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写作网101写作网101写作网

党课:着眼破解发展难题,积极构建新的发展格局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期中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红十字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发展红十字事业,必须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破解发展难题,积极构建发展新格局,朝着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走“必由之路”。

第一,促进历史文化传播,增强历史文化自信。

文化兴,则事业兴;强大的文化造就强大的国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和自我完善,将创造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辉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援,却根植于世界各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创始人,亨利·杜南的人道主义思想并未诞生。参加索尔费里诺战场救援,提出“两个想法”,推动建立国际伤员组织,并不是突然产生的想法,而是长期受到文艺复兴等西方文化思潮和家庭的影响。从红十字运动在中国的落地和发展来看,也是理念先行和文化传播的结果。纵观红十字运动诞生和发展的全过程,红十字运动之所以能够遍布全球,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三大国际组织之一,正是其文化与世界各国优秀传统文化相互交融,并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的结果。

红十字文化由红十字组织的性质、宗旨、使命、价值追求、法律法规、基本原则和标志构成。红十字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核心意思就是三个字,四个字。第一个字是“人”,即以人为本,倡导关心、爱护和尊重人,强调人的价值,关注人的生命和基本生存状态,倡导人道主义精神;第二个字是“爱”:呼唤爱,倡导爱,实践爱,努力实现世界和平、社会和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最后两个字是“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在生命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幸福和尊严。它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契合,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红十字事业发展,首要的是增强红十字文化的自信和自强,大力弘扬红十字精神,传播红十字文化,让更多的人认同红十字文化,进而参与红十字事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华文化的立场,提炼和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认同和文化精髓。加强沟通能力建设,提高沟通效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近年来,上海市红十字会在推动红十字历史文化传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红十字历史展览馆,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省级红十字运动研究会,在石楠难民区立碑,推动建设了一批博爱广场、文化公园和博爱街,坚持每年开展红十字运动师资和基础知识传播活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红十字四烈士陈列馆、红十字宣传大使史故居、奉贤红十字路等历史文化遗址建设,努力形成独具特色的上海红十字历史文化名录。继续举办传播教师培训班,建设骨干教师队伍。注重新技术、新媒体的学习和应用,不断提高传播工作的能力水平。在原有红十字故事创作演讲活动的基础上,计划推出红十字TED活动,讲好红十字故事,传播好红十字声音,增强红十字历史文化传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二,立足当前发展现实,构建新的发展格局

想法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级红十字会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集团化改革,服务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改革开放大局,红十字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可以说,十年的快速发展,是新发展理念在红十字系统生动实践的结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加快构建发展新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新征程,新发展理念是红十字会发展的指挥棒和红绿灯。我们要坚持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努力构建和形成新的发展格局。

一是优化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深化群团改革。认真研究、明确和优化地方红十字会和基层红十字会;会员和会员单位;董事和理事单位的组成、职责、权利、义务、管理和服务等。,增强全体成员和单位在红十字事业发展中的主人翁意识和主体地位,最大限度激发其内在动力和活力,从而汇聚起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是巩固发展品牌项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打造新的增长引擎。对于红十字会来说,我们的行业是法律赋予的以“三救三捐”为重点的核心业务。通过多年努力,联合会和各省市红十字会形成了一系列品牌项目。比如上海市红十字会的“艾博申城”志愿服务、“艾博申城,你我同行”主题宣传、艾博家园建设等。他们是红十字事业发展的着力点和生长点。要优化品牌项目内容,加大品牌包装宣传力度,积极打造一系列主题鲜明、身份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红十字特有品牌项目,提升红十字事业发展质量。

三是深化博爱家园建设。金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银奖不如群众的赞誉。让老百姓看得见、想得着、感受得到,这是检验红十字事业发展成就的重要标准。要加大红十字服务站建设力度,在固化、便民、常态化上多下功夫,充分发挥各站的人道沟通、救护培训、志愿服务、生活体验等功能。要不断丰富友爱之家建设的内涵,把形式、内容和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真正让红十字会走到老百姓家门口,让他们感受到红十字会的温度。

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土地空体系。对于红十字会来说,组织薄弱,资源贫乏,发展不平衡。特别是要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各方优势,以更加开放和主动的姿态,在项目设置、工作开展、文化传播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和协同发展,实现共赢。近年来,上海市红十字会积极开展“校园、院(院)、社区”联动,推动长三角地区红十字工作协调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三是加快数字红十字会建设,提升事业发展水平

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学技术必须是第一生产力。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实施产业基地改造工程。构建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体系,促进现代服务业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

中国的红十字运动虽然有100多年的历史,但红十字会从卫生系统独立出来,理顺管理体制,也不过20年左右。管理体制、工作模式、服务方式等诸多方面还处于比较初级的状态,工作忙、乱、堵的现象依然存在。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向“数字红十字”转型迫在眉睫。

有必要加大对数字红十字会的投入。积极争取将红十字会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和省市信息化建设规划。在争取经信委、财政等部门支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筹集一批资金,发挥全系统的力量,重点开发建设一个信息平台,整合相关人、财、物环节,将计算机、移动、物资环节整合成一张数字化的“一张网”,实现“一键式速度”,实现“一键式速度”

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人才是第一资源。红十字会系统也是如此。成才需要功德,需要行业广泛。要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制定完善人才优先政策,利用各种渠道吸引信息化人才到红十字系统,服务红十字事业。要积极与互联网等高科技企业结对子,开展救援培训、志愿服务、帮扶困难群众,用人性的力量激励和培养一批红十字事业的粉丝,助力“数字红十字”建设。同时,要加强红十字系统工作人员在新技术、新媒体、新应用方面的学习和培训,提高他们运用这些技术手段的能力。

要加强“数字红十字”的应用。“数字红十字”的基础正在建设中,关键是要用起来。要围绕红十字会高质量发展,积极聚焦红十字会核心业务,推广运用数字化技术,开拓发展新领域,塑造发展新动力、新优势。近年来,上海市红十字会不断加强网站、微信、微博、视频号、Tik Tok号建设,形成了系统的网站矩阵和微信矩阵,实现了互联互通、“一键批发”、公开透明。红十字的故事和声音传到了千家万户,人民群众对红十字工作的认知度、满意度和参与度显著提高,红十字事业呈现出丰富的图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党课:着眼破解发展难题,积极构建新的发展格局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