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写作网101写作网101写作网

在民政局理论学习中心组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同志们: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治理的灵魂。民政事业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文渊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脉和丰富的文学精神,引领着民政事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立足新形势、新定位,推进民政文化建设,将进一步凝聚民政干部职工开创民政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强大合力。下面围绕研讨会发言的主题,结合民政工作实际,我谈几点体会,供同志们参考。

一是为新时期民政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习近平同志就为什么要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强国、怎样建设文化强国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指导新时期民政文化建设有效开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xx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项长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全面把握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刻把握其中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领导方法、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从中汲取奋进的智慧和力量,使之成为新时代民政文化建设的明星和标尺。

第二,要牢牢把握新时期民政文化建设的价值观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着当代中国精神,凝聚着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力量。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期民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促进人的培育和文化人的培养。完善“最美”系列民政人物发现、树选、宣传、褒奖的长效机制,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关爱先进的浓厚氛围,推动形成见思启、崇尚英雄、争当先锋的良好风尚。开展“文明办公室”、“文明家庭”、“文明窗口”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民政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把学雷锋与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全面深化社区(村)、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与社区社工服务站(点)、社区志愿服务站、社区慈善服务站融合发展机制的创新和实践探索。加强社会组织非营利监管和信用监管,继续推进非法社会组织常态化,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大力推动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第三,加强中国文化在新时期民政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和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善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政工作联系起来,融入民政干部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之成为解决群众燃眉之急、创新发展民政工作、建设民政文化的启示。要挖掘传统民政文化的价值,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挥民政部门的职能优势,坚持以“敬”为荣,传承孝文化,重视“和”繁荣社区文化,以“助”为乐,弘扬慈善文化,坚持“和”为基,发展社区文化,以“史”为源,保护地名文化。要充分发挥文化引领时尚、教育人、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在传承中弘扬优秀民政文化,在发展中创新,打造一批优秀的民政文化项目和特色文艺产品,使之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引领时代潮流,进一步展示民政部门新形象,提升民政事业社会公信力,扩大民政文化社会影响力。

第四,新时期民政文化建设要突出民政理念的内涵。长期以来,民政部门围绕“爱民为民”主题,提出了“以人为本、为民解难、为民服务”、“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等理念,培育了赤子之心、大悲之心、大爱之情,生动诠释了党的根本宗旨。踏上新征程,就要自觉践行民政工作理念,瞄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民政工作,使各项民政工作更好地体现党的初心使命,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要大力弘扬劳动模范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以及为人民服务的“甘当牛”精神和“不怕高不怕路”的大无畏精神,广泛宣传把服务对象当亲人的典型事迹, 在民政系统传递温暖、点亮希望,动员和激励广大民政干部职工扎根民政沃土,勇于创新、敢为人先。

第五,努力促进民政文化建设与民政事业发展的融合。文化兴则事业兴,事业强则文化兴。要坚持文化引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完善工作机制,用“软实力”发展“活力”,深挖民政文化“富矿”,持续推进民政文化赋能工作。要把民政文化建设与民政事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号召民政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波澜壮阔的民政实践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争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排头兵。要在人民需求上做文章,找出反映人民心声的最大公约数,画出人民幸福的最大同心圆,描绘出“福祉触手可及”的美好愿景,推动建立健全分层次、分类施策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适度惠及老年人、残疾人和儿童,让幸福生活有所感受;用“善治活力”描绘基层社会治理的美好愿景,促进治理效率与道德提升相互促进,推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完善,突出慈善的第三次分配作用,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的联动机制和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加快构建人人有责、人人有责、人人享有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描绘“优质均衡”基本公共服务的美好愿景,全面提升为民服务质量,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和医养结合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使地名、婚姻、殡葬等服务管理更加科学有效,使公共服务更加普遍可及,让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要坚持有文化、有教养的原则,以民政干部职工能力建设为重点,突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政治精神,全力打造“忠诚”、“法治”、“数字”、“实干”、“廉洁”等民政金名片,努力打造忠诚、廉洁、高效的政府机关,营造干部想做事、敢做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不断激发民政干部职工的创造力和战斗力。要坚持以文化塑造民政业务,以业务发展彰显文化内涵,以物融文,推动民政文化与民政业务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打造民政业务发展的独特品牌。

六是全面加强新时期民政文化建设的组织保障。建设新时期的民政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各种要素保障力度,汇聚各方力量,形成整体合力,推动工作有效开展。要加强载体建设,依托政策研究基地,深入开展新时期民政文化理论研究,推出一批有影响、有价值的民政文化研究成果和民政文艺作品;加强基层民政文化形象建设,打造文化“微景观”;实施新时期民政文化建设工程,创建民政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培育民政文化工场。要加强政策保障,制定完善配套政策和配套措施,支持新时期理论研究、培训教育、文化艺术作品生产和文化设施建设,充分调动各类文化人才的积极性,全面培养、引进和用好宣传文化人才。要营造良好氛围,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宣传新时代民政文化建设推动民政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新成效、新亮点,不断增强民政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演讲结束后,请批评指正不恰当的地方。谢谢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在民政局理论学习中心组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相关范文