展指标可能远远大于我们设定的预期目标,必须在高基数的情况下,让整个地区的经济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要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必须牢牢把握三个有利因素。第一,从国内外经济形势来看,是有利的,也是可能的。受美欧债务危机影响,市场信心动摇,金融市场持续大幅波动,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下跌,全球制造业活动萎缩,国际经济环境恶化。2024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扩大内需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基点,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为我们赢得政策和项目。第二,从各省市的发展战略部署来看,有要求,有期待。我区作为全省最大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在全省“两翼齐飞”发展战略中,肩负着支撑“西翼”的重任。作为x委、市政府所在地,承担着支持和推动全市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责任。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10兆瓦风电基地的加快建设,xx区在全市乃至全省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x委、市政府启动实施快速通道、新城区二期开发、南河景观带建设等重点项目,着力打造国际明星城市、戈壁明珠城市。这一战略部署将对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第三产业、改善城市面貌、扩大城乡就业发挥积极作用。第三,从区域基本情况和发展阶段来看,有需要,有支持。“十五”后,特别是最近两年,以新能源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产业体系逐步完善,以高效设施农业为代表的农村经济规模化发展,以商务旅游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持续繁荣,支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为全区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要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也要清醒地看到来自三个方面的压力。第一,压力来自宏观政策的影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总结2023年经济运行时说,中国“在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坚实步伐,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对于2024年的经济工作,政治局会议延续了多年来“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提出“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种思路也贯穿了对明年政策的要求。第二,压力来自周边县市的竞争。从经济总量来看,我区位居全市前列,但从人均拥有量和增长来看,我们与其他县市差距较大。特别是在光伏发电、风光互补、大型工矿等重点项目的带动下,周边县市发展迅速,各县市竞相发展,给我区发展带来了很大压力。第三,压力来自于自我发展的不足。虽然近年来我区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但受资源等因素影响,经济结构单一、质量不高、总量不足的基本区域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与x委、市政府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因此,既要看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发展面临的困境,又要放大有利条件,坚定发展信心,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这个主题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和x委、市政府跨越式发展的决策部署上来,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加快发展,全力推进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二是以项目建设为牵引,进一步夯实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坚持“有所突破、做大做强”的要求,持之以恒、不懈努力,真正用项目提升优势、检验成果、推动发展。

一是精准施策,持续招商。把项目吸引力放在“头版头条”,不断完善重大项目AB表动态管理体系,瞄准制造业、外资等优质项目,精准发力,全力以赴推动行业龙头项目和上下游项目取得突破。精心优化提炼优势产业链,培育产业链,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绘制产业链招商地图,紧盯关键环节,联合重点企业、商协会开展精准招商。持续优化招商机制,打造“条线板块融合、境内外联动”的强大专业招商团队,构建“一个重大项目、一套工作专班、一抓到底”的招商机制,充分激发招商活力。

二是集中力量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严把项目准入关,成立项目预审委员会,加强项目投资预审。定期举办“每月一家,家家来”项目观摩活动,通过现场考察点评区镇项目建设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问题。全面优化项目服务,成立工作专班,开展“送服务到一线”活动,努力推动重大项目顺利建设。继续强化项目监管,定期通报项目进展情况,用目标倒逼责任,用时间倒逼进度,用监管倒逼落实,积极营造项目建设“赶学”的浓厚氛围。

三是挖掘潜力,全力拓展成长空。坚定不移地向“存量”要“增量”,大力实施“产业振兴空互构”行动,积极推进“引大引强、做强产业群、做强链条、创新示范引领、培育优秀企业、强化数字化赋能”五大工程,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建立闲置低效用地、闲置能耗、闲置排污指标数据库,实施“一企一策”工业绩效考核管理,促进更多低效闲置资源活起来。支持传统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升级,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研究。

第三,狠抓落实,开创明年经济工作新局面

202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对建设繁荣、生态、和谐、文明、幸福具有重要意义。围绕既定的发展目标,我认为明年的经济工作应该重点在六个方面有所突破。

1.以园区建设为基础,加快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坚持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为牵引,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做强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做大煤电能源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高税收、高附加值项目,形成新项目不断投产、老项目不断延伸的滚动发展局面,不断壮大工业经济实力。引领做大做强风电、光伏装备制造企业,全力抓好杨明电气、海德风机变流器、北控发电机、瓦轴集团轴承等项目,推进风电装备成套化、高端化、数字化,形成100兆瓦光伏组件产能,实现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200亿元。加快百万千瓦光伏发电示范基地建设,力争东方电气、亚洲新能源等6个9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加快调峰电源建设,完成热电厂二期前期工作,开工建设调峰火电项目。加快园区经济发展,大力推进“飞地园区建设”,增强集聚带动效应。认真落实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推进6万吨高标准啤酒生产线、西部甜玉米加工等6个项目建设,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新增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工业企业4家、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10家。力争工业园区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15个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以上,园区所有产业总产值达到250亿元以上,上缴税收3亿元以上。

2.加快设施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以服务城市和富裕农民为目标,推进“2+2”增收模式,促进农业转型和农民增收,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抓好“菜篮子”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城郊高效设施农业,新建10个百亩日光温室小区、40个百亩温室蔬菜小区,新增日光温室2000亩、温室蔬菜8000亩,发展高效特色产业15万亩以上,力争全区农田达到9万亩。进一步提升牛羊大县建设水平,建成标准化养殖园区15个、规模化养殖场8个,发展万元规模养殖户1.2万户、2万元规模示范户5000户,饲养畜禽810万只以上。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建设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培育省市级示范合作社26家;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建设15个土地规模300亩以上的示范点,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万亩;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力度,建设8个高标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推广应用40项新技术、60项新产品。继续实施万名城乡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工程,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城乡劳动力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2亿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完成4个乡镇村容村貌改造提升示范区建设和12个中心村新建和续建任务,改造村容村貌示范点40个,改造农村危房4000户,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3.突出商务旅游重点,促进第三产业繁荣发展。把大力发展服务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突破口,认真实施服务业发展规划和通道经济发展规划,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壮大提升传统服务业,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xx%。加快中央商务区、商务集聚区和便民商务服务点建设,继续实施“千村千乡”市场工程,拓展社区和农村商业网点,建设30个标准化农家店和2个配送中心,改扩建2个农村集贸市场,规划实施2个品牌专营区和特色商业街区,设立“周末汽车菜市场”,拉动消费持续增长。积极发展通道经济,促进通道优势和产业优势融合互动,吸引大而强的物流企业,加快现代物流园区、农电综合物流园区、风电物流园区建设,推进物流业集团化发展、连锁经营、网络化管理。引导培育新兴服务业,加快国家风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xx风电工程应用中心等项目建设进度,完善科技、信息、商务等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抓好文化博览园、温泉度假村、生态观光园、文化旅游博览园等八大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建设新型旅游商品研发基地,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两家四星级旅游饭店、五星级农家乐,力争接待游客1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亿元,增长20%以上。

4.切实改善基础条件,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在“十四五”规划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严格执行环评、安评制度,坚决杜绝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加大对“四园一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工业园区投入1元以上,完成绿化、亮化、道路、天然气入园等8项工程,力争“建成花园式园区,建成花园式工厂”;百万千瓦光伏发电示范基地将重点完成A区沙石路铺油和110千伏升压站建设,启动B、C区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和330千伏升压站建设;统筹工业园区热电建设产业园和煤电能源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为项目入驻提供条件;完成高能循环经济产业园总体规划,争取前期手续审批。年内,部分项目落户产业园。加快建设商业广场、步行街、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基地、农资、农机、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等八大商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2-3家库容2万吨以上的蔬菜储备企业,进一步完善商业流通基础设施。大力实施城乡结合部和城市进出口环境整治工程,多方筹措资金5000万元,高质量完成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出入口、工业园区等重点路段的绿化美化任务。市区新增绿化面积128亩,公共绿地1280亩。继续抓好配套建设和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河道整治和防洪堤建设项目;抓好万亩高效节水示范园区建设,新增高效节水面积4000亩;实施三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封滩造林1万亩,人工造林6000亩,义务植树120万株;新建农村公路80公里,大修养护15公里,进一步夯实农村基础设施。

5.不断强化管理服务,全面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坚持发展项目不动摇,强化项目包责任制,完善协调推进、监督考核、奖惩机制,重点引进培育税源、吸纳就业的产业项目,抓好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社会事业、民生工程等重点项目,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力争明年全区开工建设百万元以上项目35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以上,增长20%。强化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依托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企业,鼓励企业建立科研机构,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提高在新型耗能设备制造、生物制药、机械制造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研发能力。加强企业融资服务,支持农村合作银行设立农村合作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推动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规范运作,扩大xx银行信贷规模,加快xx上市,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信贷支持。围绕税源支撑点推进项目建设,加强税收征管,加强对重点税源特别是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和重大建设项目的税收监管,尽可能实现属地管理、就地纳税,减少税收流失,千方百计做大财政盘子,提高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体现经济发展质量。全面加强经济运行监测,积极协调煤电油运、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加强市场价格监测,保持经济运行处于安全高效的良性状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在县委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研讨会上的讲话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