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写作网101写作网101写作网

某县在全市主题教育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某县把学习宣传“四下基层”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推动“四下基层”制度实践与主题教育重点措施挂钩融合,总结运用“下基层调研”成果,在全县城乡建设中实施“微改造大提升”共建活动,让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主题教育的实际成效。

一是坚持群众路线,既“问计于民”,又“问计于民”。把“人民的呼声”放在首位,在第一线发现问题,把人民群众不满意、不高兴程度高、回答与否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调查研究,“人民想要的”变成了“政府要做的”。一是领导下沉,发现问题。县级领导带头深入一线“把脉”,开展了“领导干部为民办实事”、“座谈会”、“爱心敲门”等十余项基层活动,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搞好调查研究。第二,部门挂钩找问题。围绕氟新材料、乡村振兴等领域,制定xx调研课题,动员职能部门采取协作联动、蹲点调研、定向调研等方式,深入群众意见集中、工作短板明显的地方,下沉xx万余名干部收集xx“一手”问题。三是组织群众查找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功能,建立城乡网格化管理机制,以xx网格和xx网格成员为基础,建立xx网格微信群,通过随手拍照片、网上点题等方式,收集xx多人的灯不亮、路不畅、管不通等微心愿,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进一步做好“问题清单”。

第二,促进研究成果转化,既要“单打独斗”,也要“合作”。通过“调查研究基层”,把“脚力”变成“能力”,在凝聚力和解决问题上“更进一步”,用民生的温度检验主题教育的深度。一是坚持项目共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征求意见、部门论证、集体调整的模式,提出了城乡“微整治、大推进”共建活动方案,制定了地面整治、违建拆除的推进标准,产生了xx个项目点,建立了“一个点、一个部门挂袋、一套人跟进”的制度推进机制。各工程点的实际施工时间全部压缩控制在3周内推进。二是坚持共同解决问题。针对调查中发现的资金短缺问题,采取授予荣誉称号、称号奖励等措施,动员爱心企业和居民自愿捐款,投入xx 1万元,解决资金超过65%的问题;针对排查中发现的“两违”拆除难的问题,统筹住建、城管、通信等单位成立攻关专班,动员乡贤、网格员等力量,共同推进空内违法建筑、蜘蛛网的治理,拆除违法建筑、违章建筑。三是坚持成效评估。开通“微改造大提升”网上调研评估平台,建立群众反馈、跟踪问效等机制,根据群众意见动态调整优化项目建设方案。项目实施以来,共有xx名居民参与了网上调查和评价,知晓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

第三,构建长治“解决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的长效机制。以小见大,坚持边实践边总结,推动主题教育成果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化为具体成果。首先是突出组织。深化邻区党建,在城市社区设立“大dangwei”,设立xx区网格党支部xx共建网格,形成“社区‘大dangwei’——区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三网格”社区治理组织体系,实现党组织全覆盖、联系群众“零距离”。二是突出司法护航。实行“党建引领、五员轮换、乡贤帮扶”的基层治理模式,组建由法官、检察官、干警等“五员”组成的专业轮换队伍,探索“一日一班、一周集中、一月协调、一个社区一个账号”的工作机制,参与社会治安、涉法涉诉等调解,通过突出身份,突出责任,入格。三是突出群众自治。实施“乡贤回归”工程,建立乡贤人才库,吸收退休干部职工、老党员和外出经商从政的优秀人士,成立乡贤评议会,发挥基层治理引领作用,调解信访。开展“三四心”(家庭和谐、邻里和谐、社区和谐、美丽;尽孝心,献爱心,更热心,更公心)邻里文化,建立“楼主任”邻里守望制度,每年评选表彰“最美乡村贤者”,激发基层自治热情,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社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某县在全市主题教育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