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写作网101写作网101写作网

在全省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亲爱的领导同志们:

习近平同志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要努力延续中国语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这为我们发掘、保护和利用文化资源,在守正创新的过程中促进文化自信和自强提供了根本依据,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深入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市将大力挖掘特色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深入实施文化保护利用工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工程、文化数字赋能工程、文化品牌传播工程等“四大工程”,切实推进城市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是深入实施文化保护利用工程。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方针,在深入挖掘我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推进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同时,着力延续历史文脉,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开发,通过赋予历史文化资源新的内涵,实现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文化繁荣发展的有机统一。一是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注重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构建立体化保护传承体系,夯实文物保护基础。着力推进一批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强化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做好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延续城市文脉,提升城市历史文化发展内涵。二是开发利用好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有效整合现有具有城市特色的文化资源,重点做好金上京遗址、侵华日军731罪证遗址、博物馆群、中国巴洛克三期等重大项目的文物活化利用工作。坚决贯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切实解决城中村、土地供应、环境污染等问题。,与旧居住区改造、工业遗产利用、乡村振兴有机结合,通过文化纽带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整合相关业态,打造保留人的形与韵、看人的事与生活的高品质“诗意栖居地”。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等文化娱乐场所,构建市、县、村功能齐全、各有所长的四级文化网络体系。三是打造鲜明的文化身份和文化景观。全面提升大剧院、音乐厅等一批标志性建筑的整体功能,加大周边配套开发,完善文化娱乐设施,传承优秀传统建筑文化,塑造城市时代新貌,突出“创意设计”、“冰雪文化”、“欧陆风情”等文化特色。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布局,为我市的山川河流湖泊和城市牧区注入文化灵魂。

二是深入实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工程。以加快建设“创意设计之都”和“冰雪文化之都”为契机,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以文化基因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全力打造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样本”。第一,不断提升品牌节日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哈夏”演唱会、冰雪节、国际时装周、啤酒节等重大节日的全球影响力,打磨“城市之夏”、“冰雪世界”等文化旅游IP项目,以创意设计的方式赋予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打造独具我市特色的文化旅游消费体验新场景。在中央大街、太阳岛、冰雪大世界等重要街区和景区,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增强互动性和吸引力。二是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以培育国际冰雪、都市时尚、生态避暑、文化体验等四大品牌产品为方向,发展集乡村、工业、研学、红色、夜游、节庆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全球重点产品体系。加大主城区资源要素向重点村庄的引流和引进力度,在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中推进9区9县(市)文化旅游休闲街区开发,盘活文化遗产资源,打造一批文旅融合示范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开展特色文化赋能行动。通过积极培育壮大创意设计产业和冰雪经济主体,聚焦创意设计赋能冰雪经济,将创意设计嵌入文化旅游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努力提升产品价值链和产业附加值。将现有文化资源与相关产业联合开发,不断增强文化创新融合的驱动力,努力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文化发展格局。积极落实《促进工业文化发展国家实施方案(2021-2025年)》,打造“观光工厂+文创产品”新模式,推动特色文化逐步深入赋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第三,深入实施文化数字赋能工程。按照国家文化数字化发展战略和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推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应用。一是扩大数字赋能文化资源的保护范围。加强数字文化资源库、数字艺术展和文化资源沉浸式体验建设,扩大文化资源个性化、定制化、精品化数字文化产品供给。探索形成地方文化数字化保护体系,建立文化资源数字化档案,实现文化资源信息永久保存和可持续利用。二是加快数字化赋能文化资源的应用。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赋予数字符号跨界叙事能力,在现实世界中创造新的场景体验活动。升级数字文旅行业新业态,完善文旅行业“云、网、端”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应用,发展智慧旅游,提升智慧旅游新场景的应用范围。利用数字化更新业态,加强元宇宙等技术应用,嵌入文化内核,增加数字优质演艺内容,突出数字文化创意元素,引导和激发产业创新潜力,提升产业发展新动能。三是加快智慧出行体系建设。以市场手段建设运营智慧旅游云平台,实现A级景区、文化地图等场馆的统一管理和运营,努力从消费、运营、治理三个方面有效提升我市文化资源的供给、服务质量和治理效果。

四、深入实施文化品牌传播工程。锚定“七大都市”建设目标,注重城市形象塑造和城市品牌提升,坚持用文化为城市铸魂,为城市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讲好“城市故事”,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第一,不断增强城市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获得感,引导广大市民讲好我市故事,加强对广大市民的宣传引导,通过不同场景、多样方式正面宣传我市地域文化,展现文化自信,发挥城市的力量,讲好晋源文化、冰雪文化、音乐文化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故事,让广大市民成为城市文化的宣传员和形象大使。二是继续打造“冰城夏都”品牌。注重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自觉打好“啤酒品牌”、“香肠品牌”、“建筑品牌”、“铁路品牌”等品牌,提升我市城市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计划打造一批标志性、大方性、重量级的国际一流文化产品、文化地标和文化品牌,进一步增强我市特色文化的对外传播和渗透力,让世界领略我市文化特色、北国魅力、中国气派。三是全面加强城市营销推广。升级改造文化娱乐演出场所和文化体验馆,打造网络名人中区域文化娱乐的打卡地,提升城市曝光度和知名度。同时,发挥节庆活动效应,利用冰雪节、“哈夏”音乐会、哈洽会等节庆活动吸引眼球、聚集人气、拓宽文化交流渠道。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开展文物保护、参观讲座、学术研讨、主题展览等交流活动,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四是加强文化研究智库建设。统筹推进党政部门、大专院校、企业和社会智库协同发展,吸引区域内外文化领域专家学者,建立常态化咨询机制,开展文化资源整理和文化赋能城市发展专题研究,为文化建设提供智库支持,逐步提高我市特色文化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演讲结束后,请批评指正不恰当的地方。谢谢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在全省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