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写作网101写作网101写作网

在2023年全市民政系统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式上的动员讲话

同志们:

习近平同志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民”。民政工作关乎民生,关乎人心。民政工作者最贴近百姓,感受百姓真情,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所以我们需要做“四民”。

第一,要做信念坚定的公务员。

民政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民政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新时代民政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xx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我们要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使命感。民政事业的发展和党的事业的发展总是齐头并进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设立内务部,陕甘宁边区政府设立民政部。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指出,民政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民政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指示。新时代,习近平同志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民政工作的政治属性、功能定位和使命任务,为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指明了方向。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民政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做好民政工作是为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作为民政工作者,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定履行“三基”职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彰显民政责任。

要从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汲取坚定理想信念的力量,牢固树立为人民造福的政绩观。习近平同志指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至关重要。”民政工作都是关乎民生,为人民群众办暖心实事,承载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政工作者,要坚定人民立场,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最大的政绩,把人民的关心作为我们工作的晴雨表,把人民的满意作为我们工作的衡量标准,努力把党对民政工作的部署转化为人民满意的优质服务。

要从党的初心使命中汲取坚定理想信念的力量,担当起“国之大者”的重任。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对“增进民生、促进共同富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等重要民政工作作出了部署。作为一名民政工作者,我们要做好“大国”意识,善于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思考、谋划和推进民政工作,在以中国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展现我们的民政行动。

第二,做一个知难而进的公务员。

民政工作线长面广,涉及千家万户,关乎“一老一小”、“一弱一残”、“一婚一丧”;民政业务独立分块,精耕空;新时代民政民生保障水平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还有差距,等等。民政工作的特点和责任决定了民政工作还有很多“硬骨头”和很多“险滩”要啃。新时代的民政工作者要懂得担当,懂得负重,懂得压住压力,才能在困难中彰显自己的民政责任。

坚持政治操守。要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用习xx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在学习中深化,在理解中内化,在实践中转化,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全心全意拥护“两个创建”,忠实践行“两个维护”。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悟性和政治执行力,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政工作各个领域,担负起民政部门不折不扣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政治责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做好惠民生之事,做细做暖人心之事,做好顺应民意之事。

持久性高。推动民政事业,要有企业家精神,要有开拓进取的真功夫。民政工作者要牢记习近平同志关于加强“八项技能”、提高“七种能力”的谆谆教诲,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业绩赢得“关爱”民政服务对象的认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熟悉各项政策法规和专业知识,精通业务,有敬业精神。我们必须坚持多学习,勤思考,重实践。既要练好“笔杆子”,又要锤炼好“腰杆子”,才能做到眼里有活,心里有数,手上有招。要坚持问题导向,一头扎进一线,把脉把脉,解剖麻雀,拿出解决难题的实招硬招,不断提高民政工作质量和效率。

坚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党要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民政战线在党的领导下,共同书写了波澜壮阔的民政斗争史,凝聚成推动民政事业持续发展的精神力量。特别是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不求名利、勇于奉献的“甘当牛”精神,更是广大民政工作者精神面貌的写照。新时代的民政工作者要继续发扬“甘当黄牛”的精神,践行“民政为民、爱民”的工作理念,做好人民群众每天感受到的民生大事和关键小事,用民政干部的“踏实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坚持效率第一,切实增强“无为一日,三日难”的责任感,雷厉风行,一抓到底,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第三,做一名优秀的公务员。

只有有前途的人才能有位置。干部优秀,工作出彩,民政就增光添彩。民政工作要受到dangwei政府的重视,在dangwei政府的重点工作中占有一席之地,就是要靠开拓创优,靠扎实的业绩说话。

我们要善于从政治角度看待民政工作。始终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领导,把党的建设作为民政工作最根本的政治保证。民政工作者要自觉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放在首位,从政治的高度考虑工作,改进工作格局,在民政之外看民政,从大局看民政,自觉在“两个大局”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思考民政工作。一定要登高望远,站在高处,认清形势,看透问题的本质,找到正确的路径和方法。注重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和科学的预见性,善于根据民政事业的发展变化即兴发挥、灵活调整,做到知大事、观时务、谋实事。

要善于从制度建设上保障民政工作。制度能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民政涉及面很广,涉及很多法律法规。目前有9部法律、18部行政法规、45部民政部规章、170多部国家层面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必须在制度轨道上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工作中,要坚决执行现有制度,善于发现、动态调整、不断完善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制度,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一些好的做法,使之成为制度。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就要吃透“感受”,准确把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又要了解“下情”,深入调查研究,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制定的每一个文件和政策的“上”和“下”统一起来,形成惠及更广泛民众的民事政策体系。

要善于以创新的方式推进民政工作。一切都在运动、变化和发展。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民政部门必须以满足广大服务对象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不断调整优化政策,创新手段方法,提高服务水平。在婚姻、殡葬、残疾人等业务办理上,我市创新性地推行了“公民背后一件事”、“公民结婚生育一件事”、“助残助困一件事”网上办理,方便了群众办事,赢得了群众好评。民政的事情太多了,不能光关注。可以采取先试验、后试验、再示范的方式,以点带面、以线带面进行推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民政工作不缺好故事,不缺讲好故事的人,不缺好素材,不缺好导演。民政工作者既要当好“指挥员、战斗员”,又要当好“宣传员”,在创新宣传方式上出新招,讲好民政故事,传递民政声音。

第四,做一个平和清廉的公务员。

习近平同志指出,“领导干部要立志做大事,不做大官,保持冷静的头脑,看淡个人得失,努力工作,为党和人民做事”。“清正廉洁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民心”。同志重要讲话的要求,为干部心态的培养和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

管好自己的心,保持为群众服务的心态。“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心。”保持平和的心态,既要注重加强人格修养,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公私、义利、是非、善恶、苦乐的关系,善于调整自己的状态,培养积极向上的个人情操。大部分民政工作面对的是弱势群体。很多民政对象靠政府的“救命钱”生活。民政人可以常年和他们打交道,感同身受,理解他们生活的艰难,端正自己的心态。作为民政工作者,要学会设身处地,善于站在群众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多一些耐心和宽容,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多一些举措和行动,切实做好群众心中的好事。

尽职尽责,落实责任,防范风险。民政工作燃点低,沸点高,社会关注度高,容忍度低。仅我市就要确保8000个公务员机构(场所)安全运行、1.8万个城乡社区和谐稳定、420万困难群众得到妥善救助,绝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民政工作者要恪尽职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安全是硬指标”的底线思维,以“时时担心”的责任感和“万无一失、万无一失”的危机感,开展定期大排查大整治,彻查问题,聚焦问题,抓整改,认真堵塞漏洞,认真清除隐患,做到属地负责、属地负责、责任到人。

谨言慎行,廉洁自律,筑牢防线。民政工作者与困难群众打交道,守护民生底线。他们要始终保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态度,紧盯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查照顾亲友、虚报冒领、吃拿卡要、贪污受贿等行为。要掸去“思想灰尘”,多想想“贪欲”,常破“心中贼”。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头脑、行为、纯真,做到“挺直腰杆”、“挺直腰板”。要从小节、从独处、从第一次开始防范,不断加强自制力。我们要端正态度,努力工作,避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遵纪守法、依法依规办事,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不陷入一时利益的“陷阱”,错过远方的“风景”。

新时代、新征程、新道路,民政工作者要争做信念坚定、知难而进、业绩突出、清正廉洁的“愿牛”,再接再厉、勇往直前,奏响时代强音,谱写民政高质量发展的多彩篇章,向人民群众交出更有厚度、更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在2023年全市民政系统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式上的动员讲话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