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写作网101写作网101写作网

关于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的议案

关于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的议案
 (第X号)

XX代表团:XX等XX名代表
案由: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xxsj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开展了“三线三边”、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为进一步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今年X月份,省委、省政府又印发了《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障群众身心健康,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拥护。但是,由于我省农村面积大、村庄数量多、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等多方面原因,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尚需加大力度。,尤其是像XX这样的山区、库区、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亟待改善。
案据:一、XX县农村人居环境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XX县总面积XXXX平方公里,总人口XX万。辖XX个乡镇、X个现代产业园区,XXX个行政村,总人口XX万,是安徽省国土面积最大、山库区人口最多的县。近年来,我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治理。结合“三线三边”环境整治,统筹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工业固体废物等垃圾治理,促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农村垃圾全面长效治理。从XXXX年X月起,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陈年垃圾清理行动,所有陈年垃圾清理已于X月底全部完成并通过省市验收。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村组收集、乡镇集中、县运输处理”的三级联动机制,严禁露天焚烧垃圾,全部取缔二次污染严重的集中堆放、简易填埋以及小型焚烧炉等。
(二)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XXXX年,在古碑镇、南溪镇新建日处理能力XXXX吨的污水处理设施各一座,在汤家汇镇、双河镇新建日处理能力XXX吨、XXX吨的污水处理设施各一座;投资XXXX万元,完成XX个重点贫困村、XXX个扶贫搬迁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XXXX万元,实施XX个美丽乡村中心村庄以污水处理为主的综合整治项目。力争XXXX年实现乡镇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乡镇集镇污水处理率达XX%以上,中心村庄及扶贫搬迁点污水处理率达XX%以上。
(三)稳步实施农村厕所改造。按照省里总体部署要求,根据县情实际,科学制定我县农村厕所改造方案,明确分年度任务和时间节点安排,建立工作台账。按照“统一采购、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的原则,采取“一次性招标,分年度实施”的办法,县政府统一组织实施改厕。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改厕后的检查维修、定期收运、粪渣资源利用等后续工作,形成管收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长效管理机制。
(四)大力提升农村居民素质。在中心村庄全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关爱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强化农村未成年人德育;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深入开展“十星文明户”、“五好家庭”、“文明示范户”、“美好家庭”和“好媳妇、好婆婆”等XXX次评比活动。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组建乡村文体队伍,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趋丰富,促进了乡村和谐发展和群众素质的普遍提升。
二、XX县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群众卫生意识还需增强
目前,对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够的问题。一是基层干部认识不够。部分镇村干部对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农村环境就这个样”在少数基层干部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临时应对的思想比较严重,基础设施投入、农村污染控制等问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有的镇、村干部积极性不高,工作敷衍塞责,走过场,对老百姓的宣传教育未做到全覆盖和常态化,为检查考核而突击整治仍然是部分镇村的主要做法。二是农民群众认识不够。广大群众期盼有良好的卫生环境,但主动参与意识还有待加强,公共环境卫生意识比较淡薄,乱倒垃圾、乱停乱放、乱穿马路、随意损坏环卫设施等现象比较普遍,少数人治理、多数人污染现象依然存在。
(二)工作推进不快,环境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由于思想认识、经济条件、方法措施等方面的差异,全县农村环境整治及“三大革命”行动工作整体推进不平衡。总体上看,大多数乡镇行动迅速、措施过硬,成效明显;但也有少部分乡镇行动迟缓、力度不大、讲困难多,想办法少。虽然经过整治,农村环境有了很大改观,但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还有待突破。一是大部分乡镇镇区管理急待加强。车辆停放不规范、出店(占道)经营、广告牌乱挂乱摆等现象比较普遍,镇容不整洁;二是农村面源污染急待治理。我县是养殖业大县,由于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撑和资金投入,规模化养殖业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水平不足。三是水系环境卫生急待改善。由于习惯使然,大多数村民将溪河、渠道等水体岸边当作天然垃圾场,日积月累,垃圾成山成片,处理难度很大。
(三)资金投入有限,环境整治成果难以巩固
我县面积XXXX多平方公里,地形地貌相对复杂,人口居住较分散,农村垃圾及污水收集成本高,难度大。据测算,我县农村污水管网X公里投入将近需要XX万元,农村污水收集处理率达XX%以上,还需要数亿元的投入。我县乡镇垃圾运输车共计XX辆,每月仅高速公路过路费达X万元,燃油费每月XX万元,且目前日运输量XXX多吨,若乡镇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XX%,实现全域全天候保洁,每年仍要增加大量投入。尽管近年来我县安排了专项资金,但依然难以满足需要,成为制约我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瓶颈。由于县级财力有限、乡镇财政较为窘迫、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县、乡、村三级均难以安排较多资金用于农村环境整治。目前,受投入的影响,镇村保洁队伍、考核监督等长效管理和运行机制尚不完善,机构、人员、经费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农村人居环境很容易出现反弹现象,治理成果难以巩固。
建议:(一)立足长远,高起点规划整治目标
村镇面貌是农村综合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以乡镇和村为单位,抓紧编制村镇规划,力争村镇建设逐步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脏乱差问题。一是要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把“三大革命”与美丽乡村建设统筹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排水、排污、垃圾处理、绿化、家畜饲养等实际问题和道路、水沟、公共场所、公益事业设施等多种因素,全面规划,分步实施。要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实施好“三大革命”,推进生态文明村镇建设;二是对已实施的不符合要求的镇村建设尽快制定整改方案,以弥补规划滞后带来的种种弊端。规划实施时,城乡住建、规划部门及镇、村两级要加强指导,强化服务,使村庄建设科学合理,整洁美观。
(二)广泛宣传,增强群众环境意识
农村人居环境,主导是政府,主体是农民。要改变农民长期形成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充分调动群众的主体性,需要长期的宣传、教育、引导和管理。一是做到面对面宣传。要将农村人居环境与群众工作、民调工作、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由镇村干部逐户上门与农民进行面对面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宣传,并经常性的督促指导农户搞好自家卫生,培养良好习惯;二是坚持全方位覆盖。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广播、手机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强化宣传,教授相关知识,推介典型经验,使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三是开展集中式活动。定期组织村民参加农村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努力营造大家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四是注重青少年教育。在中小学要加强对青少年环境卫生意识的培养,并通过“小手牵大手”,带动家长更好的遵守卫生习惯。
(三)突破难点,提升综合整治水平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涉及面广、线长、点多,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到先易后难、重点突破、示范带动,逐步实现整体推进,全面提升。一是加强环卫设施建设。针对当前农村卫生保洁设施不健全的现状,要划拨专项资金加快对垃圾清运车、封闭式垃圾箱、垃圾填埋场等基本保洁设施的购置配备,不断打牢整治基础。同时,要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缺乏排污管网建设的弊端,进行科学配套建设,把农村地下排污管网建设作为农村重点基础工程,建议由省、市财政统一投入,县、乡进行配套,抓紧抓好这一事关农村环境卫生大局的基础性工程建设;二是加强垃圾分类处理。当前,农村最大的问题就是垃圾污染的问题,如果垃圾污染问题得到解决,那么农村环境整治也就成功了一半。一方面,要广泛组织发动干部群众,打垃圾歼灭战,彻底清除道路沿线、河流、渠道、塘、坝、水库、房前屋后等范围内的积存暴露垃圾。另一方面,要按照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分类处理;三是加强整治亮点打造。要切实抓好县城周边、交通干线沿线、乡镇政府所在地、主要景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的环境综合整治,而且要高标准、高质量打造一批农村环境整治的典范和样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组织村干部、群众代表到工作进展快、力度大、成效好、群众得实惠的示范村参观学习,激发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整治工作争创示范的工作态势。
(四)完善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难,难就难在坚持,形成常态。因此,在整治的同时,要着力强化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一是要健全保洁队伍管理制度。实现“定人、定岗、定责、定标、定报酬”,确保农村保洁工作常态化、规范化;二是健全农户日常管理办法。通过制定村规民约,与农户签订“四包”责任状,建立农户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制度等,规范和巩固整治成效;三是健全资金保障机制。按照“政府补助、社会支持、农民自筹”的思路,在各级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对镇、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补助的基础上,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落实环境卫生有偿保洁制度,在自愿的基础上,向企业、农户适当收取卫生保洁费,切实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农民环卫意识,拓宽村级保洁经费的来源,形成互为补充、有机结合、可持续的良性投入格局;四是健全督查考核奖惩机制。把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列入对乡镇、部门年度绩效考核的内容,采取月检查、季考评、年总评和明查与暗访、督查与督办、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三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监督考核机制。通过明察暗访、电视曝光、公开报道、重点巡查、专项督查、现场办公、邀请rd和zhengxieweiyuan视察等方式,定期不定期地深入乡镇、村组一线,全程督促检查和指导整治情况。对工作开展不力,整治效果不佳的乡镇(单位)要敢于曝光,启动问责,确保工作力度。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关于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的议案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