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写作网101写作网101写作网

第二批教育交流发言心得体会:传承“四下基层”优良传统 始终践行群众路线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学习贯彻习xx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四个基层”是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调查研究基层;接待基层群众来信来访;基层现场办公。大国重器。“四个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制度,为党员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树立了光辉典范。走新时期“四个基层”之路,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四个基层”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大力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第一,政策宣传要上门,要理性。主题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学、思、用一体化,知信行统一,理论学习。习近平同志在系统阐述“四个基层”时,把“在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放在突出位置,强调既要广泛持续地宣传,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解基层群众的政策需求和接受特点,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切实解开群众思想的扣子。新形势下,在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广大党员干部要真正深入田间地头、集贸市场、文化广场等宣传阵地,做足绣花功夫,准确把握群众政策诉求,聚焦“三农”、法律、信息服务等民生问题,以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生动形式进行通俗解读和互动交流,少一些泛滥和照本宣科,多一些热气腾腾的“土话”。真正练好“走、坐、聊”的基本功,发出理论宣讲“好声音”,不断号召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让党的理论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第二,调查研究要刨根问底,深入其中。在全党开展调查研究,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问题,是这次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色。基层调查研究是“四个基层”工作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推动工作思路、措施和方法的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始终坚持调研后决策,以身作则,发动、依靠、组织基层群众,工作扎实,基础扎实,步伐稳健。只有利用好这一重要实践,破解困惑,优化方法,党员干部才能做到方向明确、头脑清醒、应对得当、行动有力。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要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利刃,主动潜到一线,保持务实作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自觉“向基层干部学习”、“向农民学习”,扎扎实实抓问题,真抓实干,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第三,信访接待要问问题、解问题,立行立改。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是沟通民情、了解民意的窗口。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早年在福建宁德工作时,推动建立了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在浙江工作期间,他坚持这一做法,推动形成了以“变群众上访为领导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访民情、真心做事”为主要内容的“浦江经验”。经过20年的发展,“浦江经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新时代大放异彩。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和运用好“浦江经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高度关注群众的“急难忧”问题,采取多种措施畅通群众意见建议和矛盾纠纷的反映渠道,把领导干部接访、定访、定案活动常态化, 坚持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心中,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把问题解决在一线、推动工作在一线。

第四,现场办公要下到门口,主动服务。在一线办实事,就地落实,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举措,也是促进主题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基层现场工作不仅拉近了机关与基层、领导与群众的距离,也是解民忧、惠民生的重要体现。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既提倡“就地到基层去工作”,又要求“马上就办”,要求积极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对解决群众“急难忧”问题的推动,从向上到就地解决体现出来,既彰显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又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干实事,用好“一线工作法”,带着责任、任务、措施深入基层办实事、解难事,用真本事、真勇气、真韧劲为群众办实事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民生“项目式”推进,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传家宝。当前,我市正处于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刻。要深刻把握“四个基层”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走好新时代“四个基层”之路,高质量推进第二批主题教育,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第二批教育交流发言心得体会:传承“四下基层”优良传统 始终践行群众路线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