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写作网101写作网101写作网

常委宣传部长在理论学习中心组“六个必须坚持”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说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路线,是中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两条路线”的重要论断,阐述了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即“六个必须坚持”。从一条“路线”发展到两条“路线”的重大理论判断,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生命力。"六个必须坚持"是习xx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为我们深入理解"两条路线"的科学论断及其发展逻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下面,我就讲一些经验。

两条“路线”一脉相承的发展逻辑在于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政治立场。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来源和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是为改变人类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思想体系,并在人类追求解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习近平同志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它第一次创立了人民自我解放的思想体系。”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跨越国家和时代在中国生根发芽的深刻原因。在党的百年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根本立场。党的理论来源于人民,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利益。在这一伟大理论指引下,我们党牢牢把握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使中国时代马克思主义充分反映人民利益、最大限度表达人民意愿、科学评价人民历史作用。正是因为找到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正确道路,我们党才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以创新的理论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活力。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坚定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意愿,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彰显党创新“以人为本”理论的鲜明背景,努力形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认同和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为更好地论证“两条路线”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两条“线”的发展逻辑一脉相承,就是始终坚持自信自强、诚信创新、胸怀天下的观点。观点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看法。坚持自信自强、诚信创新、放眼世界,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和创新性,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篇章所遵循的重要原则和观点。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毛泽东同志指出:“这些马克思先辈的书,一定要读,一定要遵守他们的基本原理。”回顾党的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出发点,否则就会迷失方向,误入歧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义”,不是采取教条主义或实用主义的态度,而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命题。从此,我们党立足中国国情,着眼世界发展大势,以自信的精神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次又一次历史性跨越。回顾百年奋斗历史,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全人类的进步统一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为探索和建设人类更加美好的社会制度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两条“线”一脉相承的发展逻辑就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化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方法论。问题是时代的口号,问题导向是以实践为基础,以矛盾为导向的思维方式。党的百年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回答和解决中国社会面临的历史现实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历史。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始终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因此,时代主题和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动力。同时,从发现问题、筛选问题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都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系统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方法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党始终牢牢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系统观认识全局、把握大势、谋划大业,注重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整体推进,把系统观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过程。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道路上,我们既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认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时代主题,又要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系统观,从历史与现实、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宏观与微观、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中把握问题,增强解决问题的理论定力,不断深化对“两条路线”的认识。

就这些,谢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常委宣传部长在理论学习中心组“六个必须坚持”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