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写作网101写作网101写作网

区长在主题教育“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挑大梁,勇登攀、走在前”大讨论上交流发言

今年以来,习近平同志两次对江苏作出重要指示,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四个必须”的明确要求,赋予了“四个率先”和“四个新”的重大任务,为江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指引。从“四个先行”到“四个创新”,习近平同志对江苏工作的要求是一以贯之、与时俱进的。作为全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全市发展的重要板块,我们要肩负起“率先垂范、勇攀高峰、走在前面”的重大责任,把忠诚和感恩落实到工作和行动中,把“四新”重大任务一项一项落实好,把习近平同志关心和托付的事情做好,努力担负起“在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面、作出示范”的任务。下面,围绕这次讨论的主题,结合政府工作,从四个方面进行交流: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依靠科技自立自强支撑高质量发展。习近平同志对江苏提出的“四个率先”和“四个新”的重大任务,第一条就是科技创新。习近平同志考察江苏时,明确要求我们要求真务实,扎实创新。我区有11所高等院校、8个科研院所、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多个地方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较好,但仍存在高校创新资源利用不足、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精准施策,把科教人才的优势和潜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承载区。一是布局重大产业创新平台。以科技创新带建设为契机,积极对接各类创新平台落户。服务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加快联合研究院建设,推动全球R&D科技中心投入运营,推动产学研用总院华为部等创新实验室实质性运行,形成战略科技实力“关键支撑”。二是构建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继续完善科技项目“揭榜”和“赛马制”制度,进一步突出企业“提问者”、“审查员”、“评审者”地位,促进产业需求和创新资源双向对接。实施“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企业成果联合行动”和“校企联合创新行动”,推动高端数控装备、工业互联网等行业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加速更多科技成果走向“应用领域”。三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扩大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优化企业孵化,融入科技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继续培育创新型龙头企业、独角兽瞪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林”,发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标志性产业,打造一批高水平产业创新节点。尽快突破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15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催生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第二,坚持实体经济,通过强链、延伸链条,打造工业强区。习近平同志强调,经济强省要坚持实体经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我区既是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世界级光电显示产业基地、国家长江航运物流枢纽,也是重要的石化、电子、装备产业区。但目前我区工业经济下行趋势仍未扭转,石化、液晶显示等部分行业疲软,对经济拉动有限。从根源上看,我区产业结构水平位于制造业产业链中低端,缺乏核心产品和核心竞争力,“大而不强”问题亟待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始终聚焦实体经济,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在强链、延伸链条上展现新的作为。第一,以“强链”强化产业链竞争力。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健康等重点领域,抢占先机、强化配套、铸链条、建集群。全力推动世界500强企业、央企总部、头部民营企业等投资落户、增资扩产,签约落地更多体量大、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力争尽快实现百亿项目突破。二是通过“补链”巩固产业链各环节。鼓励本土企业将未分配利润进行再投资,补齐高端装备、基础零部件、关键零部件等领域短板,防范产业“断链”和“脱钩”风险,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在数字技术研发、新能源技术研发、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等领域发展,释放服务贸易更大潜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升级。三是通过“延伸链条”空扩大产业链发展。扎实抓好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改造,推动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连锁型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和旗舰项目的带动作用,吸引上下游企业进一步集聚,加快产业链向上攀升,促进大企业小企业压倒性支撑。

第三,坚定文化自信,以文化渗透城市,提升发展软实力。历史和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必须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保护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基。”我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江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但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城市文化氛围不浓,文化特色不突出;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还存在短板,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等文化设施的数量和规模还不能满足公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旅游产业吸引力不够强,文化旅游发展融合效果不明显。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保持诚信和创新的过程中努力推进和解决。第一,促进文化传承和城市发展。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高度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摒弃急功近利,大拆大建,有序实施城市更新,更多运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和文化延续,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留下城市记忆。积极融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长江岸线和生态资源,深入实施南朝石刻、国家水泥厂旧址等历史遗迹保护,让城市“更美更有灵魂”。二是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加快城市自习室、文化场馆等文化项目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不断丰富“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内涵。深化以文化建旅游、以旅游促文化,挖掘文物古迹、自然景观、工业遗存、非遗项目等文化资源,放大旅游品牌影响力,串联乡村旅游特色产品,形成文化休闲娱乐消费新空间空。三是从整体上推动文明的培育、实践和创造。以创建文明城市为抓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红色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尚,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坚持法治司法、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整体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治理精准性的满意度。习近平同志要求,江苏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走在前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群体利益分化、民众诉求多样、社会矛盾广泛等新特点,对政府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一,要继续改善民生福祉。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为重点,加强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深化“院政合作”,推进国家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向薄弱地区覆盖和延伸,着力解决城乡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问题。关爱低保户、残疾人、返贫边缘人口等特殊群体,不断提高托底能力。同时,加大攻坚力度,扎实做好“保交房”工作,妥善解决逾期过渡、保障房办证难等历史遗留问题。第二,继续改善城市环境。学习和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片区提升和空扩容,服务和保障省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搞好城市重要通道和窗口地区环境整治,不断改善城乡面貌。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系统推进水体生态修复和“幸福江湖”建设,确保空空气质量、PM2.5、地表水省检断面等指标位居全市前列。第三,我们必须继续提高治理效率。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乔峰经验”,发挥“口袋云社区”、“时间银行”、“完整社区”等示范和试点效应,推进城市运行“一张网统一管理”,治理创新由“小盆景”向“共享景观”转变。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以“始终不放心”的责任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方式向预防为主转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区长在主题教育“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挑大梁,勇登攀、走在前”大讨论上交流发言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