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纵观共同富裕理论体系的发展,从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是如此之迅速,生产将以全体人民的富裕为目的”,到1953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提出“共同富裕”的倡议 指出“农民可以逐步地、完全地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接着邓小平同志又提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富起来,最后达到共同富裕” 他们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描绘了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具体蓝图并付诸实践。借此机会,我想围绕中心组的话题进行讨论和交流,我想谈一些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有利条件。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党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鲜明地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治国理政智慧,如“利人利己”、“国以民为本、社以民立”;共同富裕不仅要求物质富裕,还要求精神富裕,这深刻体现了孔子“教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追求。可以说,对共同富裕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的生动实践和具体体现。在推进全省现代化建设之初,我市就被赋予了为全省探索共同富裕的重任。笔者认为,要站在“两个结合”的历史维度、理论高度和实践广度上,努力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一是准确把握“共同富裕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的时代要求,狠抓“四化同步”,为共同富裕实验区高质量发展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习近平同志强调,要“牢牢把握中国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发展新格局、促进共同富裕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共同富裕只有在高质量发展中才能实现。推进“四化同步”是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建设高质量共同富裕实验区必须坚持“四化同步”。其中,新型工业化是关键支撑,城镇化是空之间的载体,农业现代化是根本和短板弱项,绿色数字化是赋能增效的手段,“四化”相互支撑,缺一不可。思想上同等重视,政策上同步保障,工作上同步推进。
二是准确把握“共同富裕就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培养人民感情,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具有强烈的人民性。要坚持用好群众路线这个传家宝,保持“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使命,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要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农村基层和相对欠发达地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综合性民生建设,着力解决教育、医疗、“一老一小”等民生问题,在解决群众“急难忧”问题上暖民心、赢民心,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
三是准确把握“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的总体判断,久久为功,循序渐进地推进共同富裕。习近平同志指出,“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充分估计它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我们不能等待也不能急于把这件事做好。”这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对促进共同富裕的科学认识,深刻揭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和发展过程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原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虽然我市在人均GDP、工业化、城镇化、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处于全省前列,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人民群众面临就业、教育、医疗、托幼、养老、住房等诸多问题,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任重道远。我们要保持历史耐心,正确认识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准确把握长期追求和短期目标的关系,充分认识现实条件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关系,根据现有条件抓好落实,量力而行,稳步推进,积小胜为大胜,不断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就这些,谢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常委宣传部长在理论学习中心组共同富裕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